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狐初投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您确定要选择妖族玩家的身份投胎吗?”系统提示如此问道。  

浮雨对此当然没有疑问,他和外面那些天天就知道玩人族修仙者的妖艳玩家不一样。  

妖族多有趣啊,化形,修炼,为了修得正果访遍名山大川,这样才符合修仙不易的真谛嘛。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硬核玩家,选择简单模式的人族对于他来说是没有灵魂的。  

当然,妖族众多,天上地下只要是能说出个名字的东西都有机会变成妖怪,而妖与妖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妖怪就像富二代,祖上血脉优秀潜力巨大,比如山海志里面那些奇珍异兽,又比如在神话传说中鼎鼎有名的存在比如孙猴子,哮天犬,而有的妖怪…  

算了,不提也罢,说多了都是泪。  

仙侠这个游戏创建人物的方式其实很简单,玩家只需要选择自己的种族,大概调整一下容貌,然后进入到主世界里面,就算是完成了人物创建。  

对于人族玩家来说就更简单了,选择人族身份,然后选择出生地点或者随机,就能直接进入到游戏里面,而妖族玩家则是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选择自己的具体种族。  

玩家在创建角色看不见自己的天赋属性,只能在进入游戏里面之后才能查看。  

为避免玩家反复建立角色以刷出优良的天赋而占用系统资源,想要创建第二个游戏角色只有一个月后才能重新建立。  

选择种族,出生地点全随机后,浮雨便正式进入了游戏。  

“呕…神t胎”  

一进游戏浮雨便趴在地上干呕了好一阵“六道轮回难道是滚筒洗衣机吗,不行了,我要再吐一会儿…”  

待他好不容易缓过气儿来,才发现自己似乎是在一处树林之中。  

微风拂过,树影婆娑,远山青影与山寺钟鸣,再加上绵绵密密如牛毛般的细雨,顿时让人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一个御剑乘风起,逍遥红尘中的时代。  

而他则蹲在一个小小的树洞里,望着洞外的风雨静静入神。  

不错,环境做的挺好的。  

浮雨埋下头,感觉自己身上仿佛多了什么东西,但是并不影响行动,自己的视野也并不是正常人看周围的视野,而是拉低放大了许多。  

他心知自己现在属于妖族,变成这个样子也是很正常的,于是默念两句系统之后,自己身前便出现了一卷竹卷。  

这是每个玩家自带的系统日志,绝大多数系统功能都要靠这卷书卷来实现,属于每个玩家自带的物品。  

打开日志一看,当先是一段记录:  

某年某月某日,浮雨细雪生于雨天,幽云山小云谷,因天生不凡,其母生下后便因虚弱转世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青色小狐的人物cg,皮毛光泽如水,隐隐间显出不凡。  

下面则是更具体的数据:  

姓名:浮雨细雪种族:野狐(雄)  

等级:壹道行:无先天属性:根骨三十七,悟性四十,福源三十八,六感三十五后天属性:(未触发暂不显示)  

习得道诀:吐纳术(无品零级)  

拥有法宝:无善功/恶果:无生命值:一百二十/一百二十法力值:五十/五十天赋:  

狐说鬼谋(金色传说):你修炼道法,祭练法宝需要消耗的道行减少(视道书法宝品阶决定,最低不少于百分之二十),可以投入额外的道行值获得额外的等级(上限视技能法宝品阶决定,最高十级)  

道行值也就是所谓的自由经验值,玩家可以通过任务,修炼,战斗来积累道行值,并通过分配道行值来提升功法,法宝等。  

据说有的特殊法术还要消耗道行才能够施展,属于整个游戏中最重要的资源。  

除了这个比较特殊的设定以外,其他属性倒是和许多游戏有共通之处。  

比如先天属性对于玩家的各种技能属性有隐性加成效果,具体比例不知,据官方所说隐性加成幅度不低。  

另外很多法诀修炼,拜师任务都有先天属性的要求,所以先天属性越高越好。  

先天属性的满值为四十,总值在九十到一百六之间波动,浮雨随机到的这个属性有一百五已经很满足了。  

后天属性则是一些法术加成,修炼速度加成之类的东西,玩家在前期一般都不会触发这个东西。  

善功恶果则是偏向于阵营方面的东西,而且非常难获得,但是获得的话会有很不错的收益。  

最重要的是天赋,浮雨看过网上的一些介绍,玩家建立人物后,天赋会优先从种族天赋中选取。  

如果种族天赋没选中,则从丹器法食符阵凡七个大类随机选取天赋,这七个副职业大类下面又包含了几十个小类,如果运气再好的话,就会从最后的修炼天赋里随机选取。  

算算几率,浮雨目瞪口呆之下竟有一种想要嚎啕大哭的冲动。  

我的天啊!前几十年吃方便面没调料包的运气都用到这里来了吗?  

这个天赋到底有多好?  

对比一下最大众的种族天赋就知道了,人族通用天赋:耳聪目明:减少修炼所需的道行需求百分之五。  

别问,问就金色传说。  

一想到自己原来是个隐藏的欧皇天才型选手,浮雨就忍不住想嘚瑟的笑。  

得意了好半天,浮雨才收拾了一下心情,准备开始自己的修仙之旅。  

妖族玩家有一点不好,前期没有稳定的补给点和出生点。  

由于这游戏体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