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初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花香,小声道:“少爷,车队变慢了。”  

“嗯,前面的马车应该已经到了。”  

正如李昂所预料的那样,马车车队减速慢行,驶向山脚,在山坡处停下。  

山坡平缓,绿草如茵,清澈溪水岸边坐落着二十余座楼阁,每座楼阁均有三层,红墙青瓦,画栋飞甍。  

这里是学宫边缘的草场,  

伴随着礼部的鼓声响起,上万名考生走出马车,按出身地域,站成一列列,整齐有序走到溪水边,聆听礼部高官所宣读的劝导——内容无非是士子们读书,要记得忠君爱国云云。  

至于人数众多的达官显贵、家属、仆役,则在溪水下游的一座座轩榭廊坊中等待。  

“日升,”  

站在前面的宋绍元侧过脸,小声道:“准备得怎么样了。”  

李昂点了点头,“还行,宋大哥你呢。”  

“也...还行。”  

为了排解紧张的谈话并没有什么营养,台上的礼部高官絮絮叨叨了一阵,终于结束了忠君爱国的劝导,  

换了学宫祭酒陈丹丘——一个穿着朴素青衣、面无表情的中年人上来,开始讲解考试准则。  

学宫初试,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个部分。  

必考内容为经卷、诗词、策问、骑射,  

前三项在同一场考试中考完,率先答完者,能优先进行骑射考试。  

而选考内容,包括且不限于算学、虞律、国史、音韵、丹青、兵击、弈棋、工学...  

学宫初试的通过标准是综合评分,主要参考经卷、诗词等必考内容的成绩,  

至于算学、虞律、音韵等选考内容,则由考生自己选择是否参加——如果表现平平,只有中人之姿,那一点分也加不了,  

只有选考项目表现特别优异,达到甚至超出了学宫教习的心理预期,才能酌情给分。  

这也算是给那些不善笔墨、同时又有一技之长的学子一个额外机会。  

不过这很难很难,  

要知道学宫各个专业的教习,本就是各自领域的权威,  

想要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只有天才中的天才能够做到。  

“加试的科目里面我最有把握的是算学。微积分、代数学、几何学什么的,应付九章、缀术、海岛绰绰有余。  

别的就没什么把握,特别是兵击。”  

李昂扫了眼远处那些肌肉发达、满脸横肉、长满络腮胡的跃跃欲试兵部推荐生,默默吐槽道:“学宫入学的最高年限是十八岁吧?  

这几位老铁十八岁?  

打了激素吧?!”  

兵击就算了,那是兵部推荐生的地盘,  

其他州府学子还学着杀鸡的时候,那几位仁兄估计就已经在战场上阵斩敌将了。  

“虞律和国史...感觉也有点勉强,做往年真题的成绩在合格线上面一点。  

丹青倒是可以试一试,有医学绘图插画的经验打底...”  

李昂摇了摇头,将杂乱思绪甩出脑海。  

学宫祭酒陈丹丘的训话还在继续,翟逸明用视线扫过台上,将一位位学宫司业、监丞、博士、教习的面孔记下,疑惑地小声嘀咕道:“怎么没看见山长?”  

“这才初试,山长自然不会出面。”  

杨域从人群中钻出,笑着跳到洢州众人身前,压低了声音说道:“想要见到山长,怎么也得最终的三试才行。”  

“杨兄?”  

宋绍元惊喜小声道,“你怎么来了,你不是长安人么...”  

“没关系的,到时候各地考生会打乱秩序,随机分配到各个考场,站哪边都无所谓。”  

杨域嘿嘿一笑,朝左前方努了努嘴,“雍二郎不也没和襄州考生站一起么。”  

李昂顺着他的视线,向左前方看去,只见雍宏忠正和一群衣着华贵、神态从容的少男少女站在一起,神情有些紧张。  

“那些啊,是正经的长安勋贵子女。”  

杨域掰着手指头,随意说道:“尚书左仆射裴肃家的四公子裴静,  

吏部侍郎仇文翰家的大公子仇景焕,  

门下省给事中家的六公子,  

左骁卫大将军家的千金...”  

翟逸明眼皮一跳,虞承隋制,尚书省的尚书令尽管掌典领百官,管理六部,在朝廷中的实际权力仅次于皇帝陛下,  

但这一职位一直空置着,无人担任。  

尚书左仆射,实际上就是尚书令,真真正正的虞国宰相。  

“不过往好处想想,我们现在,不也和那些天之骄子、天之娇女们,站在同一个地方了么?”  

杨域嘿嘿笑道:“学宫考试严格,可不会因为王侯将相的关系而网开一面。  

能否连过三关,还是看学识...与运气。”  

运气么。  

李昂扫视周围神态紧张的士子,视线停留在了一群高鼻梁、金发碧眼的胡人少男少女身上。  

“怎么还有这么多胡人?”  

一旁一名洢州学子提前问了出来,杨域低声回答道:“学宫嘛,有教无类。  

别看那些胡人金发碧眼,其实都是在长安住了几十上百年的胡商家族子弟,长安话说的比谁都流利。  

除了胡人以外,还有周人、南诏人、西荆人、扶桑人,甚至还有突厥贵种和十万荒山来的荒人。”  

杨域指了指远处那些肤色发色各异的离群学子,随意道:“只要他们能通过考试,一样能被学宫招收。”  

“这...”  

洢州学子瞠目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