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讲道(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经脉两个字在秦歌眼中越来越大…  

或许,这些人物传记中,真气和斗气调动速度快的原因就是经脉!  

是经脉让真气、斗气随心念而动了。  

是经脉给了真气一个快速通道!  

就好像水一样,若是用水桶挑水,会很慢。  

可若是开辟沟渠的话,水顺流而下,则千里江陵一日还…  

还有…逆仙中以三种小丹提高筑基成功率和速度的方法似乎也跟经脉有关…  

所以,经脉或许跟提升修炼真气的速度也有关系?  

来自三本人物传记的这些信息在秦歌的脑海中交缠起来。  

秦歌脑海中,灵感一个个的窜发出来。  

他感觉他好像抓住了什么。  

但他又感觉什么也没抓住。  

同时,秦歌心底的想法有些杂乱起来:经脉,真气瞬间调动,三丹筑基提升修炼速度和修炼成功率,经脉或许可以提升凝聚真气的速度…  

而后,  

在他还没有明确的总结出自己的想法,更没有明确的提出自己的真正想法的时候,  

眼前,  

正气2000!  

同时,秦歌的意识被强行拉到了脑海中,拉到了源典的对面。  

金光闪烁的源典上,55999个简体字飞舞而起。  

它们盘旋在源典上空,仿佛拥有了生命。  

其中八百六十七个字渲染上了幽蓝色的光芒,被迅速标记了序号。  

其余黑色文字落入源典,那八百六十七个幽蓝色的文字则快速按照序号排列起来。  

九脉启灵决!!!  

九脉启灵决:  

昔盘古开天地,坠而具山川大地之形、日月星辰之象,日月为其目、山川为其骨骼血肉、河流为其脉…天下九塞、天下九河,会转运通,以成四海,以泽万物…  

看着脑海中那八百多字按照序号排列组成的近乎两千字的长篇大论,秦歌满脸惊喜。  

经过了数次翻译这种文言文的经历之后。  

此时此刻,哪怕是没有刻意翻译过,只是大致看完了一遍,秦歌也已经明悟了这洋洋洒洒的两千字所蕴含的大致意思。  

这九脉启灵决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加速修炼之法!  

但他依然不敢大意,而是收敛心绪,再度郑重严肃认真的将这文言文彻底翻译无误之后,才开始真正的研读起来。  

同样是总分总的行文结构。  

而按照这九脉启灵决所说,人体就如同开天辟地的盘古所化的大地一般,有着九脉。  

九脉为九河,贯通人体内外一切。  

但在这所谓九脉之上却各有一塞关卡,彻底封堵了九脉。  

于是,常人的九脉都是被九塞关卡封堵住了的,难以运用。  

但只要重新将九脉之上的九塞开启之后,九脉便能内外贯通一切、与海洋沟通也就是以九脉与外界沟通,从而形成九个大的吸收灵气的渠道、也是内部运转真气的渠道。  

也就是说,开启了这所谓的九脉之后,不止能够提升修炼凝聚真气的速度。  

从今往后,调运真气的速度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纵然提升得还是不够多,  

但至少,以后再也不用打一拳都要先酝酿几百个呼吸了。  

带着兴奋和期待,秦歌继续仔细看了下去。  

这九脉启灵决的九脉,并不是真正的经脉。  

这九脉其实是依附在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脉之上的隐脉。  

其中冲脉之上有着两条隐脉存在。  

其余七脉则只有各自一条隐脉。  

贯通这九条隐脉之后,不止能够提升修炼速度和调运真气的速度,甚至还能在达到筑基之后,加快开启炼气化神境界打通大周天经脉循环的速度。  

炼气化神?  

这是秦歌第一次接触这个词。  

结合当下基础修行法所说的炼精化炁…或许,炼气化神便是炼气一道的下一个境界?  

想着这些,秦歌又快速收回了念头,继续往下看去。  

按照九脉启灵决最后一部分的说法,每开通一条隐脉,凝练真气的速度便会增加一成。  

开启两条隐脉便能够提升两成…  

而开启九脉之后,在九脉混合之下,更能产生质变,让得修炼速度直接提升三倍!  

这就是秦歌此时最需要的东西!  

一旦能够提升三倍速度的话…虽然距离十八天一百缕真气还是有些距离,但却无限逼近了。  

而且,他或许还可以再度凝聚出新的提升修炼速度的修炼之法的!  

想着这些,  

秦歌当即便按照九脉启灵决中的记录,开始去感受任督二脉的存在,去感受那所谓的隐脉。  

确认了任督二脉的大体位置之后,秦歌便开始将腹内的十缕真气调动起来,沿着督脉的位置循行。  

只不过,在没有达到百缕真气筑基且打通小周天的情况下,任督二脉都是闭塞的,真气无法进入其中。  

但隐脉本就不在经脉之中,而是依附在经脉附近。  

他所需要做的,也不是去贯通经脉。  

而是循着经脉进行,去触碰到隐脉上面的关卡,从而以真气将关卡冲击开来,如此,便能直接开启一条隐脉。  

秦歌开始沉浸在修炼之中。  

时光在慢慢的流逝着。  

夜色渐渐退去,白昼从东边蔓延而来。  

天大亮的时候,  

整个书之乡都从夜晚的死寂中恢复了过来,甚至更加热闹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