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赐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bbiquge,问剑!  

呼啸狂风陡然迟滞,翻涌乌云静止不动,世间所有声音仿佛消失了一般,陷入静谧。  

马首、蛇身、鱼鳞、狮鬃、鹰爪...  

青色苍龙从云层中缓缓探首,张开那血盆大口,直至数息过后,混杂着腥气的疾风骤雨再次刮来,众人才后知后觉地听见悠长龙吼与自身的剧烈耳鸣声。  

龙爪凌空挥下,径直凿向紫辰殿。  

禁制绽放光亮,竭力支撑,仍不免裂开道道缝隙,如琉璃器皿般渐趋破碎。  

“护送太子先走!”  

燕鳞爆喝一声,就要拽着李嗣向大殿后方冲去。  

李嗣没有被拽动,依旧站在原地。此时再逃已经来不及了,青色龙爪挖穿了禁制,顺势向下,推开了宫殿穹顶。  

就算他能走,其余的皇子皇女也没可能走脱。  

只剩下一条途径。  

李嗣左手抄起蹀躞腰带上系着的一块墨玉,右手拔出金镶玉匕首,狠狠扎向玉佩。  

嗡——  

在匕首尖锋划过玉佩的瞬间,一股沛然而莫之能御的力量自墨玉中迸发而出,化为轻风横扫过整座大殿。  

伴随着轰然巨响,龙爪被高高弹起,坠回乌云。漆黑天穹中也传来了吃痛龙吼。  

李嗣笔直站立,手中墨玉不断催发出轻盈微风。  

熟悉的气息。来自连玄霄的气息。  

燕鳞怔了一会,立刻明悟过来。这块玉佩显然是山长的遗赠,由虞帝留给太子,作为离京期间最后的防身手段。  

“连玄霄?...”  

公荆皓面容扭曲,“死得不能再死的老鬼,还阴魂不散!”  

“咳咳——”  

暨学真剧烈咳嗽着,手中那块青瓦,或者说龙鳞,已然湮灭殆尽。  

他当即伸手按着断裂的左肩,衣袖里飞出大量念线,扎进肩膀断面,极为粗暴地绑住血管,强行止住血流。  

“上天履渊,纵横无方,方为临渊。”  

脸色惨白的暨学真死死盯着那道萦绕不散的清风,幽幽道:“整个虞国,恐怕都找不到一个能破开玉佩防护的修士吧?难怪太子你有恃无恐。  

不过,这玉佩也必然有其限制。或是时间有限,或是范围有限,否则你早就带人去探查皇城情况、尝试恢复长安禁制了。”  

李嗣手执墨玉,一言不发,心中不断计算双方实力对比。  

暨学真说中了,山长留下的这块玉佩,持续时间大约两刻钟,在此期间能消弭所有指向持有者的念器、符箓、剑意,乃至不可名状的邪法诅咒。  

临渊境之下的所有攻击,都无法穿透墨玉防护。  

如果此刻,李嗣将玉佩交给何司平,或者任衅、裴静,后者能否抢先杀死公荆皓与暨学真等人,乃至...屠龙。  

“情况不对。”  

一旁的何司平凝望着那头苍龙,突然间脸色微变,出言提醒道。  

不止是何司平,裴静等人也发现了异样。  

苍龙头顶的鹿角不断生长,颜色趋黑,滴落腐臭污水,且龙背上的鬃毛,也开始逸散出和地上昊天信众一样的光尘。  

‘有角曰龙,无角曰虬。龙角大小象征着龙属寿元,每百岁长高三尺,不可能凭空增生。’  

存在即合理,裴静不去纠结为什么被早就认为已经灭亡的龙类会再次出现,只是回想着先前为完成学宫百兽学论文而阅读的种种资料,想到了一种可能,  

‘除非,它也和那些昊天信众一样,吞服了湛泉之水,以燃烧神魂为代价,透支潜能...’  

那些没在学宫上过一天学、昊天典籍入脑的凡人信众,都能在湛泉激发下,短暂拥有与修士抗衡的能力,  

一头行走于世的龙属,又会在饮下湛泉水后,变成什么?  

“戊戌、乙丑、丁未、甲子。”  

暨学真疾速道出一串由干支历组成的生辰八字,高举独臂,手掌大张,“请龙君回首,断之死炁。”  

听到老者呼嚎,那头苍龙陡然回首,漆黑一片的龙眼望向广场某处。  

正忙于斩杀着昊天信众、无暇他顾的任衅,下意识地抬起头,正对上苍龙眼眸。  

倏——  

一条血线,凭空出现在任衅脖颈,并从颈后透出。  

任衅的眼神满是迷惘茫然,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混杂着血污与汗水的头颅便从脖颈上掉落,砸在地上。  

那串文字,正是他的生辰。  

“庚子、己丑、癸未、甲子。”  

暨学真望向前方,再次高呼,“请龙君回首,断之死炁!”  

那位被报到生辰的金吾卫脸色狂变,一记剑舞逼退围上来的昊天信众,同时脚下生风,电光石火间遁出十余丈,飞向宫殿。  

然而,还是迟了。  

苍龙视线扫过,人头毫无波澜落地。  

接着是第三人、第四人。  

说是龙族言灵也好,诅咒也罢,金吾卫们被报出生辰,人头逐一落地,而戴着斗笠、遮挡面容的监学部修士亦难以幸免。  

暨学真曾在长安城昊天观观主的位置上待了三十多年,相当于看着好几代长安权贵、虞国修士长大,并且他过去也以博闻强记、过目不忘而闻名。  

暗中搜集信息、记下虞国修士们的生辰八字,不算困难。  

裴静只觉冷血上涌,遍体生寒。他过去也曾数次直面生死困局,能接受自己力有未逮,被敌人斩杀,却不能接受像这般毫无尊严、毫无反抗余地,被处死。他宁愿死在冲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