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药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对愤怒的邱儆,澹台乐山微微一笑,淡然道:“诸病源候论·卷一·疟病诸侯曰:夏日伤暑,秋必病疟...”  

“疟之发以时者,此是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  

邱儆不耐烦地说道:“论医书我比你熟。”  

澹台乐山微笑道:“既然邱兄熟读医术,那就应该知道,不管是黄帝内经·素问,还是诸病源候论,都把疟疾归咎于邪风入体...”  

“别打趣我了。”  

邱儆皱眉道:“我见过的疟疾病患,比你吃过的米饭还多。  

你以为我是食古不化、冥顽守旧之人?觉得医书上说的就绝对正确?  

我也知道学宫的宗旨,  

权威和真理就是用来质疑、验证的,  

如果真能像隔壁那位学子说的那样,找到疟疾与蚊虫之间的联系,  

我绝对第一个跳出来,支持灭杀蚊虫,  

绝不会为了维护以前写下的医书,而对证据视而不见,放任疟鬼残害百姓。”  

“邱兄尊重真理,爱护百姓性命,这我当然知道。”  

澹台乐山笑道:“我也知道,邱兄你是怕我,为了赶在秋季长安疟疾发作前,急功近利,  

主动找人,比如大理寺里证据确凿、罪无可赦的死刑犯,令其被蚊虫叮咬,进而观察疟疾与蚊虫的关联。”  

邱儆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澹台乐山是辅佐山长管理学宫的四名司业之一,在学宫内部的地位仅次于山长和祭酒,权力巨大。只要他开口,大理寺和刑部还真有可能同意。  

“邱兄,关心则乱啊。”  

澹台乐山叹了口气,平静道:“秋必病疟,秋必病疟。  

各家各户,上至宗室王公,下至平民百姓,哪一家没有亲朋死于疟疾。  

医书上说疟疾是邪风入体,但到底什么是邪风?  

怎么预防邪风?  

怎么知道预防得有没有效?  

什么时候,才有真实可靠的医治疟疾方法,  

而不用再信医书上乱七八糟的药方,  

比如外台秘要里,吃黄龙汤、人中黄,将老鼠捣成汁液吞服,吃猕猴的骨头来治疗温疟...  

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  

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疟疾成灾,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三十年前吴州爆发秋疟,我澹台氏在吴州也算大户人家,居于高处楼阁,不与外人接触,却同样难逃疟鬼荼毒。  

曾祖父、曾祖母、舅父、舅母、堂兄、堂姊...  

秋天尚未过去,厅堂中就停满了棺椁,连嚎哭都没有了力气。”  

邱儆嘴唇微颤,他作为太医署医官,又何尝不知道疟疾的恐怖,压抑着声音低喝道:“那也不能用人命去填坑探索。  

为救万人而杀一人,吾不为也!”  

“所以说,邱兄你关心则乱啊。”  

澹台乐山叹息道:“我澹台乐山虽然不才,但也没有想过真的拿人命去填这个坑。”  

“那你不会是要...”  

邱儆迟疑道:“以身饲蚊吧?”  

“我倒是愿意,只怕蚊子叮不穿我的皮肤,”  

澹台乐山苦笑了一下,正色道:“异化物。  

东君楼中,有一项异化物,刚好可以用于检测实验。”  

东君楼。  

邱儆眼皮一跳,东君指的不是屈原所著九歌中的太阳神东君,而是学宫东北面的一座楼阁,  

里面放置,或者说收容着学宫从天下各地收集来的海量异化物。  

邱儆并不是学宫中人,无权问到底是哪一类、哪一项异化物,只好松了口气,认真道:“不用人命就好。  

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修士虽然较少生病,但是一旦得了病,寻常药石难医。”  

“我明白。”  

澹台乐山同样认真地点了点头,突然展颜一笑,“不过,如果真的能找出疟疾与蚊虫的联系,那绝对是功德无量。  

对了,”  

他转头看向站在房间角落的仆役,吩咐道:“你去查一查刚才的那位学子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是,”  

仆役点了点头,“郎君要去把他请过来么?”  

“暂时不用,毕竟现在还只是个未经证实的猜想而已。  

每年学宫的猜想假设实在太多,不能每次都大动干戈。”  

澹台乐山道:“等到查清楚了,确认灭杀蚊虫确实有助于防治疟疾,  

我再向陛下和山长为他请功也不迟,  

到时候也请邱兄你一起做个见证。”  

说罢,他端起桌上酒杯一饮而尽,朝邱儆拱手道:“邱兄,那我先走一步。  

东君楼的那件异化物,需要先申请才能使用。”  

“嗯。”  

邱儆知道友人雷厉风行的性子,因此也并没有为对方突然离开而生气,目送澹台乐山卷起桌上的长安舆图,和仆役一起推门离去。  

“唉。”  

邱儆慢慢坐回位置,转动桌上酒杯,喃喃自语道:“治疟,防疟...  

真的有可能么...”  

沉思良久,突然间,他像是想到了什么。  

南方口音,年纪轻轻,医术奇诡,  

怎么越听越像是昨天家宴上,侄女提起过的那个什么洢州学子?  

邱儆一拍脑袋,站起身来,推门而出,来到隔壁,却看见隔壁包厢里,只有一个酒楼伙计在收拾宴席碗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