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青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王鹤第一眼看到这位类似半龙人的生物,他的直观感受只有一个词语:那就是“生机”。  

就好像刚从冬日睡梦中苏醒而略带疲惫的你,习惯性地拉开窗帘。  

结果,你发现:  

光线明朗的窗外,是无尽的青葱与绿意。  

雪已经融化,土已经松软,冰冻的大地已完全恢复了它的本来面貌。  

而窗外,那棵与你最为接近的大树枝头上,一粒粒绿色的嫩芽,忽然打开。  

仅仅只是看到这位东方版的半龙人,王鹤就能感觉到自己周身充满了舒爽。  

硬要形容,就好像是所谓的经脉,被打通了一样。  

活力,从他的四肢百骸中迸发而出。  

系统显示的力量属性,居然直接涨了3点。  

王鹤,确认了对方的名字,心中的疑惑忽然打消了不少。  

对方,正是直至现今仍闻名多国,即使小学生都在不少作品中接触过的,代表乙木与星宿,四象、四圣之一的“青龙”。  

它,没有对王鹤表现出任何敌意,也没有任何傲意。  

其存在本身,仿佛就和自然接近、融合为一体。  

这种独特的气质,让王鹤有些新鲜感。相比西方诸神,他还是第一次接触到东方的已知神祗。  

特别,是在之前那位东方传奇牧师施展的“玄武图腾”后,当时他便已经对这“四圣”独到和强大的力量,充满了兴趣。  

如今,虽然立场和时机都挺微妙,但也不失为他一个曾经的愿望已经实现。  

命运就是如此巧妙!  

当你度过数年,回头去看,你会发现,很多当年你曾经渴求过的事物,在一段时间过后便已悄然实现。  

尽管以一生为单位来看,不如意仍旧十之八九。  

但抬头仰望星辰的人,是必然会见到星辰的。  

王鹤,此刻正与代表东方的星宿之神,青龙的目光交汇。  

对方盯着他,似乎对他十分友善,平和地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地话语:“小友,你不是它的对手,不要急着去送死。非正至阴之物,自然会吸引非邪至阳之物。你只需要在这里静候着,它自然就会消失。”  

青龙的话语中,带着某种玄奥和极大的自信。  

王鹤,像是理解了什么。  

他象征性地行了一礼:“东方的神祗啊,感谢您的指点与制止。”  

王鹤说完后,将手中仍旧散发着光辉的骰子紧握。而后,又张开。将其展示给青龙观察。  

在对方的注视下,王鹤说道:“但是,或许我手头上这样器物,才是你口中,能够封印它的‘至阳之物;。”  

王鹤没有隐瞒,因为既然青龙在这个时机忽然出现在这里,那就证明此处,各种伟大的存在们都已经窥视到了他和这颗骰子的异变。  

青龙之所以第一个出现,无非是因为它的距离最近和此地归属阵营的缘故。  

王鹤还注意到了,附近逐渐多出的东方阵营的存在,完全不止青龙一人。  

而是密密麻麻地在朝这里聚集。  

所以,此刻他去遮掩,是毫无意义的。  

青龙听完王鹤的实话后,眼神流露出一丝异色。  

只见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想不到西方那边的族群中,还有的你这样聪明的人物!”  

“说吧,特意来到这里,将它交给我们,你是想要获得什么?”他直爽地将自己的猜测和目的说了出来。  

那枚闪耀的八面体中,蕴含了一种浅显和极大的阳性能量。  

这件或许能够成为打破僵局的物品,是在场没有一个存在不渴求的东西。  

“我想…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王鹤的回答显得有些迟疑,“即使封印了那只魔鬼,可能还会招来更大的邪恶。这是这枚骰子的所有者,告诉我的情报。”  

王鹤,将他的推测坦然说了出来。  

这个意外的情报,让青龙有些意外。  

而他同样不知道,王鹤现在拥有的两个目的。  

一,是确保他自身的安全。  

当烫手的山芋就在王鹤自己手上的时候,安全,就在于他本身拥有多少价值。  

一旦那失去了那种价值,在这般混乱的环境下,很快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二,是必须完成他的计划。  

夺回世界树之种,是王鹤必须要达到的目的。  

无论是封印魔鬼,还是采取其他的手段,他都必须要让这一个事实实现。  

只有接近了多元宇宙的核心,才能亲眼去观察,理解,到底哪一边才是真正的拯救?  

在短暂的思考后,王鹤突然弯下腰,将闪耀的八面体放到了地上。  

随即,他的一个猜测得到了印证。  

一旦离开了他的手,这枚曾经的骰子就开始逐渐失去光辉。变成了一块类似水晶的通透晶体。  

它的光芒消失,剩下的,仿佛都已环绕,融进了王鹤表层,在他的体表外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王鹤,对着他放置在正前方脚下的骰子,摊了摊手。  

他对青龙说道:“你也看到了,我之所以要转身,是因为似乎只有我才能使用它。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不然的话,你需要试试么?”他的视线从骰子,放到了青龙的身上,平静地说道。  

青龙看了八面体一眼,没有动作。随即,他转头环顾了一圈,似乎在和其他的存在隔空交流着什么。  

不久后,他偏过了头,传音入耳。青龙的声音,在王鹤脑海中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