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齐聚武当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走了一日,众人这才赶到武当山,周大福提心吊胆的心情总算平复了下来,这一路也算见识了江湖险恶,对女儿以后的处境隐隐有些担忧起来。  

李白看出了周大福所顾虑,随即安慰道。  

“我师公张真人乃当今武林第一人,芷若如今拜入武当,那可是凤栖梧桐,从此踏上一天登天之路,而你也可以在武当安享晚年,享受齐人之福,总比在汉水划船整日提心吊胆强吧。”  

“道长说的是,是我多虑了。”  

周大福转念一想,当今世上怕是没有地方比武当更加安全了,这才放心了下来。  

几人一上山便急忙去了紫霄大殿,将李白丢在后面。  

李白也不想去凑这个热闹,他们七兄弟十年没见面,如今齐聚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再加上俞岱岩伤势早就被治好了,至少能让殷素素心中愧疚少上一些。  

“走,芷若,为师带你去我住的地方瞧瞧!”  

李白牵起周芷若向竹林走去,那里的小竹屋在武当是一处别景,经过李白几年的改造,俨然跟个农家小别墅似的,这两年张三丰闲暇的时候,偶尔也会来小住一番,体验一下个中滋味。  

“师傅,为什么他们都住砖瓦房,而让你住竹屋啊?”  

周芷若看到李白的农家小别墅,眉毛翘的老高,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对,怕是自己的师傅在武当不受待见吧?  

“这是意境,不懂吧?为师可不是跟他们一样的凡夫俗子,为师的眼界比星辰大海更加宽广,岂是他们凡人能比的?”  

李白起初建造这个竹屋是为了克制自己的欲望,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不舍得再搬下去。  

一个未来之人,经历了那么多世俗繁华,怎能轻易的融入这个世界,只有孤僻,将自己隐藏起来。  

周芷若小嘴撅着,显然有些不相信。  

“不知道这两年没有回来,竹屋有没有人打理?”  

李白推开栅栏,院内很整洁,显然近期有人打理过,一路走来,屋内也非常干净。  

想来是殷梨亭或者莫声谷经常来打理,心中倒是升起了感谢之意。  

“大福,今晚咱们就在这里住下吧,明日是师公百岁大寿,武当或许会有些忙碌,到时候去帮下忙。”  

“哎,好嘞!”  

周大福应下,自上山后,他就自喻武当之人了,明日之事,他自然要去帮忙。  

“芷若过来,为师先教你一些武当的规矩。”  

李白将周芷若带到内屋,在桌边坐下,示意周芷若坐在一旁。  

“可识字?”  

“认的一些。”  

周芷若期期艾艾的道,周大福闲暇之余倒是教过周芷若一些,只不过识的不多。  

李白点点头,倒是没有意外,这丫头又不是大家闺秀,能识些字,已经超出他的意外了。  

“那你都会什么?”  

“我会洗衣服,做饭,还有捕鱼!还有…。”  

呢喃了几句,周芷若发现自己竟然除了这些,什么都不会了,眼眶顿时湿润了起来,急慌慌的站了起来。  

“坐下!”  

“哦。”  

看着楚楚可怜的周芷若,李白心中不禁软了几分,自己当初可是见惯了莺莺翠翠的人,怎能被这小丫头影响!  

“从明日起,我会教你识字,内功,剑法,只要你想学,我都会教你,武当没有太多规矩,只要不残害同门,其他的你可以自行斟酌,出了事有我担着,我担不了有你师公,你师公担不下还有你太师公,总之咱们武当是修仙的,不要和那些练武的门派混为一谈!”  

李白叮嘱了几句,想了想也没了什么,就让周芷若出去了,独自去院中摘了些野菜,准备做个晚饭。  

不知最近谁在竹屋住过,厨房里的东西还有不少,倒也免了再去门中取来,吩咐周大福在溪中捉了两尾鲤鱼,不多一会,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准备好了。  

“哇,师傅,你好厉害!”  

周芷若早就饿了,一直躲在厨房门口看着李白忙碌,却不敢进去帮忙,直到饭菜做完之后,这才忍不住惊喜道。  

她在汉水虽然经常吃鱼,但那些都只经过简单的烹饪,有时候甚至连盐巴都没有,自然没有李白做的美味。  

一顿饭下来,周芷若吃的小肚子涨涨的,瘫在椅子上不想动弹,不知不觉眯着眼睛竟然睡去了。  

这小丫头几日里赶路,却一直不叫苦,直到现在才顶不住。  

安顿好两人后,李白这才盘膝坐在屋中,如今武当七侠健在,殷素素和俞岱岩之间又没了隔阂,已经不可能像原著那般自杀谢罪,明日里或许会有一场大战,至少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李白运转九阳神功默默的调整状态,暗自准备着。  

第二天一早,紫宵殿内传来一阵欢声笑语,不久就有一个小道童跑来,通知李白去紫宵殿议事。  

今日就会有各大门派陆续上山祝寿,李白将周大福两人独自留在这里也不放心,索性便带在身边,以周大福殷勤的性子,多少能干着杂活。  

至于周芷若,宛如一个小尾巴似的,抱着青锋剑跟在李白身后,乖巧至极。  

老子回来这么久了,大黑狗怎么不出来迎接,难道真让莫声谷给炖了?  

李白暗自嘀咕道,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紫宵殿。  

“青莲!怎来的如此之晚?”  

俞莲舟责备道,不过看到李白身后的小芷若,便不在训斥了。  

徒弟也当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