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脱胎换骨(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快到了不认真用心去听就会错漏关键信息、甚至听不懂的程度。  

“在下乃是秦歌历将军麾下侦查员向应天!”  

“数日前,山林间突变,蛇妖突然出现,我等奉牛都头命断后牵制蛇妖给先锋军大部创造脱困机会,但将死之际,历将军救了我等!”  

“将军在救了我等断后之人后,便跟我们分析了蛇妖的动向和目的,而后率领我等在蛇妖后方进行牵制…”  

他刚刚说的那个名字是什么?  

秦歌?  

在这个名字被传音石对面的人说出的一刻,帐内所有人眼珠子都瞪圆了起来。  

人人眼中的不可置信浓郁到了极点,比之方才以为三阶霖海还在时更为难以置信!  

秦歌历将军?  

人人眼中浮现出浓烈至极的惊讶以及震撼。  

先前那个冒死突围回来报信的勇士,在临死前所说的那个li,居然…  

居然真的指的是那个状元郎!  

是那个曾经只当了最多数十个呼吸状元的秦歌!  

是那个在临安府几乎沦为一个笑话的假状元!  

想着这些,  

帐内之人,人人眼中都闪烁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极为复杂的情绪。  

红衣眼中更是闪过一抹明亮和欣喜。  

果真是他!  

张民远也彻底呆滞在了原地。  

居然真的是那个八段见习?  

是那个他为了不影响军心士气,从而强行违背人族规定送去了先锋军的八段见习!  

是那个他认为怕是一早就已经死掉的,是那个他觉得连当什长都难以服众的八段见习?  

秦歌吗?  

真是杀气十足的名字。  

或者…该说不愧是曾经在东华门被唱过名的江北十八府联考第一吗?  

这些念头只是一瞬,而后众人都是压下杂念,继续全神贯注的听着传音石中传出的一切。  

传音石里声音在继续着,  

“将军曾派出四人突围,想让他们四人向临安府传递信息,不知他们四人是否成功…”  

“但,张将军!历将军说了,蛇妖的目的就是入海口,一旦让蛇妖下山,一旦让蛇妖临近入海口,人族必将面临覆亡之危!”  

“十万火急!请张将军即刻出兵!”  

张民远张了张嘴。  

但他依然不太相信秦歌,不相信秦歌的判断。  

区区一个毛头小子,哪怕曾经是学院高才,哪怕曾经在东华门唱名。  

但区区一个不曾经历过任何战事的学子,能懂得什么兵法军事?  

最重要的是,张民远根本不相信区区数百一阶蛇妖真的能对入海口的战役造成任何影响!  

所以,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但就在同时,  

传音石传出的声音突然悲怆起来:“就在今天清晨,山海岭后方突然出现千余蛇妖,历将军前去抵挡了,生生在天沟塑造了一线天地形,妄图一夫当关!”  

“但同袍依然死伤无数!”  

“同时,今天晌午午时初刻,仙人洞的蛇妖突然一分为二,分出了二百有余朝着我等身后而来…”  

“张将军!我等已经挡不住多久了!”  

“但我等会死战不退!”  

“为了人族!”  

“请张将军出…砰!”  

兵字没能传递过来。  

传递过来的是一声剧烈到了极致的爆炸声响!  

那爆炸声即便隔着传音石都让在场的所有人猛然一惊,甚至于爆炸声过后,在场众人仍觉得耳中乌拉乌拉的响彻。  

这边的传音石上的真气波动也在瞬息间彻底消散。  

所有人愣怔在原地。  

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另外,  

居然真的如同之前红衣猜测的那般,山海岭真的远远不止数百一阶蛇妖。  

在山海岭第一峰后方,居然还有千余蛇妖前来!  

千余!  

与妖魔争斗近乎五百年,人族对妖魔的了解已经很深入了。  

因此,在座的都清楚,区区七十余里的山海岭绝对不可能藏得下千余蛇妖,也绝对养不活千余蛇妖!  

所以,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在山海岭深处有空间虫洞!  

而有着空间虫洞之后…  

山海岭之战,也就真正的变成了涉及大虞王朝命运,甚至涉及了人类命运的关键之战!  

此战胜或许不能影响入海口胜败。  

但此战败,则入海口战役必败!  

入海口之战败,则大虞王朝结束,则人族就此沉沦!  

五百年筚路蓝缕,将终成空!  

张民远豁然蹲下身子,捡起了地上那装满了令符的铁盒子。  

打开铁盒子,无数令符入眼而来。  

与之同时,他身上早已消逝的锐气升腾而起。  

“众将听令!”  

两边站着愣怔的二阶强者和军方要职全都朝中间汇聚,而后单膝下跪。  

气氛陡然肃穆庄重起来。  

“末将在!”  

“末将在!”  

整整齐齐的一声吼,临安府军的魂儿彻底回来了!  

张民远抓起一道又一道的令符抛出去,嘴中更是连绵不断的下达命令:  

“令后勤部三千里加急,火速请都天院派新镇军前来!至少需要十名三阶!”  

“令临安监天院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损害了浑天仪也要即刻上奏大司马,即刻请调方圆千里一切武者支援山海岭!”  

“令…”  

“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