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0章 解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在距离石城并不远的云阳城。  

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之后,云阳城被攻破,守城将官与县令战死,八百士兵全部被杀,紧接着赵军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掠夺和屠杀。  

他们疯狂地抢夺粮食、钱财和妇女,百姓的房屋多半也被他们一把火烧掉,只要有人稍加反抗就被他们一脚踢倒在火里,再恶狠狠补上一刀…城里的哭喊惨叫声此起彼伏,凄厉得令人毛骨悚然,灰烟弥漫中烧焦皮肉的煳味浓烈得呛人,这座古城霎时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石闵骑着赤马朱龙,站在一处低矮的山坡上。此时此刻,他麾下的赵卒都冲进了下面的村庄里,然后如土匪一般,极为粗暴地劫掠村民家的牲口、口粮,鸡鸭鹅牛,凡是能吃的东西统统被他们带上了,甚至是连玉米棒都没有放过!  

一个赵卒还将一串大蒜挂在了脖子上,呼喝着前面的几个可怜巴巴的老百姓赶快走。  

赵军将士的野蛮的行径也激起了一定的反抗,不过石闵之前已经三申五令过,不许杀人,只能掳掠,故而赵卒们最多只是将反抗者打伤了,然后丢到一边去,不管不顾。  

当然了,他们最后肯定是逃不了一死的。  

看着麾下的将士们如此粗暴的行为,石闵并没有加以制止。  

他不是救世主,但是他很想拯救这些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可是石闵知道,现在他是有心无力,因为他一旦放过这些老百姓,等待他的,将是石虎的猜忌,还有无穷无尽的贬斥!  

死道友不死贫道。  

既然注定要抉择,那么石闵肯定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连自己都拯救不了,何谈拯救世界?  

不过石闵还是有些不放心,他虽然三申五令过,麾下的将士们亦是对他的军令不敢违抗的,但是谁知道这些**子会不会阳奉阴违?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偌大的队伍里,总会有那么几只臭虫。  

这不,石闵当即带着一队亲卫,骑马往村庄里面跑了过去。  

这已经是他们汉军第五次洗劫村庄了,故而满载而归。  

石闵路过了那些恍若行尸走肉的老百姓。  

这些老百姓,无论是男女老幼,都一个个目光呆滞,脚步虚浮的,看上去没了一点精神气。而当石闵出现的时候,他们看着石闵的眼神,都带着不可掩饰的仇恨!  

石闵对此熟视无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愤怒。  

在经过一条比较阴暗的巷子里的时候,石闵果真听到了一阵低喘的声音,还伴着惨绝人寰的嚎叫的女声!  

这女声,还十分的稚嫩!  

草泥马!  

石闵心里暗骂了一声,不由得勒住了缰绳,下了马,直接往巷子里走去。  

而当石闵进去的时候,里面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透着晦涩的阳光,依稀可见,两个穿着盔甲,下面却是光溜溜的赵卒,他们一人伏在一个幼女的身上,一人抱住了一个已经奄奄一息的少妇,就这样,动作着。  

那个少妇似乎快要死去了,嘴角还挂着一丝猩红的血液,双眼无神,瞳孔里尽是涣散。不过从她紧紧攥着的手掌来看,少妇还有着一丝的生气,但是生命的气息显然已经开始流逝了。  

少妇已经命不久矣!  

而从少妇光着的白皙的后背上,依稀可见,一道道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伤痕!  

石闵又扫了那个幼女一眼,幼女此时此刻都没有停止哭泣,眼泪,稀里哗啦的眼泪伴着鼻涕流了出来,热泪盈眶。  

幼女已经感到了撕裂一般的痛楚,下面已经都是血,但是伏在她身上的那个赵卒,似乎毫不怜惜,直接摧残了这个花骨朵,不到十岁的花骨朵!  

“将军!…”两个赵卒赶紧跪了下来。  

石闵的脸色一沉,他本来是想破口大骂的,但是对这两个禽兽不如的士兵,他认为不必浪费这种唇舌!  

那个幼女已经崩溃了,状若疯癫。  

趁着石闵和在场的赵军将士都不注意的时候,幼女夺起了地上的一柄利剑,而后嚎叫了一声,直接往对面的那个赵卒头上劈了下去!  

“啊——”  

崩溃的幼女嘶吼着,但是那利剑并没有劈下去,而是被眼疾手快的石闵一脚踢飞了。  

几个赵卒赶紧冲了上去,摁住了还想要蠢蠢欲动的幼女。  

“把他们给我拿下!”石闵指着那两个瑟瑟发抖的赵卒,厉声道。  

随即,便有几个士兵冲上去,直接拿下了那两个作奸犯科的赵卒。  

“饶命啊将军!饶命!”  

这两个赵卒还在乞饶,不过石闵已经不加以理睬了,而是挥了挥手,让他们将两名违法乱纪的赵卒押了下去。  

旁边的花木兰不由得捂着嘴,热泪盈眶地道:“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做这种事情?!”  

石闵沉默着没有解释,而他身边的文泰,则是跟花木兰低声道:“花荣,其实我们汉军这边已经算是收敛的了。你看石鉴、李菟、李农他们所部的士兵,那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  

紧接着,石闵又看向那个挣扎不已的幼女,这个幼女还在反抗,但是被两个牛高马大的赵卒摁住了身子,实在是动弹不得。  

石闵张了张嘴,想要道歉,但是随之又想到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又扫视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少妇,少妇的身子颤抖着,显然已经快死了。  

但少妇可能是回光返照了,眼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