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百七十五章 君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能再犹豫了。  

裴静眼眸中闪过一丝狠厉,手指剑诀缓缓划动,腰侧剑鞘中的沧海剑默默积蓄剑意,气机锁定了前方的绛公服新郎。  

迎亲对诗很像一种仪式,一旦仪式完成,发生什么都不好说,  

孙新知、万老、何繁霜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气机齐齐锁定住了绛公服新郎。  

盲目攻击一个不知底细、种类,很可能要比己方更加强大的异类,是绝对的作死行为。  

以学宫教导的处理方式,这个时候应该撤退到安全地方,躲藏并观察,  

必要时甚至需要牺牲他人,来获取情报,弄清楚异类的“规则”是什么。  

但无论是身为学宫弟子、自觉有义务救助虞国百姓的何繁霜。  

还是亲弟弟就在车厢中坐着的裴静,  

亦或者身为镇抚司判官的孙新知,  

都不可能连尝试都不尝试,直接放弃抵抗,丢下满车人先行逃离。  

“并是国中窈窕,明解书章。有疑即问,怎惜时光...”  

绛公服新郎仿佛没有感觉到敌意一般,依旧坐在马背上,保持微笑。  

正当他话音落下,准备开口,而裴静等人即将攻击之时,  

李昂前踏一步,朗声道:“立客难发谴,展褥铺锦床——”  

这句话是对诗中的下一句,是女方家属对男方的客套之语,  

李昂声音洪亮,双眼死死盯住绛公服新郎。  

对方,闭上了嘴巴,微笑着聆听着对诗。  

有效!  

裴静与万老对视一眼,心底一震之余,瞬间明白了李昂的做法。  

异类的行动,往往遵循某种规则,  

对方开口自顾自念诵迎亲对诗,是在己方没有回答的情况下,  

如果己方也跟着念诵迎亲对诗,配合仪式,那么就能拖住对方!  

李昂心底松了一口气,立刻拉长声音,放大字与字之间的间隔,“请——君——”  

迎亲的流程格外复杂,这首诗的一问一答还要持续很久,  

李昂见绛公服新郎依旧站在原地,没有反应,  

立刻放宽心,抑扬顿挫地念着“君”字,迟迟不肯收尾,并转过头,朝何繁霜用力摆了摆手。  

“李昂暂时把他们拖住了。”  

何繁霜会意,轻声道:“把人撤走,趁现在。”  

万老沉默转身,再次释放念力,暴力开启走道两侧所有房门,将所有人移了出来。  

并从衣袖中,射出十数根念线,  

蜿蜒急速地穿过所有乘客周身的衣服,将他们如同糖葫芦一般串联起来。  

乘客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尖叫哭泣個不停,还以为万老要害他们性命。  

“别哭了!继续摇手上的昊天铃,不准停!”  

一名裴家的护卫,将裴七郎护在身后,厉声喝止乘客乱糟糟的哭声,  

另一人则冲到列车末尾,一脚踹出,将本就因撞击而松松垮垮的后车门远远踹飞出去,自己跳下列车,踩在铁轨中间的碎石地上。  

列车车轮依旧被无数双苍白手臂牢牢抓住,好消息是那些手臂似乎没有进一步动作,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眼看李昂还在摇头晃脑地念着迎亲对诗,拖延时间,  

万老深吸了一口气,身形轻飘而起,飞过列车走道,托举着如同糖葫芦一般的乘客们,准备飞离车厢。  

“嗯?!”  

就在万老即将带着所有乘客,以及裴七郎飞离此处之际,  

他却看见那个先行跳下车的裴家护卫,身形颤抖战栗,脸上源源不断沁出冷汗,像是看见了什么极为恐怖诡异的东西一般,表情扭曲变形。  

“嗬嗬——”  

裴家护卫的喉咙中发出艰难喘息声,  

在众人惊惧目光中,他的衣服迅速变色,  

竟然从灰褐袍衫,变成了暗红色绛公服,上面绣着鸾衔长绶的图案。  

他身下凭空出现一匹死气沉沉、没有呼吸的高头大马,  

而他的脸,也在急速变化,变得和那位新郎——油头粉面,长相英俊,嘴角带笑。  

就这么站在铁轨中间,微笑看着万老。周身没有一丝一毫灵气波动。  

万老瞬间止住向前飞行的动作,下方那些被他拖着走的乘客们,受到惯性作用,变成了滚地葫芦,撞在车厢墙上、地上,连声痛呼。  

这一撞,也中断了他们手中的昊天铃声,  

最靠近车厢出口的几名乘客,衣角颜色立刻开始飞快变化,向着暗红色转换。  

万老哪敢停留,迅速释放念力,将众人拖离列车出口,并以念力捡起满地昊天铃,继续摇个不停。  

迎亲队伍,不想放他们离开!  

万老表情几度变化,那个变化为第二个新郎的护卫,是裴家家仆——世家大族的家仆可不是什么没有人权的低贱下人,  

其父母,祖父母,乃至再往前的几代,都是裴家亲信。  

所有家庭成员也均依附着河东裴氏这颗参天大树,忠诚无可置疑,从小开始就磨炼筋骨,学习武艺,以保护裴家为天职。  

哪怕放眼整个虞国所有军队,这些护卫都算得上百战悍卒,身上软甲,手中符刀,  

周身血气足以屏退低阶邪祟。  

然而这样的人,居然连哼都没有哼一声,便死于非命,  

甚至万老都没看清死亡的过程。  

“新娘!”  

镇抚司判官孙新知疾声道:“迎亲仪式的主人公很可能是哪一位新娘,你们有谁认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