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验亲(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果然能融入其中。  

为了验证,他还杀了自己亲生儿子,重复实验。  

确认后就出奔北魏。  

除此之外,还有海员出海殒命,同船尸首腐烂,海员家属们滴血验亲、寻找家人尸首的故事。  

见李昂开口询问,张余妍擦了擦脸上泪水,说道:“是合血法。”  

“合血法啊...”  

李昂低头陷入思索,杨域看到他脸上的沉思表情,下意识问道:“日升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滴血验亲完全是错误的,根本无法证明是否有血缘关系。”  

李昂抬头说道:“等明天上学的时候吧。  

我来证明这一点。”  

是时候,把血型理论抬上桌面了。  

听李昂许下承诺,杨域脸上一喜,而其他同学也放心了不少——谁都知道李昂言必行,行必果。  

他说有办法,可能就真的能够解决。  

这顿饭草草结束,由杨域出资,找旅店先安顿下了张家的妾室母子,  

而李昂则回到家中,拿出纸笔,写下实验方案。  

次日清晨,杨域早早就坐着马车来到金城坊,一见面就询问李昂进展。  

“急什么,”  

李昂翻了个白眼,“滴血验亲的错误观念延续了这么多年,要想扳倒,得拿出更加合理的证明方法。  

不是我在家写点文章就能做到的。”  

“这不是信任日升你么。”  

杨域搓着手掌,谄媚道:“日升你打算怎么证明?”  

“找苏冯博士,申请进行大型实验,加上在学宫刊物上发表论文。”  

李昂随意说道:“不过这样只是能证明滴血验亲完全无效,  

用血液来进行亲子证明,还是很难做到。”  

杨域下意识问道:“诶,为什么?”  

李昂反问道:“过程很复杂,你确定听得懂?”  

“...好吧。”  

杨域想了想,有些心虚地摆摆手,没有继续追问——明明自己也是考进学宫的精英学子来着,被李昂一问就莫名失去了底气。  

马车驶入学宫,在上完一堂理学课后,李昂找到了理学博士苏冯。  

“哦,日升啊。”  

苏冯说道:“昨天西荆商会在长安的代表也找了过来,说是希望能有一部分的肥皂香皂转售权,想把虞国生产的肥皂香皂卖回西荆。  

胡商商会也有这个想法。  

你看哪天你和他们见一面,谈一谈?”  

“呃,可以。”  

李昂点头答应,虞国不允许技术外流,但完全能接受把商品卖到外国挣取钱财。  

“对了苏冯博士,这是我昨天写的论文,希望下午的时候能申请进行大型试验。”  

李昂从包里取出写满文字的纸张递给苏冯,学宫向来有进行大型试验的传统,  

一些博士如果有了新的理论、新的发明、新的实验方案,会邀请学宫博士、弟子一同参观。  

比如新式水车、农具,乃至前段时间风靡学宫的航模。  

“你要证伪滴血验亲?”  

苏冯扫了一遍论文,眼前一亮,确认实验过程没有明显疏漏之后,立刻同意了实验申请。  

地点选在学宫广场,时间则是下午。  

很快,学宫广场要进行证伪滴血验亲的大型试验的告示,就贴在了学宫各个角落。  

到下午时,学宫广场已经来了不少学宫博士、同窗——敢申请大型试验的,大部分都是有资历、威望、成果的博士,从没听说过有新生。  

何况还是前段时间,发明了航模的新生。  

“人都到的差不多了?”  

李昂看了眼坐在凳子上的人数,也不拖沓,让杨域厉纬将一大叠新印刷出来的论文下发,自己则站到了台前。  

“各位师长、同窗,今天我来证伪延续了数百年的滴血验亲法。”  

李昂从台下,取出了五根骨头,朗声道:“这十根骨头,分别是猪、牛、羊、马、驴的新旧腿骨。  

新的,是昨天学宫食堂宰杀的,  

旧的,则是从长安屠宰场中取来、至少放了六个月以上的。”  

然后,他又取出了五坛装着血液的玻璃罐子,展示给学宫博士和弟子们看。  

“这些罐子里,装着也是猪、牛、羊、马、驴的新鲜血液。”  

李昂说道:“按照滴血验亲中滴骨法的记载,只需要将活人鲜血滴在死人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就能证明有无血缘关系。  

现在我分别将牲畜血液,滴到不同牲畜的骨骼中,看看会发生什么。”  

在杨域、厉纬的帮助下,李昂沾了点玻璃罐子中的牲畜血液,滴在旧的动物骨骼上,发现都能相融。  

“猪的血液,能渗透进牛的骨骼。  

羊的血液,能渗透进驴的骨骼。这明显不符合常理。难道猪和牛、羊和驴,有亲缘关系么?  

刚才我用的都是旧骨骼,那么新的呢。”  

李昂又取来鲜血,滴在新鲜的动物骨骼表面,围观的众人却发现,这一次鲜血渗透的速率却变慢了很多,甚至无法渗透进去。  

“这是为什么?”  

有学宫博士问道。  

“很简单,骨骼缝隙。”  

李昂说道:“旧骨骼可以渗透鲜血,而新骨骼无法渗透。完全是新旧骨骼之间的差异。  

旧骨骼表面的肌肉、筋膜脱落,  

骨骼本身风化,出现微小裂缝,大部分液体都能轻易渗透其中。  

各位师长、同窗也可以回家进行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