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从天而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灵月宫主没有拒绝,尝了尝拔丝玉米,又酥又脆,拔丝还不粘牙。  

“怎么样?”凌池问道。  

“很好吃。”灵月宫主点点头:“非常香甜酥脆,凌道友的厨艺让贫道佩服。”  

“一点甜品罢了,等下做一桌好菜…宫主吃荤腥吗?”凌池问道。  

灵月宫主点点头:“荤素不忌。”  

“那就好。”凌池笑道:“我还真怕宫主只吃素,那样可是会减少许多的人生乐趣。”  

“肉食毕竟是用生命换来的,出家之人不忍吃其肉,饮其血,乃是慈悲,但我修仙之人自无那些规矩。”灵月宫主说道。  

“说的好。”凌池赞道:“从心所欲不逾矩,看来宫主也是同道中人。”  

灵月宫主眼睛一亮,微笑道:“只是自在罢了。”  

自在?  

凌池点了点头,难怪会爆出观自在这道菜,原来如此。  

在灵月宫主的邀请之下,凌池在仙灵岛住了下来,其实灵月宫主也是有些‘托孤’的意思在里面,毕竟再过几年,她就有了飞升的能力,可是她遍寻天下,还没有找到一个合格的衣钵传人。为了不让仙灵岛的传承断送在自己手里,她毫无保留的将仙灵岛的所有功法都交给了凌池,希望在自己走后,凌池能帮她找个传人,让仙灵岛的仙法传承下去。  

凌池答应了。  

如此两年后,灵月宫主在凌池的注视之下,脱去肉身,元神飞升了。  

“凌道友,拜托了。”  

凌池挥挥手:“记得找玄霄,提我的名字,好使。”  

灵月宫主微微一笑,元神穿破云层,进入了仙界。  

凌池埋葬了灵月宫主的肉身之后,便在仙灵岛上定居下来。  

为了保证仙灵岛的安全和环境卫生,凌池花了几个月时间,布置了数个大阵,将仙灵岛的防御布置的固若金汤,卫生方面也布置了数个除尘阵、净化阵、聚灵阵等等,将仙灵岛打造成了真正的海外仙岛,完全可以和洞天福地相媲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仙灵岛不需天材地宝,有凌池在,什么都有。  

凌池在这里经营仙灵岛的时候,双儿她们也没闲着,除了双儿留守飞船之外,其她人都各自满天下乱跑,搜集各种天材地宝,看到顺眼的人,就用美食征服,然后招募为农夫。  

过去两百多年,牧场一百人的名额已经招满了,目前招的都是农夫。  

在这个仙侠的世界,有天赋的人仙妖魔实在是太多了,看的过眼的更是不少,游历天下两百多年,哪怕每年只招募一个,这也两百多个名额了,更何况农场扩充之后,需要大量农夫来发展建设,不可能每年只招收一个而已,如今牧场不但满了,就连农场也有了六百多个。其中小部分是昆仑八派过去两百多年被他看顺眼的人,大部分是游历天下时招募的妖魔鬼怪。  

如今凌池招募的农夫和牧民比例,已经从一开始由人族占据绝对优势,变成了人族和妖魔鬼怪各半的局面。  

招募的每一个妖魔鬼怪各有所长,且绝大部分是女的。至于雄性,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人格魅力,凌池是不会招募的。  

因为农场人数越来越多,招致了阿紫的愈发不满。但没办法,为了让双儿的厨艺追上来,凌池硬生生等了两百多年,这在空间里就是两千多年。  

两千多年,牧场没扩充,简直丧心病狂。幸好乔峰能安抚住她,不然以阿紫的性子,牧场早被她闹翻天了。  

此后十余年间,凌池一直在仙灵岛上修炼仙灵岛的传承仙术。在他看来,仙灵岛上的仙术相当精妙,除了五灵仙术之外,还有许多的辅助仙术,大部分是治病救人的仙术,而且有一种还魂咒,只要人没死超过三分钟,且尸体保持较为完整,就能原地复活。  

游戏当中,李逍遥在苏州被林月如砍了一剑,当场死亡,赵灵儿就是用还没练成的还魂咒强行救活了他。  

当时凌池还以为李逍遥只是受了伤,所谓还魂咒不过是疗伤的法术而已,但自从了解了还魂咒的原理和作用之后,他才发现,这真的是一种逆天的咒法。  

虽然三分钟的时间太短,但能让死人复活就已经很牛逼了,还想咋样?  

难怪仙灵岛每代只要一个传人,而且非天资出众者不收。仙灵岛传承的仙术虽然系统,但数量比较多,要是没有过人的天赋,根本修炼不成。灵月宫主能飞升而出,除了天资过人,靠的就是仙灵岛的传承仙法。  

不愧是能和林青儿成为好友,又敢收赵灵儿为徒的牛人。  

凌池依靠强横的基础能力,只用十年时间就吃透了仙灵岛传承仙术,并将其融会贯通。而此时,李逍遥已经出生,李三省和李三思夫妇都死了,只留下李大娘这个遗孀,靠着经营仙剑客栈拉扯李逍遥成长。  

数日前,苗疆突发大洪水,淹没了黑苗族王城,拜月教主上蹿下跳,诬陷造成大洪水的人是巫后娘娘,要求巫王立即处死巫后,以绝后患。  

巫王怎么肯杀了自己的爱妻,只是迫于压力,只能暂且将巫后关在地牢里,希望平静之后再想办法释放巫后。  

但拜月教主根本不愿放过巫后,一直煽动拜月教徒,给巫王施压。同时将魔爪伸向了小公主赵灵儿,试图俘虏赵灵儿,以胁迫巫后自尽。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巫后在自己的婢女姜氏来地牢探望自己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