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3章 大朝贡(1/2)
开皇九年这一年中,魏国虽遭遇漠北之战的失败,损兵折将无数,还惨遭了内迁胡人的叛乱致使雁门、河西走廊一带被严重破坏,但魏国也拓土几千里,一举夺取辽东,把鲜卑人赶到漠北去了。
对于内迁胡人的叛乱,冉闵是零容忍的,直接搞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大屠杀。派李农率军击败叛军之后,他又下令在北方一带肃清胡人,只留下还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以及个头没高过车轮的男孩,其余的通通格杀勿论。
这一场大屠杀,死掉了三十多万的胡人,数十万胡人被迫逃亡漠北,甚至继续西迁。
鉴于辽东是燕国的故地,根基所在之地,绝大部分还是鲜卑人,所以冉闵又命令花木兰率领魏军,以及所部的东北诸胡联军顺势清剿辽东的鲜卑人,并吸纳高句丽、新罗、百济、夫余等各小国各部落的人进入辽东。
冉闵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除了北方的战事,在南方,大将军卫峥基本上扫清了反对势力,平定五溪蛮、山越的叛乱,还把负隅顽抗的司马勋生擒了,等候冉闵的发落。
冉闵也是一点都不心慈手软,直接让人把司马勋凌迟处死了。
这样一来,到开皇九年的六月底,魏国境内基本上一片太平,大小叛乱被全部平定。
又进入十月,奉大魏为宗主国的周边各个小国,各个部落都纷纷进入大梁朝贡。
奉天殿内外,甲士林立,警卫森严,每个使者都按照礼仪进入大殿向冉闵朝拜。
“宣高句丽使者上殿!”
高句丽使者第一个觐见,在进入奉天殿之后,低着头,弯着腰,还没见到冉闵呢,就在红地毯上行三叩九拜之礼,低眉顺眼地高呼道:“下臣叩见大魏皇帝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朕安。”冉闵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一下。
说完这一句,高句丽使者就到殿外侯着。
第二个上殿朝拜的是大和国的使者。
“下臣叩见大魏皇帝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朕安。”
大和国的使者也跟着高句丽的使者一样,都毕恭毕敬地站到殿外去。
无论是大和国这样的后世倭奴,还是高句丽这样的后世棒子,现在都如此的羸弱不堪,都不得不臣服于大魏,冉闵的心里都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一定要趁此机会,把这两个于后世遗祸无穷的国家“阉割”掉,就算不能灭了,也要彻底将二国汉化,防患于未然!
自古以来,对天朝上国威胁最大的是周边蛮夷。但准确的说,不是未开化的真蛮夷,而是处于刚刚开化状态的半蛮夷。他们有了有效的组织方法,生产技术,但是还保留着武力至上的本色,突然爆发出来的力量足以撼动中央王朝。中原向来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裂与战乱会让一些人才外流,如果被周边的半蛮夷吸收,则更加危险。
因此,历朝历代立国之后,必然会对一些半蛮夷下死手。
打的过,国家平安,打不过,等着倒霉。
比如秦汉打匈奴,隋唐连续与高句丽、吐谷浑作战,宋与辽作战,辽压制金,金压制蒙古,明前期多次征蒙古,清打准噶尔,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隋唐时期高句丽占领的原来是鲜卑人的地盘,作为有鲜卑血统的隋唐皇帝,或许有强烈的收复失地的想法。
最初的女真相对于大辽来说也是撮尔小国,鞑靼人对于大金来讲也不过是疥癣之疾,但是到最后,这些看起来弱小的国家,往往都能倾覆中原王朝,所以统治者不得不防有可能成长的小国。
能进入奉天殿,挨个儿向冉闵朝拜的,只有十个名额,根据国力的大小入围的,不过顺序不论。
由于使者太多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三百多个,都有使者,奉天殿还有群臣在,设宴款待的话还需要在奉天殿外面的广场上。
正好这一天风和日丽的,冉闵就在广场上大摆宴席,款待这些使者们。
宴席一开场,冉闵就穿着皇帝专属的常服,走到陛台的前沿举起了酒杯。他站在的这个角度,可以将底下的每一个人的神情一览无余。
冉闵朗声道:“列位,这一回的朝贡大典,意义重大!你们之中,有自大魏建国起,便确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部族,也有自大魏灭晋而一统天下后,续中原与四邻之好,奉大魏为宗主国的国家、部族。”
“朕很荣幸,能如秦始皇、汉高祖、晋武帝一般,廓清环宇,四海归一。我大魏,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顺者昌,逆者亡!列国与诸部落,为我大魏帝国之四方屏障,万年之好,魏为宗主国,也将承担宗主国应有的责任。若有外夷犯汝境,如有需求,帝国将出兵平乱,若帝国有军事行动,还请汝等之国,汝等之部族尽力配合!”
“来,为帝国与汝等之国、部族之繁荣昌盛,干杯!”
“干杯!”
等到冉闵做完这一番洋洋洒洒的演讲之后,便与在场的使者们痛饮一杯,无不一饮而尽的。
看书室wap.kanshu侍随着礼官的宣号,就有一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舞姬缓缓的步入临时搭建的华丽的舞台上,在附近的乐师的奏鸣之下,翩翩起舞。
美轮美奂的舞姿,悠扬动听的音乐,一时之间都让许多粗鄙的部落使者入了迷。
“大魏不愧是礼仪之邦。舞乐都这般好看而又好听的!这
对于内迁胡人的叛乱,冉闵是零容忍的,直接搞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大屠杀。派李农率军击败叛军之后,他又下令在北方一带肃清胡人,只留下还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以及个头没高过车轮的男孩,其余的通通格杀勿论。
这一场大屠杀,死掉了三十多万的胡人,数十万胡人被迫逃亡漠北,甚至继续西迁。
鉴于辽东是燕国的故地,根基所在之地,绝大部分还是鲜卑人,所以冉闵又命令花木兰率领魏军,以及所部的东北诸胡联军顺势清剿辽东的鲜卑人,并吸纳高句丽、新罗、百济、夫余等各小国各部落的人进入辽东。
冉闵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除了北方的战事,在南方,大将军卫峥基本上扫清了反对势力,平定五溪蛮、山越的叛乱,还把负隅顽抗的司马勋生擒了,等候冉闵的发落。
冉闵也是一点都不心慈手软,直接让人把司马勋凌迟处死了。
这样一来,到开皇九年的六月底,魏国境内基本上一片太平,大小叛乱被全部平定。
又进入十月,奉大魏为宗主国的周边各个小国,各个部落都纷纷进入大梁朝贡。
奉天殿内外,甲士林立,警卫森严,每个使者都按照礼仪进入大殿向冉闵朝拜。
“宣高句丽使者上殿!”
高句丽使者第一个觐见,在进入奉天殿之后,低着头,弯着腰,还没见到冉闵呢,就在红地毯上行三叩九拜之礼,低眉顺眼地高呼道:“下臣叩见大魏皇帝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朕安。”冉闵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一下。
说完这一句,高句丽使者就到殿外侯着。
第二个上殿朝拜的是大和国的使者。
“下臣叩见大魏皇帝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朕安。”
大和国的使者也跟着高句丽的使者一样,都毕恭毕敬地站到殿外去。
无论是大和国这样的后世倭奴,还是高句丽这样的后世棒子,现在都如此的羸弱不堪,都不得不臣服于大魏,冉闵的心里都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一定要趁此机会,把这两个于后世遗祸无穷的国家“阉割”掉,就算不能灭了,也要彻底将二国汉化,防患于未然!
自古以来,对天朝上国威胁最大的是周边蛮夷。但准确的说,不是未开化的真蛮夷,而是处于刚刚开化状态的半蛮夷。他们有了有效的组织方法,生产技术,但是还保留着武力至上的本色,突然爆发出来的力量足以撼动中央王朝。中原向来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裂与战乱会让一些人才外流,如果被周边的半蛮夷吸收,则更加危险。
因此,历朝历代立国之后,必然会对一些半蛮夷下死手。
打的过,国家平安,打不过,等着倒霉。
比如秦汉打匈奴,隋唐连续与高句丽、吐谷浑作战,宋与辽作战,辽压制金,金压制蒙古,明前期多次征蒙古,清打准噶尔,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隋唐时期高句丽占领的原来是鲜卑人的地盘,作为有鲜卑血统的隋唐皇帝,或许有强烈的收复失地的想法。
最初的女真相对于大辽来说也是撮尔小国,鞑靼人对于大金来讲也不过是疥癣之疾,但是到最后,这些看起来弱小的国家,往往都能倾覆中原王朝,所以统治者不得不防有可能成长的小国。
能进入奉天殿,挨个儿向冉闵朝拜的,只有十个名额,根据国力的大小入围的,不过顺序不论。
由于使者太多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三百多个,都有使者,奉天殿还有群臣在,设宴款待的话还需要在奉天殿外面的广场上。
正好这一天风和日丽的,冉闵就在广场上大摆宴席,款待这些使者们。
宴席一开场,冉闵就穿着皇帝专属的常服,走到陛台的前沿举起了酒杯。他站在的这个角度,可以将底下的每一个人的神情一览无余。
冉闵朗声道:“列位,这一回的朝贡大典,意义重大!你们之中,有自大魏建国起,便确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部族,也有自大魏灭晋而一统天下后,续中原与四邻之好,奉大魏为宗主国的国家、部族。”
“朕很荣幸,能如秦始皇、汉高祖、晋武帝一般,廓清环宇,四海归一。我大魏,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顺者昌,逆者亡!列国与诸部落,为我大魏帝国之四方屏障,万年之好,魏为宗主国,也将承担宗主国应有的责任。若有外夷犯汝境,如有需求,帝国将出兵平乱,若帝国有军事行动,还请汝等之国,汝等之部族尽力配合!”
“来,为帝国与汝等之国、部族之繁荣昌盛,干杯!”
“干杯!”
等到冉闵做完这一番洋洋洒洒的演讲之后,便与在场的使者们痛饮一杯,无不一饮而尽的。
看书室wap.kanshu侍随着礼官的宣号,就有一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舞姬缓缓的步入临时搭建的华丽的舞台上,在附近的乐师的奏鸣之下,翩翩起舞。
美轮美奂的舞姿,悠扬动听的音乐,一时之间都让许多粗鄙的部落使者入了迷。
“大魏不愧是礼仪之邦。舞乐都这般好看而又好听的!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