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时间法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与“时间静止”这种王鹤历经过多次的法则效果有所区别,“永恒刹那”,永恒在前,刹那在后。  

它讲究的是不是永久的静止,而是在刹那中可以展现出的全部价值。  

在绝对冻结的时空中,王鹤和之前任何一次身处时停的领域都完全不同。  

此刻,他不再是完全无力,不再是只能任人宰割,被迫地接受他人安排的剧情的小丑。  

他,获得了一个适应于这种环境的崭新躯体。  

这具由时间法则构组而成的身躯,名为“刹那”。  

它,是能够在静止的时间中,如水中游鱼一般自由行动的特例。  

它,是在既定而有限的时间中,创造出一个不定且无限时间世界的特异存在。  

它,在世界的外侧,画出了一条独立存在的平行线,是和时间主宰等时间法则的精通者一般,足以被称为“至尊”的,一种法则位阶上的象征。  

在古老的时代,有同样修炼时间法则的存在,留下了一本书籍。  

书中,是这么称呼这种极致的领域:  

“那是脱离了生命桎梏的存在,是完全的,时间的化身…”  

“那是我等生命应当追求的境界。”  

眼下,王鹤刚刚适应了这具身体,可没等他过多尝试,源自敌人伏击便接踵而至。  

突袭他的,是时间的主宰。  

这位时间领域的管理者,并没有无意义地利用时间法则去攻击王鹤。  

对于现在的王鹤躯体而言,那就像是用水去攻击水,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但是,正因为它本身就是时间法则的使用者,才知道王鹤身处这种状态,同样是存在弱点和缺陷的。  

未抵达根源,终究称不上是完美和圆满。  

“刹那”,始终只是一具假身。  

只有在时间的缝隙中才能获得的永恒,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的永恒。  

更谈不上和根源一般的“不灭”。  

在王鹤没反应过来的瞬间,只见他才获得的身体就已被一种另类特殊规则,一分为二。  

他的一半身体,和另一半身体,诡异地被分离了开来。  

这种分离,没有血腥,没有伤害。  

看过去,就好像是正常显示的屏幕,中间被人加了一道黑线。然后,那道黑线突然向外扩散,将屏幕中的人,分离挤到了两侧。  

王鹤没有因此感觉到任何不适,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原本正常的视野内测,变成了一片深邃的漆黑。  

本应看到的完整的鼻影,被分离成了两部分。  

双眼看到的,就像是两个屏幕,伴随着一片不可知的黑暗领域。  

这种古怪的感觉,让他稍微有些措手不及。  

可敌人的攻击,仅仅只是开了个头。  

等待他去面对的,是无数次足以称的上是“极端恐怖”的感触。  

就好像积木一样,王鹤眼睁睁地看着他自己被分离成了无数个细小的方块。  

每一个方块之间,都被一层至深的黑暗笼罩。  

直到最终,他的视野只能看到一片纯粹的黑暗虚无。  

与静谧和永恒不同,那是孤独与寒冷。  

看不见。  

听不到。  

触摸不了。  

心理层面,更是处于一无所有的境界。  

假设,将一个个体禁闭在纯粹黑暗无光的空间。  

没有多久,他便会渐渐地失去对时间的认知。  

个体不断运转的思维,终究无法适应这种维持着常态的环境。  

通俗来说,就是没有相应的能力,来维系心灵的不变。  

没有足够的定力,来维持精神的稳定。  

在这里,时间是无限的,而个体的耐力却是有限的。  

所以,那名个体,必然会在胡思乱想中被引导至混乱的末端。  

在黑暗中,最终不是陷入疯狂,就是沉于死寂。  

这是来自时间主宰,和空间管理者配合的一击,一枚本不该在这里打出的“底牌”。  

王鹤,显然远远超出了它们的预期,被给予了作为敌对对象的高度评价。  

“陷落吧,王鹤。”  

“仅仅只是掌握了法则的力量,却不懂力量为何物的你,只是一名可悲的幸运儿。”  

“你在这个世界的唯一意义,就是成为达成我们目标的桥梁。”  

时间主宰怀揣着这些意识,静静地等待着王鹤的败北。  

可惜,它的计算缺漏了一点。  

那是唯有命运管理者才知晓的:王鹤曾经在命运领域的经历。  

是那名人类,曾经抵达了和命运管理者同样高度的一段传奇经历。  

在那片排外的区域,王鹤度过了足够悠久的时光。并且,若非有外力介入,他还能持续下去。  

探求,这种原动力,正是王鹤出离于他人的“平凡的优势”。  

他将这种谁都能拥有的平凡,打磨到了极致。然后,成为了他一步一步,抵达未来的手段。  

在纯粹的黑暗虚无中,在乱七八糟的分离感中,王鹤思索和贯彻的只有以下几个选项: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将到哪里去?  

我该如何,抵达那个目的地?  

他,不是天才。  

等待他的,是无数次失败,和毫无悬念的面临无数次绝望。  

没有通路。  

没有希望。  

没有答案。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然而,在观察中,反倒令时间主宰渐渐转变观念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