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祭典开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年灵草做香料,海中蛟龙为食材,做的一道名叫‘海上升明月’的招牌菜,让几人赞不绝口。  

这道菜,光装菜的盘子,就用了几千斤玉石雕刻,而蛟龙口中含着的明珠,其实是四枚蛟龙蛋,吃一口‘口耳眼鼻’都往外溢出的白色灵雾。  

还有,据说是在深海海眼中,酿制而成的碧宵酒,喝下去,会有一位曼妙的仙子,在耳边细语轻吟。  

转眼间,到了三月十二日,离女娲诞辰三月十五日还有三天。  

王宫参加祭典的队伍,排成长长的一列,旌旗摇曳,车马并行,显得威武而庄严。  

最前面是纣王的车撵。  

九匹长着翅膀的白马,拉着一架黄木车撵,在车撵的外壁上,雕刻着玄鸟的图腾。  

纣王之后,是一百位三月十五出生的童男童女,这些孩子坐在黑色猛虎拉着的车架上,不哭不闹,好奇的看着围观的人群,看到自己的父母,还会把手中的食物丢出去,和他们一起分享。  

王宫的食物,一个小小的灵果,都足够普通人家,一年的吃喝用度。  

在洪荒世界,三岁的孩子,已经足够聪明,大多数一出生,就有炼气十三层,甚至筑基左右的实力。  

这些孩子后面,是拿着大商旗帜的士兵,其中最尊贵的是太常旗,上面画着日月星辰,还垂着十二条丝带,称之为十二旒。  

其次是龙旗,有九旒。  

象旗、熊旗等等,不一而足。  

旌旗摇曳,遮天蔽日。  

秦锋等金仙们,不算是大商的臣属,有较大的自由,但这次众人也在纣王的邀请下,参与了这次祭典。  

金仓三千多丈的身躯,站在那里跟一座山一样,引的朝歌许多人,好奇的观看。  

还有些顽皮的孩童,顺着他的脚面往上爬。  

金仓毫不在意的哈哈一笑,他们金焱巨人一族,在很久以前就跟大商的关系很好。  

当日上中天时。  

一队士兵,吹响号角,声音给人一种苍凉辽阔的感觉。  

“启程!”  

“启程!”  

祭典队伍,这才在朝歌几千万居民的注视下,从几百丈宽阔直通城门的青石街出发。  

前行不久。  

领头的一支队伍,就出现了骚动,停了下来。  

“何事?”  

“禀告大王,一只猛虎拦路!”  

“杀了!”  

一道冷酷的声音,从九只天马拉着的车撵中传出。  

秦锋看过去,在祭典队伍前行的路上,一只黑色条纹的猛虎匍匐在地。  

体型不大不小,正好把路挡了个严严实实。  

纣王车撵旁边,一名带着面具的老者道:“祭典开始前,不宜见血。我去把他驱赶走吧。”  

“准!”  

这老者嘴里念着咒语,不知道施展了什么法术,猛虎咆哮一声站起身。  

“张先生好神通。”  

刚才怎么驱赶都无济于事的猛虎,竟然这么轻易就离开,让大家对这张姓老者赞不绝口。  

秦锋看着他脸上的面具,明白这老者可能是一个贞人,卜算之道修炼到高深处,也是能杀人于无形的。  

不过,这猛虎却在离开时,把一根熊旗给叼走了。  

只听一声冷哼。  

队伍靠前处,一名将军弯弓搭箭,一道箭矢射了出去,那猛虎直接被烧成了一片虚无,而旗帜却安然无恙。  

秦锋眼神一凝:“黄飞虎这么厉害?”  

黑檀道:“那是自然,据说黄飞虎得仙人梦中传道,比闻太师还要强大一分。”  

秦锋心道:“这剧本不对啊。”  

一名士兵,拿了落在地上的熊旗,祭典队伍继续上路。  

那名张姓老者却叹了口气,显然猛虎拦路不是什么好兆头。  

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向着女娲宫而去。  

直到太阳快落山,再也没有类似猛虎挡路的事情发生,就在大家松了口气的时候。  

突然,在路两边的山崖上,有‘嘶嘶’声响起。  

“啊!”  

一声惊叫,让大家再次紧张起来。  

“被蛇咬了,你叫什么叫?”  

“我…我的脚,啊!”  

其中一位统领,走过去一看士兵漆黑的左脚,大惊:“大家小心,这蛇有剧毒。”  

这些士兵可没有普通人,全都是精挑细选的军中老兵,虽不说法力高强,但也不可能被一条蛇给咬伤。  

显然,这并不是普通的蛇。  

就连秦锋身边的其他金仙境修士,也都眉头皱起,并不是说他们惧怕这种程度的袭击,而是大商接连不断的出现不详和意外,让他们担心,大商是不是气数将尽的先兆。  

站错了队,可是很危险的,就像是封神原著中,那些截教的修士,法宝不弱,修为也不差,其中云霄、赵公明都是接近圣人的大罗金仙。  

云霄娘娘连三尸都斩尽了,最后还是落得个凄惨下场?  

大商这一边的修士,几乎没有一个全身而退的。  

这就是看不清形势的后果,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就是如此。  

不过,秦锋站在大商这一边,是有所图谋的,如果去了大周,很多事情就不方便去做了。  

秦锋看着四周神情凝重的金仙,心道:“这些人如果上了封神榜还好,可以去天庭任职,就怕连上封神榜的资格都没有。”  

正在这时,两边山崖上传来无数‘嘶嘶’声,一个清剿拦路毒蛇的小队,也失去了消息。  

这叫声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