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麻现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院判…院判!”  

“怎么了,可是有了虫娘的消息?”  

“启禀院判!昨夜在车骆院一带,有军巡铺中的弓手见到一男子纵马疾驰,马背上还驮着一个硕大的口袋,不过…因为天色已晚,那弓手并没有看清楚男子的相貌…”  

听到巡检张彪的汇报,王玄义赶忙重复着来到了身后的东京舆图前,查看车骆院所在的位置。  

“车骆院?那里是太仆寺下属的官署…然后呢,知道去了哪个方向吗?”  

“知道…好像是向北去了!”  

“向北?”  

王玄义听完这句话,手指不由得沿着舆图上的方向向北继续滑动,很快,他的手就停在了地图上。  

“向北,这是竹竿市,榆林巷,染院桥,白…白矾楼?”  

“院判,那里皆是闹市,这歹人带着一个大活人,往闹市去做什么?”  

张彪站在王玄义的身后认真的查看着舆图上标记的地名。当他看到白矾楼之时,也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家伙,杀人了人之后,不但一点都不慌张,反而还有胆量把人带到东京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  

“不…不是白矾楼!这歹徒就算再大胆也绝对不可能把人带到白矾楼去…可是…他这又是要去哪儿呢?”  

王玄义一边自言自语的说着,一边将手指往下滑动,染院桥一带是五丈河,那里入夜之后花船不断,整个河面每晚都如同白昼一般,凶手带着一个大活人,难道是要上船吗?等一下…  

就在王玄义盯着手指尖处所指着的染院桥窃窃私语之时,突然之间,眼角的余光不经意的撇到了染院桥旁边的西鸡儿巷。  

“这…小人不曾听过,只知道这个破烂货只要囊中有钱,就都扔到西鸡儿巷去了…”  

王玄义看到这个地名,脑海中突然蹦出来那日晚间在朱家瓦子外听到过的这句话。心中骇然,顿时便惊出了一声冷汗。  

“李麻!是李麻?”  

“院判?什么李麻?”  

“张巡检,你还记得那一日我让你带人去朱家瓦子时,那瓦子里主事儿的是如何回答我们的吗?他说…李麻只要囊中有钱,就都扔到西鸡儿巷去了!你看,若是过了染院桥之后在向西走一点…”  

“那…那便是鸡西儿巷了!那里遍地都是娼楼妓馆,别说你带个大口袋,就是真的牵着一个大活人,恐怕都没人注意!”  

“张巡检,即刻带人去西鸡儿巷…看看李麻是否真在此处藏着…”  

“是!”  

张彪应和着从王玄义的手上接过了令签,随后便转身出了公廨,待他点齐了手下的人马之后,这才再度离开了开封府直奔着北边的西鸡儿巷而去。  

说起这西鸡儿巷,那是在染院桥旁一处知名的所在,因为紧靠着五丈河,且距离繁华的白矾楼也并不算远,所以一到晚上,这里就变成了整个东京一处知名的堕落街。不过…和白矾楼这种专走高端路线的高档场所不同。这西鸡儿巷走的却是大众路线。  

西鸡儿巷的客户群体,普遍存在于寻常的贩夫走卒,五丈河上的船工,还有像李麻这样在京城瓦舍之中讨生活的男子之中。每日一两百文的收入,自然不可能去得起像白矾楼这样的地方,因此这西鸡儿巷,便吸纳了大量这一类的客人。  

当张巡检带着人马浩浩荡荡的赶到此处之时,只一声令下,手下的弓手便将整条街围了个水榭不通。任凭那些鸨母如何哀求哭喊,巡检张彪却是丝毫不容情面的让手下兵士逐个的搜查此处的房间。  

“跟我搜,今日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李麻给我找出来!”  

“是!”  

“官爷,您不能这样,不能这样啊!我这里是开门做生意的,您这要是冲进去,非把姑娘和客人们给吓着不可…”  

“是啊,官爷!”  

耳听着一群鸨母在耳边聒噪!张彪不由得心烦意乱的大喝一声…  

“都给我闭嘴…我问你们,李麻呢?”  

“李麻?我们这里有张妈,王妈,就是没有姓李的妈妈?大人若是想问,请去后边的榆林巷问问吧!”  

“好啊,我看你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调侃本官,来呀!把这些个鸨儿带到一旁,给我打,若是问不出药发傀儡李麻的下落,今天我就把你们抓回去交差…”  

“啊…官爷!官爷!”  

“哎呦!奴…奴知错了,官爷!”  

“官爷饶命,奴愿意说了,那个挨千刀的李麻,奴知道他的下落…”  

“停,刚才谁说知道的,把人给我带过来!”  

张彪一看自己略施小惩,果然有人愿意招供,便赶忙让手下停下了动作。紧接着便看到手下押着一中年女子来到了自己面前。  

“说吧,这李麻…到底在哪儿…”  

“官爷,这李麻,却是常来我那翠花阁,可最近这几日,我却是许久不见他的踪迹了!”  

“翠花阁?他可是有什么相好的在此处?”  

“这…李麻从不挑姑娘,每次来也不见他特意要谁陪…他都是一连在此处住上几日,然后钱花的差不多了,便走了…”  

“那你上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这…好像是两天前吧!奴…”  

“啊”  

“啪!”  

就在张巡检正在向鸨儿问话的时候,一时不查,忽然看到远处一高楼上飞下一人,随后惊叫着便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怎么回事?”  

“回巡检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