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原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抚摸着手腕处的朱之印,目光平稳。  

“说到底这也就是牟迟家的推测,并没有实际的证据。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牟迟家才想要去找牟迟巫女...说是唯有找到牟迟巫女...牟迟家才能继续维持它的使命。”  

说到这里的时候,牟迟真世已经紧紧地抓住了她的领口,露出一抹想笑,但是又笑不出来的表情。  

“前面北川先生也问我了吧?为什么要让你和未来小姐离开鹿儿岛县...离开牟迟家。那是因为——”  

牟迟真世深吸一口气,再也不复刚才端庄优雅的模样叫出了声:  

“那什么牟迟家的荣光!牟迟家的使命!我根本就不想去遵守啊!那种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  

她捂住了自己的脸,肩膀小幅度抖动,泪珠随着指间缝隙落下。  

“我只想...只想和我父母待在一起...生活下去...就只是这样而已。牟迟家主...我也不想当...我就想和我的父母待在一起而已。”  

北川寺无话可说。  

这就是牟迟真世的心里话。  

她就只是想和自己的父母待在一起,但因为牟迟家的‘使命’,导致她的父母死在化作‘缚魂之所’的牟迟本家。  

这一切都是因为牟迟家的使命。  

估计这就是牟迟真世第一次见到北川寺时所说出那番话的原因吧。  

‘渔民的职责是打渔,渡夫职责是渡人过河...有人觉得那是他们的本职,是他们应该去这么做的...’  

‘但实际上他们去做这些事情仅仅是为了打渔活命,渡人过河赚钱...本质上也就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牟迟家也正是如此。  

牟迟本家的职责便是维护现世与隐世的平衡。  

“但我根本就不想维护什么现世与隐世的平衡!我只是想和我想在的人在一起!为什么...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啊...?”  

牟迟真世完全没有压抑自己声音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在中嶋家,所以她才能这样的叫喊出声。  

说是牟迟家主,其实她现在的年龄也不过二十多岁,也还是喜欢哭哭啼啼的年纪。  

她之所以想要北川寺与神谷未来离开鹿儿岛县的理由也很简单。  

这是她对牟迟家的小小反抗...那怕这个小小的反抗最后会导致她的生命力也被朱之印所吸收殆尽。  

但是——  

“很遗憾,我和未来并没有离开鹿儿岛县的想法。”  

北川寺摇了摇头。  

是的,他与神谷未来并没有离开鹿儿岛县的想法。  

因为神谷未来的手腕处也已经要开始浮现出朱之印了,或许这是祸青之石的特殊性,根本就不用等到二十岁,只要使用了‘祸青之石’,朱之印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  

不管怎么样都要将神谷未来手腕处的朱之印解决才行。  

为了这个,看来还是要进入已经化作缚魂之所的牟迟本家一趟寻找有关于朱之印的典籍。  

如果找不到与朱之印相关的东西,说不定还要进入一次黄泉。  

那两个地方都是不好相与的地方...  

特别是黄泉。  

那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又隐藏着什么东西...?  

说实话,北川寺并不清楚。  

但看着神驻村、伊晦岛、四方家、牟迟家这些地方对待黄泉的慎重态度就足以说明很多了。  

本能告诉他,这一次的事件远超过往常任何事件。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却还要去牟迟本家吗?”  

牟迟真世不可思议地抬起头看着北川寺。  

可她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我明白了,那位牟迟巫女身上也出现朱之印的症状了吧?不然像你这种性格的人应该会等到足以解决这次的事情才会再来鹿儿岛县。”  

“比起管我的事情...你差不多也该回你们牟迟家了。”  

北川寺看也不看牟迟真世,语气平淡地继续说道:“要是我能得到朱之印的解决方法,对你也有好处。”  

“对我也有好处?”  

牟迟真世干笑一声,心若死灰一样地说道:“我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就我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分家的人都敬畏地看着她。  

上上下下的事情交由她来打理。  

这种说不出的孤独感让她一度承受不住压力,但是——  

“为了你的姑妈,你也要继续加油吧。”  

北川寺的声音适时地响了起来。  

他站起身子,语气没有什么变化:“牟迟清罗一直都在你身边,她的悲伤并不比你少,至少十多年前,她也不过刚满二十岁吧。”  

“......”牟迟真世。  

二十岁的清罗姑妈...从那个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  

那个时候的她是怎么做的?  

而现在的自己又是怎么做的?  

牟迟真世擦拭着眼泪,又整理了一遍衣装,最后她站了起来:  

“北川先生,希望你能顺利归来...能够解决我们牟迟家这一族的宿命。朱之印绝对不会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要找到那个方法...相信你与未来小姐也能继续平安地活下去吧。”  

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接着拉开和式拉门,踩着小碎步离开了。  

感受着她远去的脚步声,北川寺禁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不管怎么样,刚才她所说的那些信息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