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火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按照学宫最喜欢的说法,权利与责任相对应。”  

老僧说道:“学宫接受整个虞国的供养,因此学宫弟子必须为了虞国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可另一方面,虞国朝廷收取百姓税收,却没能保护好后者。  

高官显贵脑满肠肥的同时,贫民百姓依旧活在苦厄艰险当中。”  

鉴泉视线扫过街头的邢州市民,澹澹道:“许多宗门、魔教,都声称能给信徒以幸福,这种幸福是建立在欺骗、压榨,乃至他人的不幸之上的。  

而我不同,六道轮回之术,能给绝望者以真正的解脱。从无间地狱中解脱。  

如果你试图阻止我的话,不妨先想一想,以何种立场?  

虞国朝廷不重视这些人,视其为可以随意对待愚弄的猪狗。  

士子书生不关心这些人,只醉心于自己一方世界里的风花雪月。  

现在我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拯救这群被虞国抛弃、践踏、压榨之人,  

身为学宫弟子,难道应当在这时候站出来阻挡我,  

告诉这群百姓,让他们循规蹈矩,乖乖回去,继续过自己看不见天日的生活?”  

鉴泉毕竟是高僧大德,辩经争论的功力无比深厚,令隋奕没有反驳的能力。  

wucuoxs/62714/《剑来》  

李昂陷入沉默,他知道鉴泉在一定程度上所言非虚,虞国朝廷中确实有许多官员,在内心深处将百姓视为猪狗,可以随意压榨、欺骗、愚弄、牺牲,为自己谋取私利。  

李昂内心的道德,也让他决然无法说出“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之类斥责百姓的话。  

他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理清思绪,沉声说道:“但你应当给人以选择的权利。  

邢州城八十万百姓当中,也有许多对于当前生活较为满意,不愿意投入轮回者。  

你强行要掠走他们的魂魄,声称要度化他们,又何尝不是种压迫?  

其次,你也无法证明,六道轮回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给人以醒悟解脱,让人进入永恒的平安喜乐。”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鉴泉的计划,就像一个黑箱。  

从外界根本无法得知箱子里面发生了什么、处于什么状态。  

也许魂魄真的能在其中度化超脱,  

也许里面不比现实世界好多少,也许更糟——比如一片虚无死寂。  

人死如灯灭。  

鉴泉无法证明六道轮回之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自然无法说服李昂。  

何况,就算证明了六道轮回术切实可行,  

虞国、学宫乃至太皞山也绝对不会同意。  

试想一下,如果六道幻境真的无比幸福,天下百姓都会趋之若鹜,  

再也没人愿意好好生活,都巴不得提前舍弃肉身,进入六道幻境中,安享清福。  

这会摧毁文明的根基,是任何一个国家、教派都无法容忍的。  

“我确实无法证明。”  

鉴泉摇了摇头,双手结成说法印,坦然道:“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现场气氛再一次压抑起来,李昂手捏连接着地下的念线,沉默无言。隋奕握紧剑柄,到肩膀处的头发欲燃未燃。  

踏踏踏——  

从刚才一直响着的脚步声渐渐停歇,邢州百姓已经聚集到了一起。  

所有人面带微笑,表情沉迷,聆听着影魔发出的缥缈佛音。  

“抱歉。”  

鉴泉突然说道。  

李昂眉头一皱,“抱歉什么?”  

“这对我很重要,我不能冒计划失败的风险。”  

鉴泉平静道:“我不知道你最后会不会引爆符箓,所以,我先动了手。”  

话音未落,李昂已经察觉到了异常。  

周围景象如沙尘般徐徐消散,他身旁的隋奕,乃至街道上的邢州百姓,尽数化为飞沙。  

视线中,只剩下鉴泉,以及无比空旷的白色空间。  

幻境。  

李昂心底一沉,自己在不知不觉间,被鉴泉拉入了幻境当中。  

是什么时候中的招?刚才鉴泉摆出说法印的时候?还是更早?  

来不及仔细回忆,鉴泉所在方位升起一座座恢弘庞大的琉璃宝刹,天上布满灿烂佛光,地上生成片片莲花,  

一尊尊佛陀、菩萨、罗汉,架着祥云飘来,如洪钟大吕般的佛音震荡着李昂的耳膜。  

这边是鉴泉所构造的幻境。  

“其实,今天我有无数机会,下手杀死你。”  

站在莲台之中的鉴泉,平静说道:“你毕竟还是太弱小了,哪怕在学宫学了三年,哪怕身上携带了几件异宝,也发挥不出全力。  

但我没有。我仍想着说服你。  

毕竟你是闻名于天下的小药王神,真真切切地为百姓做了无数好事。远比那些脑满肠肥之辈高尚。”  

“所以我又一次借了我自己名声的光?”  

李昂挠了挠头,这里真的是幻境,他随身携带的万灵书没有反应。  

“可以这么说。”  

鉴泉点头道:“现在我提供你两种选择,一是安安静静留在这里,等到我完成六道轮回之术,就放你和你师姐安然无恙离去。”  

“第二种呢?”  

“成为最后的人间道人选。”  

鉴泉语气依旧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昂沉默片刻,突然抬头说道:“在内心深处,我相信你说的有些道理。世如火宅,众生皆苦。让所有人获得幸福,绝难实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