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传道(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红色火焰掠过去,六个盒子自动弹开。  

六枚灰扑扑的拇指大小的珠子,静静的躺在那六个盒子之中。  

一种奇怪的感觉从那六枚珠子上面散发出来,牵动着秦歌的心绪,就仿佛,那珠子,能牵动他的血脉和心跳一样。  

好奇之余,秦歌抬头看向巫,静静的等着巫的下文。  

巫保持着庄重肃穆的神色,一言不发,只是缓缓的伸手,取出六枚珠子。  

随即,巫将珠子分给了在座六人,三位长老、秦歌以及首领各一枚。  

最后一枚,巫留给了自己!  

手握着灰扑扑的珠子,感受着那比金子还高的密度和质量,秦歌心底有些好奇这先祖骨饰的成分和质地。  

这真的是骨头?  

这重量…莫非是类似于后世佛家舍利子的一种神奇骨头?!  

他疑惑的时候,巫接着开口了:“风部落来攻打的话,我等六人,必须守在火塘前,关键时刻,要以这骨饰催动先祖力量!”  

想了想,巫还是决定说一下骨饰的使用方法。  

“只需将我们自己的图腾力量注入其中,便可以催动先祖遗留在骨饰中的力量了…若是骨饰力量耗光了还没结束战斗,我等再亲身参与战斗。”巫说着,神色不太好看。  

每一代能够突破高级图腾战士,迈入更高层级的先祖们,都能在死后留下这样一枚威力绝伦的骨饰。  

三千年荣耀,华部落遗存下了数百枚骨饰。  

只是,这一千年以来,四处逃窜,四处消耗,就只剩下了眼前的六枚。  

这六枚骨饰再用掉的话,部落,就彻底失去这一压箱底的手段了,若是以后再遇到危机,也就没有先祖骨饰可用了。  

但此刻不用,或许就再也没机会用了…  

这是巫难以开怀的原因,这也是除了秦歌之外,所有人都明白的事。  

见状,首领哈哈一笑,很是豪迈的道:“昨夜邵开启火启,部落火种似乎更强大了。我的力量也有所松动,估摸着,等我去见先祖的时候,也能有一枚骨饰。”  

“所以,这些骨饰用了便用了,巫不必介怀。往后,随着部落强大,我们自然会拥有更多的骨饰!”  

“不错,我的力量也有所松动,死后,也应该能为部落留下一枚骨饰。”  

大长老也这样说道“我也是。”  

“我也是。”  

二长老和三长老也跟着这样说,想以此安慰一下巫,顺带,提升一下己方的气势。  

秦歌不明所以,只能是沉默着,多听多思考。  

而后,话题说尽,六个人各自拿着一枚先祖骨饰,紧接着,无话可说,便都沉默了下来。  

似乎一切都准备好了!  

只等战争来临了。  

也只等战争的结果了。  

沉默良久,巫起身,挥了挥手,众人各自散去。  

走在路上,秦歌心里依然在计算着,计算着他所有的力量,算来算去,就只剩下传道(精神)了。  

尽管精神的作用他还没彻底搞明白。  

但,无论如何,这精神应该都是能够提升一点实力的。  

至少,他所知道的就有那么两点,其一,眼神会很吓人,搞不好能进化出瞪死人的能力来,其二,展开图腾力量的速度,变得更快了。  

只不过,只有两个名额的情况下,他还没决定好给谁传道。  

再者,他也不了解传道是怎么传的,是只需要在白色火焰这儿确定一下就行了呢,还是需要一些其他的仪式呢?!  

犹豫着,秦歌打算找夏来试一试,先给夏传道,然后,可以通过夏,搞明白这精神的用处到底是什么。  

至于他自己,他基本没有理清自己的力量体系,甚至于,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力量,只知道自己因为‘领悟天火’成了高级图腾战士。  

于是,突兀之间多了一个精神,在参照物没法具体下来的情况下,他也就察觉不出这精神的具体作用了。  

想到这些,秦歌朝着巫的屋子走去。  

巫的屋子不大,但也不小,拢共有四间屋子,夏就住在特意隔开的最右边那间屋子。  

秦歌走过去,远远的,就看见那间屋子的门上扣着一截藤条。  

这藤条,便是这个时代的锁,只是防止风吹乱屋子里面的东西,而不是为了防盗,所以,显得很简单。  

看着那藤条,秦歌便知晓,夏不在屋里。  

转身。  

巫静静的站在他的身后。  

秦歌被突然出现在身后的巫吓了一跳,缓过来之后,他恭敬的道:“巫…”  

巫微微一笑:“夏去分配石斧了,约莫一个时辰后回来。”  

“噢。”秦歌应了一声,打算辞行。  

巫却在他还没开口前接着说道:“反正你要等夏,不如跟老头子我聊聊。”  

聊聊?!  

显然不只是为了单纯的聊天,毕竟,巫是个大忙人。  

秦歌这样想着,点了点头。  

巫转身看向火塘,似询问,又似自言自语的道:“如果部落能度过这次的战争,会越来越强大的吧?”  

“会!”秦歌斩钉截铁的道。  

这是他的使命,是必须的,是毫无疑问的事!  

这么想着的时候,秦歌心底已经在打算,要不就将传道的第二个名额给巫算了。  

毕竟,巫虽然年纪大了,但他却是部落内最强几人之一了,而对这个特殊时期的部落来说,让强者更强,显然比让弱者及格更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