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遣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知道朱元璋也是明教出身的,只这一条就够。  

所以赵使君辛辛苦苦经营下的近3000宗众,这一下子就成了泡影。  

而自己货通天下的计划也就成了空想。  

但他一点都不觉得遗憾。  

人应该应时而动,随环境变化调整方略,而不是一成不变。  

当然调整方略并不等于改变初心,可惜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要么僵硬无比,要么善变无常。  

赵使君的初心不过是整个武林的敬仰。  

鬼剑翔做到了,方丈是如此的恭敬,各众是如此的胆寒。  

靠的是超然的实力,也是自己站队获得的地位。  

这个地位,比身拥3000宗众更有价值。  

所以赵使君选择表忠心,入仕途。  

只是一贯形成的厚壳伪装,让他已经不会直来直去的说什么了。  

赵使君看着一哲,语重心长的说到“二少爷所言极是,如果我们各门派帮主和生力军在,鬼剑翔他们想要逐个剿灭怕是要费一番功夫,现在外面的众人却没有高手,面对虎狼之师却好像待宰的羔羊,只怕鬼剑翔他们已经行动了,这里信息闭塞我们一无所知”  

几个人面面相觑“这可如何是好。”  

赵使君不顾自己的地位和年龄,这便要跪拜一哲。  

知他一贯做事虚伪爱收买人心,一哲没有动,田真及时扶住,赵使君却一把推开真的跪了下来。  

能做到这份上也是怪下本儿的。  

现在倒成了一哲的不是了。  

只听赵使君说到“二少爷,赵某有一事相求”。  

一哲还有啥理由拒绝只好上前扶起他,硬着头皮说道“但说无妨”  

这套繁文缛节弄得自己怪别扭的。  

“此天灾对我3000宗众真是无妄,若因我赵使君枉死,自然心中万分愧疚,还请二少爷救他们于水火”  

这事儿不能不答应,太他妈正义了。  

“只是我如何营救我可不是鬼剑翔的对手”  

“二少爷这么说可就不厚道了,那鬼剑翔定然与你相识,你要走他怎么敢拦着,只需你回到津门,到津驿客栈,找到我宗之人,让他们全都偃旗而归,帮我解散宗门即可,这个忙不会不帮吧”  

“解散宗门这么大的事,只怕我一个外人去说不好吧,再说有谁会信我说的话呢赵使君若想走,这里的守卫又有谁能拦得住你”  

在一哲看来,赵使君不过是贪图即将到来的富贵地位。  

“赵某走固然容易,但在这的十几个兄弟,又有谁保护,掌门远走,他们都少不了皮肉之苦甚至丢了性命”  

这个理由还真无法辩驳。  

赵使君从怀中掏出一个黑玉扳指,这是我宗信物,见物如见人,你带上此物,全宗自然听从号令。  

一哲接过手里看看,通体黑透圆润,放在手中寒冰如雪,又望望众人。  

目光在田真身上停下,心中又有不舍,明天必然是一场恶战,自己不想让田真有任何闪失。  

这种亲切的情愫不知从何而来,没见过几面,而且田真也有能力保护自己。  

“何必费此周章”一哲掏出了自己的同心镯。  

这是在初探灵机监的时候汪定北所赠,一哲和小雨各持一个,互相可以传音使用。  

众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只听一哲对着小手镯问到“在吗,小雨在吗”  

小手镯在小雨胳膊上震动起来,  

一哲这边只听小手镯里传来小雨的声音“啊,一哲哥,哈哈哈,今天怎么想起来跟我说话啦”  

这话其实应该一哲问小雨,怎么这么多天都没想起来跟自己说话。  

小雨这几天和汪天涯在一起,倒好像都忘了一哲这样。  

“我有急事,你现在去津驿客栈,找到一身皂衣,衣服上有圣拳宗字样的人,把同心镯给他,说他们宗主有话说,快去”  

“就这事儿啊,这是让我跑腿传话呢,有什么好处没”  

“事情紧急,回去再好好谢你好不好”  

“喂,你不关心我也就罢了,咱们的儿子你也不关心啊”  

“咱们的儿子”一哲满脑子问号,突然想明白了。他指的是中了返老还童副作用的汪天涯。  

“我身边还有别人,这个事回来再说吧”这件事极其隐秘,当然不能被外人知道。  

童小雨这也才意识起来,还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碍于尴尬,一哲没奈何的说“等你找到圣拳宗的人再呼叫我吧”便草草结束了通话。  

先是同心锁,又是儿子,大家全听在耳朵里。  

“有了老婆孩子还遮遮掩掩,在外面寻欢,到处风流”赵珞竹很直接的一个大白眼。  

“不是,你们听我解释”。。虽然说的事你们,但一哲其实只在乎田真的看法,也只想跟田真一人解释。  

可田真却说“这是二少爷的家事,不需要对我们解释”。  

其实也未必不是好事,误会终归是误会,早晚有一点会真相大白。  

而田真的态度,倒显得有点暧昧了。明明一哲要对大家解释,倒是田真说不需要。  

想明白这一层,一哲倒有点高兴了。  

也不用再瞎编什么,领养啊,什么一厢情愿啊什么的劳什子,那就不解释了吧。  

过了不会儿,同心镯震动起来。  

传来小雨的声音“找到一个你说的穿圣拳宗衣服的人。”  

“你叫他说话。”一哲说着把同心镯给到了赵使君。  

那人疑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