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新的时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议。  

除了镇元子和老子之外,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准提都在为新的天庭之主的位子争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天庭可是洪荒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天庭,对他们的大教气运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除了镇元子和老子这两个没什么门人,几乎与世无争的圣人之外,其他四圣都在据理力争,不拿到天庭之主的位置,决不罢休。  

就在此时,凌池和女娲迈步走了进来:“不用争的那么激烈,我保举一人,保证你们谁也不会再争。”  

六圣齐齐扭头看了过来,见是凌池和女娲来了,连忙起身行礼:“见过厨神前辈,女娲道友。”  

凌池和女娲含笑点头,鸿钧神色平静地看着凌池,道:“道友保举的是何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凌池笑道。  

所有圣人都皱了皱眉,还以为他是在毛遂自荐。  

“我保举的就是道友的道童。”凌池抬手一指,指向的位置正是鸿钧身后一侧的昊天道童。  

“嗯!?”  

除了鸿钧,所有人都愣住了,待回过神来,却是哑口无言。  

正如凌池说的那样,他们没法再争了。再争下去,那就是摆明了跟他们老师过不去。  

鸿钧嘴角若有若无的上翘着,道:“既如此,昊天、瑶池,你们且上前来。”  

昊天和瑶池都惊呆了,晕乎乎的走上前来,跪伏于地:“老爷。”  

鸿钧点点头,道:“自此之后,昊天便是天庭之主,号玉皇大帝,瑶池为王母娘娘。”  

话音方落,鸿钧抬手一点,就见昊天从一个小道童变成了一个二三十岁的威武青年,瑶池也从一个小萝莉变成了花信年华的华贵女子。  

之后鸿钧赐下昊天镜、昊天塔、凤玉金钗、蟠桃树,给他们防身、镇压天庭气运之用。  

昊天和瑶池欣喜万分,连忙道谢,但昊天没忘了正事:“老师,我们却是要如何足见天庭?”  

鸿钧淡淡地道:“此等小事,你可自决。”  

话落,鸿钧对凌池道:“道友随我来。”随后就消失在了原地。  

凌池微微一笑,拽着女娲跟了上去。  

下一刻,三人来到了一处景色虚幻之处,此处似真似幻,无法形容,正是掌管了整个洪荒运行的天道存身所在。  

鸿钧端坐在一朵祥云上,抬手一指,两朵祥云出现:“道友请坐。”  

凌池对女娲示意了一下,先后坐在祥云上,舒服的颠了颠屁股:“真是不错的祥云,只这一朵,就有极品先天灵宝的品质了吧!”  

鸿钧淡淡地道:“不过是一朵云彩罢了,道友喜欢,离开时可带走。”  

不愧是鸿钧,财大气粗,不拿宝贝当回事。  

“那我就不客气了,娲娲,你走的时候也带走。”凌池也没客气,当即就收下了礼物,还撺掇女娲一块收下。正所谓拿人手短,他这是安鸿钧的心。  

鸿钧嘴角露出一缕笑意,道:“道友真是好厚的脸皮。”  

“一般一般,此乃道友所赠,我又怎能推拒。”凌池呵呵一笑,道:“我这次来是想帮伏羲争取一个果位,鸿钧道友觉得人族天皇果位如何?”  

鸿钧看了女娲一眼,见女娲面露紧张和期盼之色,淡淡地道:“善。”  

女娲当即松了口气,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多谢道祖。”  

“不必。”鸿钧淡淡地道:“女娲道友乃是人族之母,总在天外天不是办法,日后还要多多照拂人族才是。”  

这是提条件了。  

天道之下,必须要有人族圣母存在,不然人族便如无根浮萍,随时都会倾覆,这并不符合天道利益,所以鸿钧趁机提出了条件。  

女娲点点头:“若人族有难,我自不会袖手旁观。”  

“善。”  

鸿钧扭头看着凌池,将一股意念传了过去,只有两人才能交流。  

女娲见状,闭目养神,开启咸鱼模式。  

“死去的巫妖二族灵魂不复,可是道友所为?”鸿钧问道。  

凌池微微一笑:“都已经死了,道友还关心那么多做什么。我知道道友担心,但不必如此,我可以向道友保证,他们永远都不会回到洪荒了。”  

鸿钧神色一变,道:“道友这是何意?”  

“字面的意思。”凌池微微一笑:“他们作为天道棋子存在了无数元会,也该脱离出去,享受全新的生活了。道友又何必枉做恶人呢!”  

鸿钧沉默片刻:“若他们不会影响洪荒发展,老道自不会再追究。”  

“道友放心,绝对不会。”  

鸿钧点点头,道:“昊天重新组建天庭,只怕我那几个弟子不会帮他,还请道友照拂一二。”  

“照拂到什么地步?”凌池问道。  

鸿钧淡淡地道:“他们若无所求,道友可不必插手。”  

凌池想了想,道:“我答应了。”  

“多谢道友。”  

两人就此达成协议。  

在六圣各自散去之后,昊天和瑶池看了一眼空荡荡的紫霄宫,便携手离开了这个生活了不知多少亿年的地方,前往他们未来的家——天庭。  

来到天庭之后,看着天庭一副残败景象,昊天和瑶池傻眼了:这是天庭?  

这破破烂烂的地方,哪里像天庭了?  

两人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没办法,这都是巫妖之战造成的后果,以他们的力量想要修复天庭,实在太难,好在这时鸿钧感应到了昊天和瑶池心里的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