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剑斩太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左秦也想逃,谁知剑来的太快,只一个动作,就被压在地上:“说,那老太监会去哪?”  

“易,易兄,莫要自误,那是内厂大挡头,身后势力滔天,不是你能对付的,杀了他你也得死。”  

“废话多,给老子说。”  

易凡早就把这些抛之脑后,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杀了那老太监,给夏大人满门报仇。  

见左秦还想再劝,一剑下去,顿时胳膊分离,血溅一地。  

“说还是不说?”  

“我说,他只有一个地方可去,那就是镇守太监司马空府上那里。”  

左秦也是硬气,被砍一条胳膊,也不痛喊,只用内功压住血脉,面色苍白。  

易凡哪知道镇守太监司马空府邸在哪,剑身一拍:“给我带路,要是敢耍花招,一剑要了你狗命。”  

“镇守太监,可不是衙门,高手无数,你去只会白白送死。”  

左秦站起身,咬着牙:“我知道,我欠夏大人的,这一条胳膊,就当给夏大人赔罪,你现在逃还来得及,到时候大军一到,任你武功再高,也得活活耗死。”  

易凡冷笑:“你到硬气,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狗模样,亏夏大人还把你当亲信,结果到头来,被反咬一口,满门更是惨死。”  

说罢,转过身进了屋内,找了些衣服被子,点燃后就走。  

南京镇守太监,在未出宫前,都是皇帝身边最亲信的黄门,到了年纪,就放出宫去,要么衣锦还乡,要么到南京养老。  

虽是养老,但权力尤重,哪怕王爷见了,也得客气三分,周遭更是网罗无数高手。  

作为一个没了情欲的伪男人,哪怕老了,也少不得享受,正躺在靠榻上,几名少女衣着轻纱,环绕周围,轻轻拿捏,不时嘴喂果实。  

忽然,一名下人慌张跑进来:“大,大人,不好了。”  

镇守太监白眉一皱,眼睛都不睁开,呵斥道:“慌慌张张,打扰本公公的雅兴,掌嘴三十。”  

下人一缩脖子,不敢不听,立即狠狠抽自己巴掌,足足三十下,嘴巴都出血,这才跪在地上:“大人,小的自错了。”  

“说吧,什么事?”  

“大人,知府衙门那边,突起大火,浓烟滚滚,也不知发生何事。”  

镇守太监猛地睁开眼,一把推开怀里的少女,拿起茶杯就摔在地上:“这个秦三才,废物一样的东西,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闹得这般大,要他何用?”  

几名少女噤若寒蝉,伏在地上,不敢抬头,至于那名报信的下人,早就面无人色。  

这时,外面一阵打斗,只几个眨眼功夫,就到了门前,却是易凡。  

“那没屌的老太监呢?”  

易凡一把抓住左秦的衣领,恶狠狠的瞪着他:“你不是说他在这么?找不出来,拿你祭剑。”  

左秦满脸惊惧,这个杀星,好生可怕,几个剑起剑落,无一将之合,刹那间堵在门口的侍卫就被击杀。  

“我,我也不知,按理说,他会来的。”  

他是真的不知道,老太监私下江南,第一站就到了镇守太监处,按道理只会逃回这里的。  

“你是什么人?敢闯本公公府邸,胆子不小,来人呀,拿下贼人。”  

镇守太监勃然大怒,这狂人,居然视他无物,把他镇守太监府当做了后花园。  

早就听到动静的穿甲侍卫,纷纷赶来,围在门口,听了镇守太监的话,哪会迟疑,立即围攻而上。  

片刻后,血流成河,尸体分离,除易凡外,无一人站立,镇守太监更吓得面无人色,腿脚发软。  

“既然那老狗找不到,就拿你人头祭夏大人满门。”  

易凡狞笑一声,窜入屋内,一剑下去,血溅三尺,人头飞起。  

“你也留不得,去下面给夏大人赔罪吧。”  

一声惨叫,左秦被一剑斩杀。  

半刻后,秦公公慌慌张张的来到镇守太监府前,他这一路跑来,东躲西藏,就怕那杀星追来。  

“这,这怎么回事?”  

进了府邸内,平时丫鬟匆忙,侍卫巡逻,现在却死寂一片,空无一人。  

到了后院,就见满地尸首,镇守太监一颗脑袋,更是滚落在地,双眼死死睁开,不敢置信。  

秦公公一屁股坐在地上,六神无主。  

易凡混在人群里,沾血的衣服被他扔去,用一块布料裹着身子,低着头往前走。  

他要离开南京。  

自斩杀镇守太监后,他不敢在南京城里久留,一旦军营反应及时,哪怕他武功了得,面对千军万马,也一样无济于事,只会被活活耗死。  

到了城门前,就见那里已经有了数百精兵严查,甚至设了关卡,城楼上无数弓弩手警惕的看着下面,不管什么人,都得接受盘问。  

反应好快。  

易凡暗骂一声,不敢硬闯,一旦被这数百精兵缠住,肯定会有无数兵马来援。  

于是转身就回,想了想,就往秦淮河而去。  

一路上,到处都是严查的官兵和衙役,要不是他眼力好,提前躲入小巷,怕是要被看到。  

自己已经暴露,托的越久,官府调动的人马越多,严查之下,怕是插翅难飞。  

府邸肯定是回不去了,索性他也不在意那些琐碎,只希望来福能机灵一点,保住性命。  

此时正是下午,秦淮河的花船,也逐渐开了门,来往的浪荡之客无数,不时传来嬉笑。  

十里秦淮,乃是南京最繁华之处,王公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