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京城之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予离开京城后发生一些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朝堂。  

皇帝强硬地提出正式化“金字塔销售模式”的时候,黄家人一开始还是调得比较高的。  

民以食为天,国以税为本。  

每一个行业需要缴税,这是很正常的,可是皇帝直接说收七成的税,一下子让朝堂之上的人们炸了毛!  

一群人唧唧喳喳,甚至有的义愤填膺。  

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高级官员,他们平时哪个不是身上挂着武士刀,手上挽个春木国的小姑娘?  

现在国家直接要收走他们七成银子,这还得了?这简直就是断人财路!  

有人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这些人觉得现在皇帝就是在杀他父母!  

因为在他们眼中,这皇帝一直都是温柔的性格,所以一个二个都觉得他好欺负,经常和他唱反调。  

但是这群人又以黄桦马首是瞻,虽然在一边吵吵,眼神却是望着黄桦,看他有什么反应。  

皇帝也不说话,脸上始终挂着如沐春风的微笑。  

在黄桦眼里,这极其不正常,虽然平时皇帝也是一脸微笑,即使自己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对他一通责骂,皇帝也不会生气,甚至还会赔礼说自己愧对祖先和百姓。  

可是现在的皇帝,仿佛有了什么底气,眼神里满是坚毅和自信。  

黄桦觉得,自己该说些什么了。  

“皇上,收税此乃国之本,这金字塔模式出现,确实应该收税,但是一下子收七成是不是太高了点?”  

“哦?黄爱卿觉得很高吗?可是朕觉得还有点低呢!”  

黄桦不同于黄乾乾,他的脸上不会有什么抽动,但是他脚指头却在鞋子里攥在一起。  

皇帝还从来没有在自己面前这么说过话,居然还用了反问句!甚至好像还是祈使句!  

“皇上,这确实有点高了,有史以来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高的税收,如果就这么实行下去,一定会引得百姓不满…”  

“对对对!”  

“是是是!”  

“黄尚书所言甚是!”  

一群黄桦系列的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历史上没有!那现在就开始有!一把春木国的武士刀,顶天了不过几百两银子,第一手转卖就是一万两!我收七成,还有三千两!即使这武士刀再贵也贵不过一千两!他还有两千两可赚!少了吗?  

你们知道这两千两在土丘国要买多少粮食?  

你们可知道这两千两能买草原沙漠买多少牛羊?  

你们可知道这两千两能买来多少常规的兵器盔甲?  

武士刀或许看起来不错,但是用在战场上它能发挥多少优势?眼看草原和沙漠就要被斯洛国给吞并了,难道你们这些人想看到十几年前的事情再次发生吗?  

我说七成就七成,谁敢再多言,直接以叛国资敌罪论处!刑部若是敢包庇,直接以谋反罪论处…”  

皇帝站了起来,大发雄威,声音也是咆哮而出,说到最后嗓子都哑了,老家伙迅速端上茶杯,可惜被皇帝一掌拍翻。  

老家伙知道皇上这是在发泄心中的郁气,他也不再继续,让那茶杯滚到台阶下的大殿中。  

朝堂上的人都蒙了,他们重来没有见过皇帝发怒,也重来没有见过皇帝说这么多话,平时不是“爱卿看着办”就是“爱卿说的对”…  

黄桦的脚更是抓紧了,哎呀,这鸟儿长大了,翅膀果然硬了,想学飞了。  

刑部尚书心中冷笑,“呵,小东西,居然还敢这么说话,劳资刑部的人全部在劳资的掌控之下,你说论处就论处?自不量力!”  

“户部的人,今晚就别睡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去准备,明日一早通知到各州府实施!”  

户部侍郎和户部郎中都是一脸便秘之状,他们看了看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听黄桦的指示干活,所以他又看了看黄桦,想看看黄桦是什么反应。  

黄桦不敢在朝堂上太过激进,说道:“皇上,我觉得此事还需要商量,就这么直接下达命令有些不妥啊!”  

“哼!”  

皇帝甩了一下袖子,直接走人。  

老家伙随意地喊了一声退朝,迅速跟了上去。  

因为当时黄桦的反对,没有让皇帝的计划得以实施,结果老家伙把那些淘汰掉的鹤崽子,没有选上被派到每个城里聚仙楼的人们重新运用了起来。  

这些人常年的训练和被淘汰的不甘心的熏陶下,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点问题,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暴戾。  

所以用来强制执行金字塔销售模式收税的政策是最好不过了。  

皇帝发号施令之后户部没有一个人理他,之后他让卓瑞和他父亲,还有吴文轩的大哥和父亲这一系列京城附近的所有兵马,直接围了户部尚书的府邸,以通敌卖国罪名直接拉到午门斩首了。  

因为前后不到两天时间,这一系列动作来得太快,让黄桦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户部侍郎和户部郎中等人知道消息后瑟瑟发抖,他们连夜连晚要去找黄桦商量对策的时候,直接被“鹤”的人全部抓住。  

以“畏罪潜逃”罪名当场击杀。  

户部里面几个最大的官员全部被杀,这可不是小事情,一时间京城里尽是风雨。  

到这个时候那些当官的才认识到,眼前的皇帝已经不再是他们手里的傀儡,他们也再次想起了皇权的威严和恐怖。  

黄桦气得咬牙切齿,他多次进宫要求面见太后和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