第二十二章 三重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演武院。  

柳赤宵示意下,让柳风雪去主持演示。  

柳风雪自是偏袒向自己的子女。  

出场人员…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最容易引人瞩目。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到了柳承渊身上。  

只是…  

联想到柳承渊炼气三层的修为,心中叹息了一声,只得将目光转向柳青霜。  

“上前,好好向大太爷演示一下你毕生所学。”  

“是。”  

柳青霜沉声应着。  

她去了演武场,直接演练起一套剑法。  

炼气六层的她真气浑厚,剑锋所向,剑罡烁烁,凌厉的锐气直让周边围观,修为不够的弟子连连后退。  

柳承渊也不例外。  

隔着几十米,他都有种要被柳青霜剑术中蕴含的锐气刺伤之感。  

在柳青霜施展剑术时,柳风雪亦是在旁介绍着:“这是我们白玉柳家的斩钢剑术,最重杀伐的一门剑术,青霜在天剑院担任阁主,对实战要求较高,所以修习了这门剑法,她炼气六层的修为刚好能完美将这门剑术发挥出来…”  

“炼气六层,还有勇气入天剑院,虽然只是一个阁主,但也不错了。”  

柳无痕称赞了几句,同时问了一声:“她多大了?”  

“二十四。”  

二十四的炼气六层…  

柳无痕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二十四的炼气六层,在白玉城或许称的上优秀,可放到南天主脉。  

只能算尚可。  

柳风雪见状,神色微微一黯。  

不过他虽是柳家主事人,却根本左右不了柳无痕的决定。  

柳青霜退下后,其他家族子弟一一上前表演。  

柳赤宵九个子女,年龄跨度较大。  

大的已经快四十多岁了,小的则是刚能测出灵根的年龄——十二岁。  

十二岁,也是灵根完成发育,可以修炼的时间。  

但,四十岁以上,除非有炼气八九层的修为,否则默认没有培养价值,在这种场合也不会允许出场。  

所以,真正能够有资格表演的实际上只有二十几人。  

二十几人一一上场。  

炼气三层的且不说。  

炼气四层的也没几个人能让人眼前一亮。  

综合下来,相较于柳青霜都有所不如。  

等十几人过去后,柳无痕已经微微皱了皱眉头。  

暗中注意到这一点柳赤宵给了柳风雪一个眼色,意思很明显,上不了台面的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柳风雪会意,很快将十来人剔除。  

不过在看向柳承渊时…  

还是将他留了下来。  

毕竟自己儿子,怎么着也得给这个机会。  

人员剔除小半,效率加快,不多时已经换成了柳含光上场。  

柳含光年龄就比柳承渊大了几个月,修为却已是炼气五层,却接近五层巅峰,同样身怀一门不错的剑法。  

一番演绎,柳无痕第一次有了一丝满意:“不错。”  

“这是小儿含光,今年十九,身怀上品土灵根。”  

柳含光之父,也是柳赤宵长子的柳风霜马上上前道。  

“十九…去年的太墟殿考核没去?”  

“上一届前往天南首府进行太墟殿考核时他恰好捕捉到了突破炼气五层的契机,考虑到他年龄还小,不宜错过这个机会,所以推辞了一届。”  

“哦,那就是十八岁时突破的炼气五层。”  

柳无痕笑着夸赞了一声:“这种实力,放在天南柳家也算得上优秀了,也只有最出色的那几个小家伙才能胜他一筹。”  

“白玉柳家自然无法和天南柳家媲美。”  

柳风霜捧道。  

柳无痕看了一眼还剩下的柳承渊一眼。  

炼气三层…  

“看样子这个名额就给他了,倒也不算浪费了这次机缘。”  

“多谢大伯和爷爷为我们白玉柳家据理力争。”  

柳风霜马上拱手。  

这个时候,柳含光完成了演练。  

柳无痕倒也没有不给柳承渊表现的机会,仍未离去。  

柳风雪尽管知道这一次的风头必是被大哥一脉抢了去,等柳含光借助机缘突破后,难免对他的地位产生威胁,但还是强撑着道了一声:“承渊,到你了,好好表现,有什么剑术刀法都用出来,让大太爷品鉴。”  

“是。”  

本想一直摸鱼下去的柳承渊只得应了一声。  

不过…  

他穿越至今不到半年,始终不出宅院,一心积累修为,根本就没有练过什么剑术、拳法。  

至于原身…  

更加不堪了,就连逃命用的身法也是半生不熟。  

不然也不会在纵身飞跃两栋阁楼时脚打滑,坠地摔死了。  

他上场后,那是真在摸鱼。  

拿着把剑,就在演武院瞎比划。  

柳青霜、柳画影两人忍不住的捂住眼睛,不忍直视。  

围观的家族子弟中更是有人止不住笑出声来。  

柳无痕看了一眼,目光转向了柳风雪:“柳承渊,你的儿子?长子?”  

“是。”  

柳风雪说着连忙说好话补救道:“我儿虽疏于修行,但精通交际,靠自己的能力便招揽了一位炼气九层的下属,那下属不止年仅二十八,更是修炼到炼气九层,还身怀极品水灵根。”  

“哦。”  

柳无痕听了,脸色总算有所缓和:“二十八岁,炼气九层,极品水灵根,这种天赋有资格去考一下太墟宗了,能招揽这样一人,倒算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