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4章 颍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过了没多久,县尉曹延便带着十几名衙差赶到这里。  

见着自己的姐夫麻薯等一大群人围在屋外不敢进去,曹延的心里还纳闷呢:“姐夫,那几个杀人犯呢?”  

麻薯见到曹延带着手持武器的衙差来了,心里有底气,便道:“韩亭长已经进去了。阿延,那几个杀人犯极有可能是落草为寇的,还有些武艺,待会儿我们一起杀进去,擒杀贼寇,说不定县令大人会给你记上一功啊!”  

“好!”  

曹延拔出了手里的利剑,高声道:“给我杀进去!生死不论!”  

话音刚落,随行的衙差便争先恐后地推翻了木架子,径直冲了进去。  

“砰砰砰!…”几个衙差直接被打断了手脚丢出来。  

众人正愣神的时候,一个威严中充满煞气的声音响起:“孤王看谁敢动手!”  

“魏…魏王!”  

“呛啷”的一声,曹延手中的利剑应声而落。随即,曹延便看见了中午的时候在府衙看见的,魏王身边的一名将领。  

吾命休矣!  

曹延心里哀嚎不已。  

陈长生嗤笑了一声:“县尉大人,你真是好大的威风!走吧,大王要见你!”  

事已至此,曹延只有引颈待戮,等候石闵的发落了。  

没办法,他倒是有心杀掉石闵,但是实力并不允许。且不说还在城外驻扎的军队,单凭石闵那恐怖的武力,想要杀死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是难事!  

曹延留下了大跌眼镜的一群人,愤愤不平地瞪了麻薯一眼,然后低着头,惴惴不安地走进屋里去。  

一进屋里,看见那个身穿华服的青年人,曹延便是双腿一跪,脸色惨白地跪到地上:“大王!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王治罪!”  

闻言,石闵只是冷冷的扫了曹延一眼,说道:“你知罪?”  

“小人知罪!”  

“你知何罪?”  

“小人…小人…”曹延不知道从何说起。  

石闵眯着眼睛道:“你不说,孤王来给你说一说!汝之罪,罪在纵容包庇污吏,同流合污,鱼肉百姓!若不是孤王亲眼所见,还真不知道这大梁的地界上,区区一个里长,竟然都如此目无法纪,无法无天!”  

“大王!饶命!饶命啊!”  

石闵微微地闭上眼睛,不想去看曹延与这亭长那丑恶的嘴脸。石闵指着桌上的一碗稀粥,说道:“孤王真是为你们感到羞耻!在汝等大快朵颐,歌舞升平,吃着美味佳肴,喝着甜美小酒的时候,可知道自己治下的黎庶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这是咽糠菜!他们甚至连咽糠菜都吃不上!”  

石闵经此一事,便开始大力整顿大梁的官场,县令被撤职查办,关入监牢,等待查出所有罪行后再行发落。麻薯这个里长则是直接被斩首示众,头颅还要被挂在城门口。  

诸如其他有欺压百姓行为较重的,通通打入监牢,这一次,几乎一半的大梁的官吏和地方里长、亭长乃至于三老都被关入监牢。  

此外,石闵还在大梁城的各个城门口张贴告示。  

人群里,一个膀大腰圆,说话很大声的甲士喊道:“魏王诏令!自即日起,彻查大梁之所有官场不法现象!凡徇私舞弊者,鱼肉百姓者,欺男霸女者,贪墨公款者,巧立名目乱收费者,凡有不法之举之官吏,百姓官吏皆可检举,检举皆有赏!同时,为整肃吏治,百姓有冤告而无门者,可到府衙门口击鼓!官府免费受理!”  

“嚯!真的假的!”  

人群里对此表示不信者很多,几乎没多少人相信普天之下还有这般好事。难道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一个知道点内情的士子道:“诸位!诸位!听我一言!”  

“咱们大梁要变天了!昨日,鱼肉咱们百姓的县令、县尉还有一干大梁县的贪官污吏都已经被下了狱,魏王要查办他们!列位,大家有冤申冤!魏王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他一定会给我们做主的!”  

听到这话,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俺要去县衙击鼓!俺有冤情!”  

“可怜老汉的儿子、儿媳,儿媳被人糟蹋了,儿子被那人杀害了!今日一定要让他们沉冤昭雪!”  

“对!还有曹延那个狗官!俺要告他!强占了俺家的良田!”  

群情激愤,说着,这一大群人便往县衙而去,敲响了登鸣鼓。  

偌大的县衙,已经是人山人海,原本负责查处贪官污吏的官员都不够用的,无奈之下,石闵只好派遣随行的大臣去受理各种案件,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石闵在大梁待了三日,三日之间,惩治了一大批的贪官污吏,不仅限于大梁,大梁附近的几个县城都有人前来告状,石闵这里是一一受理,弄得随行的大臣是苦不堪言!  

对于石闵的行为,大梁乃至于整个建昌郡的老百姓是交口称赞,私底下都称呼石闵是“青天大老爷”!  

石闵如此大力整顿吏治,着实让他赢得了不少的民心,不过,也使得许多士族的人对他敌视。  

石闵随即离开了大梁,继续南巡。  

这一回石闵出巡的队伍抵达颍川,目的地为许昌。  

许昌且不说,就先说颍川,颍川郡,乃是有名的中原大郡!ァ看书室ヤ1ωωω.kanshu侍.còм<、域名、请记住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颍川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华夏民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