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青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首先,要从卓文柏一家说起。”  

李昂看向关安雁,微笑道:“还记得当时我们在卓文柏家,他们夫妇为了招待我们,而特地烹饪的黑鱼么?”  

“嗯。”  

关安雁自然记得,当时李昂是如何一口气吃掉一整盆鱼的。  

“在吃掉了那盆黑鱼的不久之后,我看见了画中女子的模糊样貌。”  

李昂从怀中拿出了那张画纸,刻意隐去了墨丝分身拥有反刍能力,看见样貌其实是反刍再咀嚼后的事实。  

“当时我就有点奇怪,按照卓文柏夫妇的说法,栖水神才是黑鱼的源头,吃下黑鱼后,看到的影像,应该是栖水庙里的青年栖水神才对。为什么会是女子?  

难道说是栖水神变成的七淮娘娘?”  

李昂说道:“在民俗领域,神明由男变女,或者女变男的案例,并非没有。  

比如虞朝以前,观世音菩萨大多为男相,  

《华严经》有云:勇猛丈夫观世音。  

直至虞国建立后,妙善公主的传说流传开来,观世便渐渐变为女相。  

但在七淮娘娘的传说中,却完全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描写。  

七淮娘娘就是一个凭空出现的神明,与栖水神并无民俗信仰角度的传承、演变关系。  

所以,栖水神与七淮娘娘,独立存在。”  

李昂收起画纸,淡淡道:“这是第一个疑点。  

而第二个疑点,则是栖水村祠堂中,那本记录可疑的族谱,以及坟山上状况不一的棺材。  

栖水村族谱中,建村后的前八十年里,没有任何一个村民超过七十五岁。  

而坟山上,建村八十年内的棺材中,也全都空空荡荡,没有任何一具尸首。  

很奇怪不是么?栖水村村民虽然来自河东道各地,家乡不同,但都有着入土为安的观念。  

哪怕条件困难,也不会让先人埋尸荒野,等有钱了再设个衣冠冢之类。  

所以,尸体都去了哪里?”  

他扫了眼眉头皱起的其他人,继续说道:“而第三个疑点,则是这个。”  

他从怀中拿出了另一张纸,纸上画着许多线条蜿蜒的文字。  

“契文?”  

嵇星望一眼就认出了文字类型,李昂手中纸条上的文字,是甲骨文,而且内容和他在石碑上看到的一样,甚至还更加详细。  

“甲午卜贞勿佳今日用...”  

嵇星望逐字解读着上面内容,突然卡壳停止,震惊地望着“用”后面的那个字,“...羌。”  

“羌?”  

玉书生眉头皱起,他当然知道羌是什么意思。商国四面八方都有其他民族形成的部落、国家。  

北有鬼方,南有虎方,东有夷方,西有羌方。战争从未停止过。  

但“用羌”?  

这是什么意思。  

“羌在契文中,有着许多写法和异体字。比如在人形“羌”字的脖子部位,加手字形,表示擒获羌人。  

在颈部加绳子捆绑,加石锁,表示用绳子和石锁囚禁羌人。  

还有用绳子,加火的字形,表示...”  

“燎祭。”  

嵇星望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礼记·表记》有云,殷人尊神,率民以神事,先鬼以后礼。  

商人尤其注重战争与祭祀,每逢大事就需要向天地、祖先、鬼神占卜。  

为了让数量如天上繁星般的鬼神们满意,他们在占卜上消耗了大量物资,有牲畜、青铜器、玉石、陶器,还有奴隶、战俘与蛮夷。”  

“没错。”  

李昂点头道:“商代的祭,堪称极度残忍与暴虐。他们视奴隶与蛮夷为猪狗,甚至不如家畜、  

杀死奴隶、蛮夷,就跟呼吸睡觉一样,是一件极为普通正常的事情。  

用羌,用羌,  

杀死羌人,跟使用一件消耗品般稀松平常。”  

玉书生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突然想到,在用羌后面,还跟了一个代表蒸煮的胹字。  

“这些文字,是我潜入湖底后,在湖底岩层中的一片甲骨上,摘抄下来的。”  

李昂说道:“湖底部除了有更多黑鱼之外,还有一处曲折凹腔。  

凹腔之中,放置着一件巨型的青铜器,甗。  

那应该是一件上古异化物,同时也是栖水村一切的根源。”  

“你能潜入到湖底?”  

王黎年的语气终于有了一丝变化,“这不可能,栖水湖的湖水充满怨念憎恨,就算是巡云境修士做好万全准备,也不可能一路潜游至湖底...”  

说着说着他突然卡住。按照太原王氏那位在长安鬼市的联络人的说法,路飞很可能是前隋海盗宗门九首虺蜮的继承者,  

拥有某种特殊的避水功法也不算特别奇怪。  

“呵呵。”  

李昂不会去和对方解释墨丝分身的特殊之处,微微一笑,让对方自行脑补。  

余永忍不住问道:“甗是什么...”  

“那是一种商代的青铜炊具,作为礼器一直流传至汉代。你如果去那些钟鸣鼎食之家去找,说不定还能找到。”  

嵇星望幽幽道:“甗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个圆形的桶,用来盛放食物,称为甑;  

甑底是有穿孔的板子,称为箅;  

箅下方下部是用来支撑容器的高足,称为鬲。  

使用时,在鬲的下方放置木柴并点燃。鬲的水形成蒸汽,通过有孔洞的箅,一路上升,加温甑的部分,从而蒸熟食物。”  

“没错。”  

李昂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