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湍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地下深处,沙土翻涌。  

无数墨色丝线,凝结成钻头形状,向前钻行。  

很快,前方土壤的湿气越来越重,  

墨丝冲出岩层,遁入河流,沿着河水逆流而上,最终进入了太湖。  

沙——  

伴随着湖水荡漾,墨丝迅速变形,重新构筑成黑鱼外形。  

鱼头,鱼身,鱼尾,栩栩如生,  

甚至连黑鱼体表蟒蛇般的花纹,都用暗金色丝线模拟了出来——墨丝整体的暗金化进度,已经接近百分之四十,只需要再吞噬三百两左右的珍奇金属,就能完全变为暗金色。  

庞大黑鱼的出现,令湖底的鱼虾蟹类,下意识地游远躲避,  

而黑鱼则甩动鱼尾,以一副懒洋洋的姿态,向前游去。  

血吸虫,好多...  

无数血吸虫尾蚴正在湖水中四处蹿行,  

寻找着可寄生的对象,准备用体表尖刺撕开对方的皮肤。  

要不是鱼鳞过于坚固,  

这些尾蚴恐怕已经钻入了鱼身。  

茫茫湖水,  

简直就像是一锅纳垢浓汤。。  

如果有办法在不伤害到水利、农业的情况下,  

能直接剿灭掉寄生虫,那该多好...  

在学宫最疯狂的预案中,  

甚至想过先用大规模的腐蚀术法,破坏掉太湖流域,  

再用相反的法术,  

解除腐蚀效果。  

这个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能够灭杀掉所有钉螺,但腐蚀效果会持续五到十年,整个太湖水系的生态环境完全解体不说,  

江南东道的民生也会随之崩溃,产生数以百万计的难民。  

更别说改造地势,引海水倒灌,直接淹没太湖水系,  

以海水灭杀钉螺了——海水会残留在土壤表面,  

将土地盐碱化...  

“嗯?”  

游曳中的黑鱼突然一顿,体表那些无比纤细的丝线,  

能清晰感觉到水流中的细微变化。  

血吸虫的数量...变多了?  

并非错觉,  

随着鱼身向前游去,  

水体中的血吸虫尾蚴数量有了微妙的上升。  

这种变化,就算是高阶修士也很难察觉,  

恐怕也只有全身上下都是感应器的墨丝,  

能够迅速发现。  

‘越往湖心,尾蚴的数量越多...’  

怎么会这样?  

要知道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是水陆两栖的动物。  

其幼体喜欢生活在水中,而成体更喜欢待在水线以上的潮湿草丛。  

也就是说,钉螺在湖泊沿岸的数量,  

会更多一些。  

怎么反而湖心方向,  

会有更多的血吸虫尾蚴?  

疑窦顿生,黑鱼加速甩尾,  

贴着湖底无声前行。  

噼里啪啦——  

尾蚴数量越来越多,  

以至于随着水流击打在鱼鳞表面,  

发出密集而轻微的响声。  

终于,  

在血吸虫数量达到临界点时,黑鱼停了下来。  

那是...光?  

月光照耀不到的深水湖心处,散发着黯淡光芒。  

那是一颗巨大的球形物体。  

其直径十米有余,外表遍布螺旋状图案,每个螺旋中间都有一个孔洞。  

具体材质难辨,既像是陶瓷,又像是石头,还像某种僵化干瘪的生物尸体。  

“呲——”  

巨大球体像是呼吸一般,用体表孔洞吞吐着湖水,  

在每次呼吸的间隙,  

球体本身都会散发出微弱的、淡蓝色荧光。  

而在球体下方,  

一老一少,正站在湖底交谈着什么。  

他们身边笼罩着一层空泡,  

应该是避水符的效果。  

“...老师,  

苏州病坊已经开始将酒石药,分发到各乡镇了。用药的病患会发热难受,但体内的血吸虫确实会被灭杀掉很大一部分。”  

“无关紧要了。”  

司徒豸微笑道:“我们的目的已经达成,  

所谓的酒石药,反而更能拖累虞国国力——  

活着的重症病患,没有力气下地劳作,需要有人照顾,会持续消耗粮食、人力与物资,  

而埋葬死人,只需要准备一副棺材。”  

他抬起头,看着上方那颗巨大球体,笑道:“再过三天。  

三天之后,这颗疰蛊妖,就会释放出足够的蛊虫,达到临界点。  

任凭学宫、虞国花再大的力气,  

也不可能根除掉太湖蛊毒。  

在此之后,  

每隔二十年,  

水毒蛊就会大规模爆发一次,糜烂于江南的东、西两道。  

既能拖累虞国国力,  

又不至于将虞国彻底击垮。”  

“可是,  

雨世眉头微皱道:“昭冥给我们的要求是击溃虞国。要是被他们发现,  

我们刻意留手....”  

“别在意昭冥怎么想。”  

司徒豸摇头道:“我们和他们是合作关系。  

我加入昭冥,也只是为了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罢了。  

要记住,你先是巴门尼德隐修会的最后一代弟子,再是昭冥的成员。”  

昭冥?!  

极远处的黑鱼,尽可能隐匿着自身气息,  

同时利用墨丝的探测能力,根据远方二人的口型,推测着他们谈话的内容。  

先是君迁子,再是这两人。  

如果他们是昭冥成员,那为什么在长安的时候,知道自己要来苏州的鸦九没有提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