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七章 一条规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正与驻边军团士兵的面前,那些飞腾跳跃的红色恶魔们,忽然间齐齐凝定不动,继尔半空中飘落下来有如新雪的落樱,这些樱花一旦接触到恶魔们,红色恶魔们身上开始浮现出宛如灵魂样的淡蓝色人类灵魂光辉。  

这些人类灵魂或男或女,或老或少。。。  

他们都是在东瀛恶魔化大潮中被转为‘英灵’的人类灵魂,这一刻,他们的人类灵魂,重新被樱雪所赋予。  

这一刻,来自东瀛的灵魂,齐齐望向他们国家的方向。  

在那个方向上,一个可以因其此刻所作所为而被称之‘神’的人类女孩,此刻正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命令他们所有灵魂。  

一条属于东瀛全体国民的规约。  

像是摩西十诫那样牢牢刻入东瀛民族的dna中。  

当然这还不够。  

就像高凡所说。  

一条规约,不足够让所有恶魔去死。  

或者说,无法触动那些被恶魔特质封印的灵魂。  

恶魔的存在,是建筑在人类灵魂之上的一座狰狞而扭曲的庞大‘铁堡’。  

想要粉碎这些可怕又牢固的污染。  

按照神秘的约定,必须有与之对应位阶的神秘做祭品。  

有足够的神秘,增强樱雪的召唤,让每一个恶魔体内的人类灵魂特质,强壮到足够命令这具躯体去死亡。  

而这个神秘的来源,就是女孩体内那庞大的a级旧日特质。  

这是一个交换。  

一位旧日,祂轻易可以杀掉三百万、三千万、甚至三个亿的人类或者爪牙。  

只要有足够的代价。  

而水濑阳梦拥有‘伟大存在:命运石’的‘等价交换’神秘,可以先货后款,先拿结果再付代价,相当于一张空头支票,现在,水濑阳梦在这张空头支票上,写下了‘300万恶魔爪牙’这样的数字。  

随即这个交换就借由高凡创作的支柱之画,借由那些无处不在的樱雪,与三百万恶魔爪牙的人类灵魂对接。  

没有支柱之画,水濑阳梦的愿望没有渠道,她无法得到每一位爪牙的准确位置,这张‘支票’等于白开。  

没有受命运石之力青睐的‘高中生’,高凡即便能够触达这三百万爪牙,唤醒它们的人类灵魂,也无法阻止它们接下来对于华夏的侵略。  

至于那些自愿成为恶魔,不愿去死的东瀛灵魂,抱歉,这毁灭,虽然在毁灭你,但与你的自我意愿无关,它只是一个筛选条件,而这个条件,这个由高凡想出,由水濑阳梦执行,以后亦将深刻于所有东瀛国民精神世界内的规则为:  

“凡神秘者,离国必亡…”  

在片片坠落的新雪落樱中,一个女孩与男性的共同声音浮现在黑夜的黎明曙光中。  

这声音传颂在华夏大地所有恶魔诞生之处。  

大苦寺。  

正鼓着肚子的僧人和居士们。  

忽得感觉自己肚中几欲脱体而出的疼痛,忽得消散了。  

继尔有强烈的恶心之感涌上心头,他们趴在地上大声呕吐,吐出一滩红红黄黄绿绿的玩意,十分恶心,似乎是个未出生的怪物胚胎。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神洲各地。  

已经侵入军团防区的数千只红色般若们。  

在几轮炮火覆盖中被彻底消灭。  

第二轮、第三轮火箭炮的击毁率惊人,每次都达到30以上。  

可见并不是红般般若们的防御惊人,而是它们能够通过灵活的动作,规避掉大部分的伤害,一旦失去意识,呆立不动,那它们的‘甲壳’,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而在清扫战场时,士兵们发现,有一些红色般若并未被击毁,就失去了生命迹象,似乎是自我死亡了。  

边境线上有所异动的白鬼军团。  

忽得停止了行动。  

在到达边境线之前。  

集体后撤。  

克里伯林宫中。  

亲凡脸色铁青的下达了停止攻击命令。  

她的愿力被对应的神秘消解,她最清楚,她也听到了‘凡神秘者、离国必亡’的那个声音,其中的男性,分明就是高凡的声音。  

千叮咛万嘱咐神皇要注意高凡,最终还是被高凡破坏了计划。  

“把那个废物神皇给我烧了!”她含怒下令。  

首相被挟在黑色凯撒和白流苏之间,他鞠躬的速度虽快,但此刻却没有他可以消失的战术角度了。  

黑色凯撒扭断了他的脖颈,又把他按倒在地,用膝盖顶着他的胸口,把首相的脑袋像是拔萝卜一样拔了出来。  

首相自始至终保持着他政客的微笑,便是死亡,这笑容也像是烙印一样写在他脸上无法离去。  

“太过残忍。”白流苏评价。  

尔后,两个调查员彼此点头示意,之前在波士顿有过交集,而此刻虽然暂时位于同一阵营,但碍于搁浅法则,也不可能有太深的交集,于是稍打招呼便错肩离开,各赴前程。  

在新宿战争的另外一侧,被落樱之雪覆盖的恶魔军团,被直接融解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忙于应对被唤醒了心底仇恨的东瀛民众,神皇的傀儡一一被摧毁,而位于克林姆林宫内的那只替身之死,则让他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但可以逃啊!  

神皇还在东瀛各地藏了数只替身。  

他可以逃啊。  

神皇在逃亡之前,他眼前出现了一个白发青年。  

那青年站在距离他近百米的地方,与他对视。  

虽然距离遥远,但一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