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言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通迟尺虫电话过于莫名其妙,  

李昂以维持城中治安为理由,让城里的监学部成员保持警惕,  

自己则暗中派遣墨丝分身,彻夜蹲守在远安坊以及周围坊市,重点关注电话中所说的那颗大柳树。  

待到辰正时刻,一个穿着破烂的乞丐,一手拿着用油纸包的烤饼,一手拎着个方形的包裹,晃晃悠悠地走到大柳树下,随手将包裹丢进柳树的树洞里。  

‘...是通过普通人投递的么?’  

位于太守府的李昂眉头微皱,让变化成人形的墨丝分身走出去,拦住那个乞丐,拿出五十文钱,询问对方是谁吩咐他这么做的。  

得到的回答并不让李昂意外。  

昨天夜里,躺在桥洞地下的乞丐,突然被两名戴着口罩的壮汉叫醒。  

那两人给了乞丐一贯钱,并给他一个包裹,让他在今天这个时候,将包裹投递到远安坊大柳树处。  

如果乞丐没有照做,或者私自提前打开了包裹,  

那么他们就会找上门来算账。  

李昂思索片刻,操控墨丝分身问道:“...那两名壮汉,有什么特征么?比如头发,纹身,疤痕之类。”  

“我没看清,”  

乞丐摇了摇头,“天太黑了,只觉得那俩人说话怪怪的,不像虞国人。”  

“这样啊。”  

李昂稍有些失望,信息太少,推测不出什么来。他将五十文钱随便递给乞丐,挥手示意对方可以离开,  

没想到乞丐还是站在原地,满脸谄媚讨好。  

墨丝分身皱眉道:“还有什么事?”  

乞丐谄媚道:“那两人说,如果我把包裹送到后,有人把我拦下,那就向他再要十贯钱的尾款报酬。”  

“呵。”  

李昂笑了下,从怀里拿出一锭金块,在乞丐瞪直的视线中,掐下一小块,随手丢给对方。  

乞丐咬住油饼,双手接住一小块金粒,千恩万谢地点头哈腰,快步抛开。  

李昂一边让其他墨丝暗中追上乞丐,继续监视,  

一边控制墨丝分身走向柳树,从树洞里取出包裹。  

包裹入手颇沉,摇晃时能听见里面东西晃动的响声。  

李昂让墨丝分身带着包裹,一路来到僻静无人处,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个贴有封条的木盒。  

他撕下封条,打开木盒,盒子里装着本书籍。  

“《疫鬼符图录》?”  

李昂诧异地挑起眉梢,这本书装订朴素,没有作者成书年代等信息,很像是私人私自刊印,  

书中内容详细记录了疫鬼符的来龙去脉不同疾病所对应的不同疫鬼符,以及如何用相应符箓反制。  

越是翻阅,墨丝分身的眉头就越是紧皱。  

他之前通过迟尺虫联系过学宫,确认就算是学宫里,也没有如此详尽的疫鬼符资料。  

特别是书中有关鼠疫的疫鬼符的部分,简直就像发明者亲自写出来的一样。  

“王氏族人称,疫鬼符是由昭冥司徒豸,在被抓前发明,并由现在司徒豸的弟子,雨世寄来的。  

这本书内容如此详细,怕不是司徒豸本人所写。  

结合昨天迟尺虫通讯里的对话,难道这本书,是掠走了司徒豸的势力寄来的?  

但是,他们出于什么目的?  

有了这本书,等下次昭冥用疫鬼符再搞事时,虞国至少能有反制手段...”  

墨丝分身搓了搓下巴,实在想不通原因,只能收起书本,遁入地下。  

十八天后,随着第二批被链霉素治愈的鼠疫病患,离开隔离病坊,太原府终于松开了封城的口子,恢复了与其他州府的交通。  

各地病坊,根据李昂寄去的链霉菌孢子,在兢兢业业地生产着链霉素,相信这次鼠疫很快就会彻底过去。  

完成了使命的李昂,与李乐菱邱枫等人一起乘坐机车返回长安,面圣接受嘉奖。  

所有在鼠疫灾情中出过力者,根据贡献,或是封爵,或是赏赐,或是升迁。  

所有不幸逝世受伤的医护人员士卒衙役,他们的家属亲人,未来七十年里,每年都能得到官府的补助。  

这笔钱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太原王氏的赔偿,  

李昂会专门盯着这笔款项,保证都能下发到每个家庭,以防止有人贪污腐败,凭空漂没掉。  

至于那位太原府太守,  

他有苦劳是事实,对太原官府腐败现象无能为力也是事实。  

考虑到李乐菱在太守府里差点罹患鼠疫死去,气头上的虞帝直接贬了这个太守的官,让他滚去下县堪磨。  

至于堪磨多久,全看虞帝心情了。  

待到赏罚尘埃落定,李昂也找了个机会,将那本《疫鬼符图录》,交给了学宫祭酒陈丹丘。  

并说出了他的猜测。  

陈丹丘对于突然蹦出来的第三方势力也疑惑不解,考虑良久后,让李昂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  

他会让学宫博士秘密研究《疫鬼符图录》,以提防未来昭冥的再次袭击,  

并让监学部修士去调查司徒豸的去向。  

至于李昂自己,他心情愉悦地搭乘马车,返回了金城坊宅邸,一掌推开大门,大喊道:“我回来啦!”  

“少爷!”  

坐在大厅里写着什么东西的柴柴兴奋地蹦了起来,小跑过来蹦进李昂的怀里,随后就伸手扒向李昂背着的包裹。  

“别一上来就动手动脚好么?”  

李昂翻了个白眼,却还是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他从太原府带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