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血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磺胺?  

那能治疗葡萄状球菌与链状球菌所引起的诸多疾病,比如肺炎、丹毒、产褥热和各种炎症。  

但是需要以乙酰苯胺或苯氨基甲酸甲酯作为原料。  

万古霉素?  

这种名字不明觉厉的抗生素号称“超级抗生素”、“抗击感染的最后防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作用强,对白喉杆菌等也相当有效。  

但最早来源于婆罗洲丛林深处的土壤,是东方拟无枝酸菌的产物。  

青霉素?  

这倒是有那么一丝可行性,但青霉是个庞大家族,只有点青霉和黄青霉等才能提取,且需要选育,后续制取出的产物的提纯也是个问题。  

直接给人使用,说不好是在救人还是在杀人。  

难道要硬着头皮上?时间够么?  

回到金城坊宅邸后,李昂还在想着这这件事情,坐在庭院里望天思索。  

柴柴看到他紧皱眉头的模样,悄悄回房间里拿了件厚实袍子出来,披在李昂肩膀上。  

“你说...”  

李昂凝望着孤悬于夜幕中的明月,轻声道:“人为什么活着。”  

柴柴眨了眨眼睛,不暇思索地回答道:“吃饭。”  

“哈,”  

李昂笑道:“不,我说的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归根结底,活着是为了什么。”  

柴柴思索片刻,认真道:“为了吃下一顿饭。”  

“吃饭是活着的手段...”  

“可吃饭多有意思啊,不知道下一顿饭会有什么配菜,不知道配菜入口的滋味会是怎样,不知道煮饭的米是饱满还是干瘪。  

大米,糯米,黑米,高粱米...  

蒸菜,炒菜,炖菜,炸菜,煮菜,糕点,水果,零食...”  

柴柴表情认真,掰着手指头数道,“我在洢州的时候就想过了,假设从现在开始我能活到七十岁,也就是差不多两万天,  

一天吃一种美食,都不一定能吃遍。”  

李昂笑着问道:“那现在吃了多少种美食?”  

“差不多一千种?”  

柴柴想了想说道:“嗯...长安的菜肴、水果、糕点比洢州多多了,这点还蛮好的。”  

“嗯?”  

李昂注意到了柴柴脸上的表情,问道:“长安城其他方面不好?来长安不开心么?”  

“唔...”  

柴柴抿了抿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长安都很好啊,胭脂水粉更多,人也友善。  

就是比起在洢州,  

跟少爷在一起的时间少了。”  

“...抱歉。”  

李昂眨眨眼睛,轻轻揉了下柴翠翘的手掌。  

“没关系的,我就是随口一说。”  

柴柴连忙微红着脸摆手道,“少爷是要干大事的人,每天回家我就很开心了。  

我最近跟长安城那些夫人小姐出去逛街游玩的时候,感觉她们变得真正尊重起我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巴结讨好。  

她们说,少爷你发明的助产钳,已经救了好多好多妇女、婴孩的性命。  

就算是千百年后,世人也要念你的好。”  

“...是么。”  

李昂抬头凝望当空明月,嘴唇微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站起。  

说过能重新修炼,就能重新修炼。  

说过能考上学宫,就考上学宫。  

说过要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样就能够做到。  

抗菌药?  

做定了。  

次日清晨,当李昂来到学宫时,愕然发现锻造工坊嘈杂震天,  

大量的学宫博士、教习,在锻造工坊外面等着玻璃片、针筒这些工具被生产出来。  

有些博士等得不耐烦了,直接用念力操控锻造台,制作起针筒来。  

“日升你来了啊。”  

苏冯博士抱着一盒新鲜出炉的玻璃试管,笑呵呵地走了过来,打了声招呼。他的头发乱糟糟的,看起来比平时更不修边幅。  

“苏冯博士你这是...”  

“昨晚在专利所的床上睡了一夜。”  

苏冯说道:“你说的那个血型分类理论实在太有意思了。  

人血型如果可以分为四种,那这四种血型又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比如性别、民族、出身地点等条件不同,血型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父母与子女的血型不同,那到底是哪方面因素起到了决定效果?  

这些博士、教习聚集在这里,就是想弄懂这些——顺便给自己也测一下血型。  

我已经测过了,是甲乙型血。”  

苏冯精神矍铄,自言自语道:“唔...另外,我也想探寻一下,如果人有血型之分,那么牲畜有没有血型区别?  

比如牛、羊、驴、马、猪等等...”  

动物也有血型,90的猪是A,10是B。  

可以抽点猪血,在做猪血糕的同时试验一下。  

记得多加香菜。  

李昂心底默默报出了答案,脸上不动声色,坦然说道:“苏冯博士,你还记得昨天那个来学宫找我的云麾将军么?”  

“哦,陈昌骁啊。”  

苏冯回过神来,点头问道:“他儿子怎么样了?伤得重不重。”  

“伤情暂时抑制住了。但伤口太大,恐怕会生出毒疮、血痈。”  

李昂问道:“我想问一下,学宫东君楼中,有没有能解决血痈的异化物。”  

血痈就是急性化脓性疾患。  

“血痈...”  

苏冯表情一肃,“如果陈昌骁的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