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6章 驾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番石闵从南方班师回朝,石遵并没有一如既往地出城相迎,甚至见都没有见石闵,反而跟避着后者一般,直接躲在了深宫中。  

石闵可不管这些,他已经决定对石遵下杀手了,当夜,他便找来不属于自己一系,也不属于皇帝一系,一向保持中立的大司马李农与右卫将军王基。  

石闵开门见山地道:“二位,今日咱们便开诚布公地谈一谈。石遵,寡人杀定了,天王老子也阻止不了寡人!眼下朝内朝外,尽是寡人的部下,唯有你二人还掌握着一些兵马。寡人今天只想问你们一句,从与不从?”  

石闵的这些话说得霸气凛然,不容拒绝,更毋庸置疑!  

挡我者死!逆我者亡!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李农与王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恐惧之色。  

其实早在石闵还没回邺城前,他们二人已经打定主意了,没必要给即将灭亡的羯赵陪葬!  

李农出身乞活军,有感于石虎的知遇之恩,于是想要报答,但又碍于与石闵同出乞活军,故而在一些大事上,李农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摇右摆的。  

王基也一样,他是一个纯正的汉人,出身河内王氏,后来被石虎征辟入朝,但王基实际上对羯人统治的赵国是抗拒的。  

现在石闵已经不揣着兜着了,要对石遵下杀手了。可想而知,若是他们二人胆敢说一个“不”字,今夜就休想走出魏王府!  

李农低着头,说道:“魏王,你是一个成大事的人。但,弑君之事,毕竟有悖于天理,恐污魏王之名声啊!”  

石闵摆了摆手道:“寡人不在乎这些。”  

“魏王,现在行改朝换代之事,是否操之过急了呢?”李农叹了口气说道,“昔日曹丕代汉,司马炎代魏,皆乃顺理成章,那都是在外无大敌,内无忧患的情况下行改朝换代之事的。魏王你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是啊。”王基现在跟李农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而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魏王,如今我赵国的时局未稳,尚有隐患,而我赵国,又非是一家独大,晋、燕、凉等诸国还在虎视眈眈,此时魏王就想登极而王天下,只怕操之过急了。”  

“谁说寡人要御极天下了?”石闵哼了一声道,“寡人要的是一个听话的掌上之物,而石遵着实不安分,寡人可不想每每外出,还有后院起火之隐患呀。”  

“这…一切听从大王安排。”李农与王基心底一沉,终于放弃了继续劝阻石闵的念头。  

听到这话,李农和王基心里都不禁咯噔的一下。  

上了石闵的贼船了!  

不过事到如今,他们二人想后悔都没用,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周成、苏彦是他们二人的部将,石闵命这两个将军带兵入宫,无疑是逼着他们送上一份投名状。从此以后,他们就必须绑在石闵这辆战车上了!  

当夜,石闵便召见周成和苏彦,命令他们率领三千带甲之士,进入建章宫。而名头很古怪,直接就是进宫抓贼!  

建章宫。  

“快开宫门!”  

很快,一大队黑压压的兵马就围住了建章宫的宫门。宫中的龙腾卫士和宿卫都吓了一跳,已经得到消息的郎中令文泰赶紧跑过来。  

“奉魏王之命!入宫抓拿叛贼!”周成在马上高声呼喊着。  

文泰听到这话,索性装模作样地接过了魏王的诏书瞧了瞧,便命人打开宫门,将这三千甲士放到宫中。  

入宫的时候,周成不禁问了一嘴:“文将军,不知道陛下身在何处?”  

“我也不清楚。不过有一人应该知道。”  

“谁?”  

“中车府令,刘霸。”  

随后,周成便找到刘霸,呃,应该是刘霸自己跑来的。  

得知石遵的藏身之处,周成和苏彦便带着兵马赶往南台的如意观。  

此时此刻,石遵正在和自己的皇后张氏下棋,下围棋,还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陛!陛下!大事不好了!”  

一个焦急的叫喊声突兀地响起,转眼一看,原来是一名宫女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石遵眉头一皱,低声喝道:“道观所在,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发生了何事?”  

“陛下,有一支不知道何人统率的军队已经杀入建章宫了!”  

唉,该来的总会来的。  

事到如今,石遵反而坦然了,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挥了挥手道:“朕知道了。退下。”  

“陛下。”  

“朕让你们都退下!”  

过了没多久,这偌大的如意观,便只剩下石遵和张皇后二人。  

“皇后,你怕吗?”  

“臣妾不怕。”  

又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那是走动之间铠甲碰撞的声音。  

很快,整个如意观就被团团围住,就连偌大的南台都站满了披坚执锐的士卒。  

“造反的是谁?”虽然知道造反的人一定是石闵,但石遵还是想知道,石闵是想改朝换代,还是想要换下他这个不听话的皇帝,换上另一个傀儡皇帝。  

周成没敢回答造反的是石闵,而是恶狠狠地道:“义阳王石鉴应当被立为皇帝!”  

石遵云淡风轻地笑着道:“朕尚且如此,石鉴又能当多久的皇帝?”  

石遵虽然即将被废黜,又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傀儡皇帝,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周成还是要给点面子的。当然了,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