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器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修炼法自己修炼,好给他自己一份安全感的。  

所以,众人都还在措辞,还在思考该怎么劝说秦歌。  

但却没想到,秦歌竟然主动提出来了。  

四位宿老越发满意秦歌。  

其余人也是颇有些崇敬。  

若是换做他们,换作他们在秦歌的位置上,在刚刚经历逼宫不久的情况下,他们恐怕也做不到如同秦歌这般对书之乡其余人毫无保留的吧?  

可秦歌就是如此毫无保留了!  

没有丝毫犹豫的就愿意将这新的修炼法公之于众!  

这是何等的心胸和器量?  

人人激动。  

除了李儒之外,所有人都真正是对秦歌彻底改观,也彻底将秦歌当成了值得他们以生命去效忠的大先生!  

书之乡真正的大先生!  

没有理会众人的神情变化,秦歌接着道:“请诸位于明日辰时敲响晨钟,汇聚书之乡民众来此!”  

“秦歌将效仿老师,于明日辰时,在此讲道!”  

讲道!  

此时的书之乡之人对于讲道这个词的认知,并没有什么洪荒时代鸿钧传道、或者如来佛多久多久在灵山讲道的认知。  

那些无关紧要的宗教迷信思想,显然被陈如海等上一辈老人们有意识的抛弃了。  

所以,对于如今的书之乡来说,讲道这个词汇的来源,或者说书之乡对讲道这个词汇的认知,只有一个。  

那是在七十年前,书之乡元老们完善了灵气淬炼肌肉的炼体之法,而后于此驱赶凶兽,建立城郭。  

建立城郭的第二日,先代大先生陈如海便是在此讲道,将灵气淬炼肌肉的修炼之法传之书之乡众人。  

那是第一次讲道!  

也是唯一一次!  

甚至于没人觉得会有第二次,毕竟修炼法的开辟不是那么简单的。  

但今日,新任大先生秦歌,却宣布要在明日辰时讲道!  

所有人的神情都是再度变化起来。  

他们眼中都泛起一抹兴奋,都带着一分激动!  

七十年前先代讲道,书之乡得以有了固定的居所,不必再流连失所。  

那么这一次讲道呢?  

会给书之乡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书之乡是否会有着走出去的能力?  

与其他人的兴奋和激动不同,李儒眼中则是羡慕,是嫉妒。  

讲道,那是至高无上的功勋和功绩,那是能收获书之乡所有民众敬爱崇拜的事情!  

七十年前,陈如海便是靠着讲道,正式确立了他在书之乡独一无二的尊位。  

想着那些陈年旧事,李儒真的恨不得开辟出了新修炼法的是他,明日要讲道的也是他…  

李儒颓然一叹,在越发感觉无望的情况下,心里那份不甘也越发浓郁起来。  

而众人在片刻的惊讶和兴奋之后,宿老赵至诚带头,九人齐齐郑重至极的单膝下跪。  

“喏!”  

这一声应诺,充满着希望!  

哪怕还没能保证一定能度过十几天之后的兽潮。  

但,度过兽潮的希望在一点一点的出现和增加着。  

前有林苍以雾筑草诱惑雾筑为助力的方法,后有秦歌两门新的修炼法可以再度增强书之乡的实力…  

这才是秦歌当上大先生的第三天呢。  

后面还有十九天!  

后面十九天会不会再度有着希望增加?后面十九天,他们的大先生会否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等到兽潮来临的时候,会否能够轻易度过?  

秦歌扫视了众人一圈,开口道:“既然如此,讲道事关重要,今日议事便到此为止。”  

“各位就此散去,开始布置明日讲道相关事宜吧。”  

“喏!”  

众人起身行礼。  

秦歌却看向林苍:“林队率,可还有多余的雾筑草?”  

林苍回答道:“如刚才那般的草叶,还有三根!”  

秦歌眼睛微微一亮:“稍后都给我带来!”  

林苍点头:“喏!”  

按照书之乡以往的规定,本来书之乡所获得的一切,即便是大先生也只能得到其该有的那一份。  

也就是说,按照以往的规矩,这四根雾筑草也是要分成三百四十四份的,秦歌就算是大先生,也无权全部拿去,甚至还要赔偿他之前多吃掉的那些雾筑草。  

但如今不一样了。  

雾筑草那东西,暂时只有大先生秦歌能用。  

且是因为秦歌的山术蚁木寻人救了林苍等人,林苍等人才能带回这些雾筑草。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雾筑草可以算是秦歌的战利品。  

另外,秦歌开辟了两种新的修炼方法,还准备明日讲道。  

讲道,真正是至高无上的功勋!  

也因此,可以说此刻秦歌的威望,已经达到了可以在书之乡家天下都没人会阻止的地步了。  

家天下都没有阻力了,又何况只是要区区几根雾筑草?  

李儒倒是颇有微词,但想了想,又看了看众人的表情,他也不打算在此时秦歌锋芒强烈至极去自找没趣。  

毕竟这个时候找事儿,他根本就拉不到任何帮手,反而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  

而后,会议散去,众人离去。  

秦歌没有打算回去书院那边。  

瓦房距离书院虽然不远,但来回也挺耽误时间的。  

而时间,是书之乡此刻最为紧张缺乏的东西。  

于是,秦歌就在这边呆着,只是让崇安和兰震去给他取了二十斤兽肉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