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刚需刚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以说,体质是三种基础属性的根基,而力量是体质这个根基延伸出来的功能。  

精神,则是调和体质和力量,发挥出更强大战力的中枢。  

他现在的体质和力量已经的确是达到了升无可升的极限了,但精神还远远没达到那个极限。  

他还远远无法将自身的体质和力量完全发挥出来。  

而提升精神的方法,就是通过战斗等需要更高的身体掌控程度的行为去促成。  

就目前来说,秦歌只知道战斗这一种方法。  

但是跟陈师我打的时候,他能感觉出来,陈师我对他没有任何杀意,乃至于陈师我跟他打的时候,一直是处于防守姿势。  

这样的情况下…在很多时候,秦歌是无法达成刚需的。  

就像之前的几次打斗中,秦歌不只是用右手抓取了那几次而已,还有抓取更多的次数。  

但更多的时候,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主观需求或许存在,不一定要涉及生命危险的客观需求也存在。  

主观需求和不涉及生命危险的客观需求也能在某些偶然时刻达成刚需。  

但是想要达成百分百的达成刚需的话,还得是做不到就必死的这种情况才行。  

所以,  

不能再找陈师我对练了。  

应该去找个对他有杀意的人?  

就好像之前在玄武台上招招杀意沸腾的子虚和子玄那样的战斗方式。  

要不就找子虚和子玄?  

那武当剑的狠辣,招招都是生死之分,那样的惨烈战斗之下,才能让秦歌最大程度的利用神秘空间,让他更快的全方面达成人类身体的极限。  

想到这里,秦歌已经决定了。  

往后就不再跟着陈师我去上什么武术课了。  

他来武当不是学那些东西的,他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研究国术,他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两个。  

其一,是想修炼出真气,然后去尝试凝聚真气之翼。  

其二,便是想通过战斗,那种涉及生死的战斗,去在生死威胁之下达成某些刚需条件,通过神秘空间提升自身。  

他相信的是他认为的那一条成仙路线,是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极限,去成为无所不能的神仙。  

而不是真的打算跟着武当老道长从此练武炼气,一闭关就是数百年那样的修仙。  

认清目标,保持初心不改就行了。  

想明白这些之后,秦歌便翻身而起,朝着后山走去。  

申时之后,武当是不会在提供吃食的。  

而申时之后,同样的,也不会再有太多硬性要求了,也就正式弟子在戌时的时候会有一门研读道家典籍的晚课。  

俗家弟子可以自由活动。  

此时此刻,后山之上也不再如同中午时分那般寂静。  

可以遥遥的看到有人在悬崖之畔静坐炼气,也有人在小山之顶练习拳法剑法。  

连绵走了许久,秦歌又在午时坐忘的地方,静下心修炼了一番真气。  

但真气的增长很是稀少。  

按照这样子修炼下去的话,或许再过十年秦歌都没法拥有充足的真气去做到真气之翼。  

他不需要这样的修炼方法。  

他需要的…还是将对真气的需要化为刚需,而后通过右手从神秘空间中抓取出能够大量增长真气的物品。  

或许,那样得来的真气不如自己修炼出来的得心应手。  

但先上车后买票就是。  

先增加真气总量,再慢慢的去提升对真气的掌控程度就行了。  

想到这里,秦歌放弃了坐忘修行。  

他就这么坐在原地思考起来。  

然而要把真气变成一种刚需,那还真正是一个无处下手的问题。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真气?  

真气到底有什么用处?  

就秦歌目前所知,真气大概是万能的,将之凝聚在某个部位,可以提升那个部位的防御,也能让那个部位的攻击增强。  

甚至于,之前在玄武台打断石柱导致手背伤了筋骨之后,一时之间不好从神秘空间抓取物品的时候,秦歌也是用真气凝聚了过去。  

结果,真气有着疗伤的功能!  

而且是近乎立竿见影的功效!  

除此之外,按照一定的运行路线展开,真气还可以施展轻功,施展轻功实际上就是提升了速度这种属性。  

简而言之,真气是万能的。  

可也正是因为真气是万能的,才越发难以找到将真气变成绝对刚需的方法。  

想想看,从真气疗伤的属性出发,把自己弄到半死的重伤状态之后,确定抓出来的是真气而不是仙丹?  

就算从防御和攻击方面出发也是如此。  

因为万能,因为没有独属于它、非它不可的功能。  

所以,在它能取代无数种东西的同时,它也能被无数种东西取代。  

它可以完成无数种东西的功能,但同时,它的无数种功能也可以被无数种东西所取代。  

想着这些,秦歌沉默了下来。  

或许,他就不应该追求真气这种东西?  

但真气似乎是跟神仙挂钩的,是必定关联的…  

或许,应该从真气是如何诞生的这个方面入手?  

之前坐忘的时候,秦歌便发现了,诞生真气的数量和速度都是受到体质的影响的。  

真气不是凭空出现的东西,他是自身体魄强悍之后诞生出来的,他是内求诸己而诞生的。  

这样一来,或许可以通过无限制的强化自身的体质来促成真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