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玄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柄的九州鼎。  

而是七十七年先代大先生陈如海,在准备带着书之乡离开这片森林的时候,为了给路上做饭准备的大锅。  

而且是用铁打造出来的。  

据说,那个大锅就是被先代称之为鼎。  

而那个鼎大得很是夸张,据赵安所说,光是抬那个鼎,就要五十个人。  

而那个鼎煮一次的肉,就足够七千人吃一顿…  

当时,先代大先生陈如海似乎还说过什么;生不得五鼎食,死必当五鼎烹。  

可惜,那个鼎,那个大铁锅在当年就遗落在野外了。  

听着赵铁匠的诉说,秦歌则微微惊喜:“赵叔,你知道这东西?”  

赵安点头。  

秦歌猛地拍手:“那就好办了,你就只管帮我造出来,我有大用!”  

“记住,要用青铜来造,另外,用黄铜帮我提炼一些铜精出来…”  

赵安却是忧心忡忡的道:“大先生,黑暗纪年七十七年的时候,整整七千人都没能走出去…现在书之乡可只有三百多人啊!”  

秦歌哑然。  

感情这赵铁匠是以为他造这个炉子是要效仿老师,造个大锅之后带着书之乡跑路?  

秦歌当即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是另有他用!”  

“再者,书之乡永远都不会逃离这片森林,而只会征服这片森林!”  

虽然这句话很提气,但赵铁匠还是不放心。  

秦歌再度解释道:“三百人吃一顿要多少?你觉得我让你造的这个鼎,煮一次肉够几个人吃的?”  

赵铁匠这才放心了。  

秦歌画出来的三视图上标明的尺码不过是高一米二、宽七十厘米,长一米罢了。  

这锅虽然也很大,但满满的煮一次,也就只够三五十人吃一顿罢了。  

“赵叔,那这个炉子便交给你了!”  

赵安赵铁匠郑重点头:“放心吧!大先生!最多五天,我就能把这个大锅给打造出来。”  

秦歌严肃道:“是炉子,不是锅!还有,用黄铜提炼铜精!”  

赵安再度点头。  

而在交代完了这些之后,秦歌也不敢再浪费时间了。  

兽潮始终如同头顶上悬着的、随时会落下来的利刃。  

当下,秦歌便带着崇安朝着瓦房走去。  

而在路上,他却是看到十多个人抱着一大摞沙盘跟着兰震朝着农人那边走去。  

大家的梦想,将被写在这些沙盘上,而后由秦歌来满足!  

而在那之后,秦歌会得到大量的正气,就可以凝聚炼丹术的理论!  

带着对未来的一丝期盼,  

秦歌脚下生风,很快便到了瓦房这边。  

崇安自觉的守在了门外。  

秦歌则拿着煮熟的兽肉走近了院子里面。  

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了。  

而看书…  

虽然看书可以再度深入了解一下炼器和炼丹,也能给他一些关于炼器图纸的启发。  

但兽潮的危机越来越近。  

秦歌满心焦急之下,也实在是看不进去那些书。  

随意翻看了一下书架最上层的几本文言文之后,秦歌便迅速离开了书房。  

他来到内院,在树荫下开始以俯卧撑、引体向上等方式劳其筋骨。  

直到修炼起来,他内心的焦急才平复下去了。  

而等到疲劳至极后,他又迅速以九转金身决的服食之法吞下五斤兽肉。  

开始盘膝打坐,闭目修炼。  

而在开启了两条隐脉的情况下,他如今凝聚真气的速度也的确如同所说的一样,加快了两成。  

哪怕是此刻没有雾筑草可吃,秦歌也能够做到在五个时辰以内凝聚一缕真气的速度了。  

只要开启更多的隐脉,他修行的速度还会提升。  

至于开启更多的隐脉…  

在昨晚修炼了九脉启灵决之后,  

秦歌便发现,开启隐脉固然不难,甚至开启隐脉的过程很简单、很无脑。  

方法简单了,就必定要粗暴。  

于是,开启隐脉之中的关卡就需要足够强横的真气去将之撞开,真气不够强横的话,就没法开启隐脉的关卡。  

而以他目前拥有的十缕真气,哪怕是竭尽全力,也只能撞开前两条隐脉的关卡。  

在撞击第三条隐脉的关卡的时候,哪怕他不信邪的试了十多次,但那第三条隐瞒的关卡却始终纹丝不动。  

按照秦歌的估计,大概需要有着十五缕真气或者二十缕真气的时候,他才能去撞开第三条隐脉之上的关卡,才能开启第三条隐脉。  

所以,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凝聚真气。  

凝聚真气,而后开启隐脉,然后再凝聚真气,再开启隐脉…  

四个时辰后,第十一缕真气在丹田之中诞生。  

感受着丹田中的总共十一缕真气,秦歌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按照现在的速度,他一天也就能凝聚两缕真气出来,等到他凝聚出二十缕真气的时候,距离兽潮就只剩下十三天了…  

后续的十三天又足够他凝聚多少真气呢?  

二十缕真气之后,每一缕真气凝聚所需要的灵气会更多,很有可能会再度翻倍,他又需要多久的时间去凝聚呢?  

哪怕是之后林苍等人顺利运回了大量的、甚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雾筑草…一百缕真气的那个目标,似乎仍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因为,哪怕有着足够的雾筑草,秦歌本身对于灵气的吸收速率也只有那么多。  

就像人每天能吃进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