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四章.始末(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川寺并不清楚他说的话对仲间岛他们后续的影响,因为对于现在的他最关键是灾厄之匣的事情。  

他让中城绫带着他们来到公交点,随后一眼看过去。  

这里属于山梨县偏西早川町内,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比较远离东京圈,因此看上去并不是特别繁华。  

农田绿芽闪着光彩,空气之中荡漾着泥土的气味,这一切都颇有一种乡间风情的感觉。  

小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座山脚下,比起中城绫所说的‘毫无生气’...这个山脚下镇整体上要活泼很多。  

看着这样的村镇,神谷未来的情绪好像也有些高涨了。  

她拉着北川寺衣袖,神色微动:“寺君,我想先在这里逛一逛...你可以先和中城小姐先登山,我之后就来。”  

北川寺斜一眼神谷未来,见她对自己笑着点点头后,他也是面色一动,语气平淡地说道:“那未来你就稍微逛一逛吧,在东京可看不见这种富有乡趣的地方。”  

“嗯!”神谷未来点头,接着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取出了自己调查笔记本,她唰唰唰地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随后将其交给北川寺:“这个给寺君吧,上面有我今早归纳的一些资料,说不定对你有用。”  

他们两人又当着中城绫寒暄了一会儿,随后神谷未来就笑着挥了挥手,暂时与两人分开了。  

等到神谷未来顺着乡道离开,北川寺也是不带丝毫怜惜女生的意思开始使唤起身边的中城绫,让她走在前面给自己带路。  

“...就、就是这座山了。”中城绫指着前面的满头大汗,艰难地呼吸着。  

因为北川寺的压迫感实在太足,所以中城绫这一路上其实根本就没停脚。  

她一路小跑一二十分钟,脚都累软了。  

“这座山...?”  

听见中城绫的话,北川寺抬起头。  

站在山脚,去看大山。  

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倒错感...”  

北川寺喃喃自语了一句。  

是的,山体的幽深与人体自身的渺小,会在这样抬头看过去的时候,凸显得特别清楚。  

蜿蜒而上山路被密林吞噬。  

冷意十足的山风流窜。  

这一切都让人莫名的心底隐约发凉。  

明明身体的本能在告诉你,这座山有什么东西...可在不知不觉中,你也会下意识地被其吸引。  

除开这些以外...  

北川寺转而看向脚边。  

光秃秃山路两边的泥地上插着幽幽旋转的三色风车。  

不、不止脚边...  

从这里抬头望去,会发现在这山路蔓延之间,插有许多三色风车。  

在日本,插在这种大山中的三色风车其实是有特殊含义的。  

日本人相信,风车能带着他们的思念,向已经逝去之人送去亡语。  

像这种有风车存在的地方,也代表着这个地方是当地的灵场。  

不过...  

“有字?”北川寺低下身子,伸手摘下其中一个小风车。  

在风车洁净白色的背面,留着这么一行小字。  

‘祈愿...请祈福之神原谅我们这群愚蠢的人吧’。  

请求祈福之神原谅...?  

北川寺将风车重新插入泥地,心思流转。  

祈福之神...这不就是神谷未来之前在她父母房间里面发现的...流传于山梨县近代的传说吗?  

这个祈福之神和灾厄之匣所在的这座山又有什么关系?  

北川寺瞥了一眼坐在旁边石头上好久都没起身的中城绫,见她休息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道:“走吧。”  

“...我、我知道了。”  

中城绫咽了咽口水,从石头上撑着站了起来。  

她重新走在前面,开始为北川寺引路。  

这条山路崎岖而且两边还没有设置扶手栏杆,路面情况也十分不乐观,看上去像是很久没有整修过了。  

不说北川寺,至少中城绫走得十分吃力,基本上每过十分钟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在这样走走停停的情况下,距离目的地自然也就越来越近了。  

越往山上走,北川寺就越能察觉到空气之中不对劲的地方。  

渐渐的,北川寺甚至能够看见乌黑淡薄的怨念流转于空气之中了。  

在这座山里面果然隐藏着什么。  

北川寺眯起双眼,继续跟在中城绫身后。  

走过两条岔路口后,道路也逐渐变得狭窄。  

在穿过最后的灌木丛后,一座盖着红布的神龛就出现在了北川寺与中城绫的面前。  

这座神龛十分破旧。  

木制的神龛顶破败不堪,一些地方露出腐烂的木刺的同时,还散发出一股股潮湿糜烂的气味,根本就看不出一丝一毫神龛的庄严感。  

反而因为其腐朽不堪的模样透出一种诡异恐怖的感觉。  

但以上也就只是北川寺对神龛第一眼感官而已,让他最为在意的是——  

“灾厄之匣不在。”  

北川寺皱起眉。  

按照中城绫所说,在惨红已经脱色的布垫上,本应供奉着灾厄之匣才对。  

毕竟按照传说,灾厄之匣在被人使用之后,就又会回到这座神龛中。  

既然犬冢已经使用了灾厄之匣,那么理所当然的,灾厄之匣就会回来才对。  

可现在...脱色的布垫上面别说灾厄之匣,连树叶一类的东西都没有。  

北川寺没有搭理坐在旁边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