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办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呢,连他都如此不堪,东城那几个没有功名的夫子,又会好到哪儿去?乡学州学又不会收我…”  

“那你说,如何是好?”辛栩问道。  

秦歌满脸自信:“读书何须夫子,买上五经四书,时时看看邸报,乡试、州试、会试乃至于殿试,策论诗赋便不在话下了。”  

“这…简直胡闹,哪有没有老师的读书人!”辛栩怒喝。  

秦歌满脸坚定:“那,兄长认为,我那‘四为’之句,可是夫子能教的?”  

“这…那老货是教不出…可…”  

“没什么可不可的,小弟可以自学,而且,人生在世,财物最重要,小弟也想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赚些钱,为兄长补贴家用!”  

秦歌说得很认真,他打算趁机争取到可以去赚钱的机会,毕竟,二郎三人的千贯钱,还没着落呢。  

辛栩脸色一沉:“竖子!太宗皇帝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赚什么钱,你只得好好读书!待你进士及第,还缺什么钱?”  

秦歌无语。  

大宋文风可见一斑,就连从没读过书的辛栩,居然也能引经据典,说得你不好反驳。  

毕竟,太宗皇帝的话,谁特么敢反驳?  

秦歌是真的服。  

那好,只能放大招了!  

秦歌踌躇片刻,开口道:“兄长,你可还记得,刘开抓我去西城团练司的路上,是谁救了我?”  

“你说的是三位好汉,怎么,你说谎了?”辛栩的脸色又阴沉下去一分。  

“我没说谎!”秦歌道。  

辛栩脸色稍霁。  

秦歌接着道:“可,那是我许诺给那三位好汉一千贯钱,他们才出手救我的…”  

什么?  

一…一千贯?!  

辛栩彻底呆住了,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到哪儿去弄出一千贯来啊。  

“我说半年内给钱,可若是半年内给不出钱,他们便要将小弟沉江。”秦歌接着道。  

辛栩满脸苍白。  

便是将祖屋和田地一并卖了,也就三五百贯,如何能弄出一千贯钱来?  

片刻后,辛栩突然转身,拉着秦歌的手:“快,快回家,收拾细软,我们离开益州!”  

秦歌心中难以言喻,前世的独生子,今生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是长兄如父。  

秦歌一把甩开辛栩的手:“兄长,我们不用离开!”  

“你还小,你不懂,那些混迹市井的游侠儿是真敢杀人的!”辛栩满脸苍白,语速急促。  

“小弟有办法在半年内赚到一千贯钱!”秦歌铿锵有力的开口道。  

“说什么胡话,一千贯可不是一千文!”  

“我没说胡话,兄长且信我!”  

“不,我们得离开,去苏州投奔大房和二房的叔伯去…”辛栩脸色苍白,六神无主,却还是在竭力的想办法。  

投奔大房和二房?  

兄长怕是忘了三房缘何留在益州了。  

但也能看出来,辛栩是真的束手无策了。  

“兄长,给我四个月的时间,四个月内,我若没有赚到一千贯,到时候,我们再离开益州!”秦歌劝说起来。  

辛栩微微一愣,他这才察觉,从头到尾,十一郎都没有半点慌张,一直言辞有理有据,而且,还无比自信。  

莫非,十一郎当真能在四个月内赚到一千贯钱?  

是了,十一郎已经是读书人了!  

半年…四个月…  

半年的一半,可没有四个月啊!  

辛栩摇了摇头。  

秦歌有些失望。  

不管是前世的现代化社会,还是如今的大宋,亲人都会这样,都会要求你去走他们认为绝对稳妥的道路。  

他们,因为爱你,所以绝不会放手让你去冒险…  

这说不清对错。  

但如今,兄长怕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吧。  

但紧接着,辛栩开口道:“三个!,三个月做不到,我们立马离开益州!”  

秦歌欣喜若狂:“三个月便三个月,小弟定然做到!”  

试着去赚钱的机会是得到了。  

但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赚钱,却是让秦歌有些头疼起来。  

商人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买东卖西,古董之所以值钱,是因为跨越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时间。  

所以,想赚钱,这是最简单的两个方法,要么跨越空间,要么跨越时间。  

跨越空间…在大宋,三个月的时间能跑多远?  

顶多在益州和开封府之间来回三趟,而三趟能赚千贯吗?  

应该是能。  

可买东卖西,需要你先买东,也就是需要成本。  

看了看手里面的五贯赏钱,就算把家里的余钱全部拿出来,总共也不过六贯钱。  

用六贯钱做成本去赚一千贯?  

秦歌脸色很难看。  

这就好像后世给你六万块钱,让你在三个月内赚出个千万家产来一样。  

可能性…不大。  

所以,只能抛弃跨越空间的方法,去思考一下跨越时间的办法。  

古董。  

辛家但凡有的古董,都在五十年前被大房二房带走了,就算没被带走,那也是传家之宝,卖不得的。  

但,跨越时间不一定是把古代的拿到现代来,也可以把未来的拿到现在来!  

也不需要太高科技的东西。  

太高科技的东西不说宋朝人能不能接受,就是秦歌也没那个本事儿把那些东西弄出来。  

低端一点的,便民利民的,其实有很多可以轻松制作的东西。  

例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