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十二章 取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族人的夸奖并没有让疱栖骄傲自满,他依然勤勤勉勉,为人族的发展绞尽脑汁。  

疱栖通过多番观察,发现族中亲近之人互相交合,生下子嗣却是愚笨了许多,甚至有的四肢不全。  

因此他制定了婚嫁制度,禁止近亲通婚,禁制群婚乱配,并将婚姻关系固定下来。  

这一措施实现后,部落的新生婴儿聪明了许多,很少出现不健全的婴儿。  

婚嫁制度的确立,改善了人伦关系,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由于畜牧业的兴起,族人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甚至族人有了比较多的空闲时间,他们有时感到十分无聊。  

鉴于此事,疱栖在云宵的指点之下,创造了埙、琴瑟等乐器,丰富了族人的精神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胥部落中各家各户都饲养起了牛、羊、鸡、鸭、猪等家禽。  

夏天、秋天就去河边捕鱼,多余的鱼就制成鱼干,冬天就宰杀牲畜。  

族人已经不用在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中捕猎,有空之时也有不少的娱乐节目,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随着华胥部落发展得越来越好,周围的部落也慢慢的都来投靠,对此疱栖一律接收,并且一视同仁,教导他们各种技术,帮助他们提供生活水平。  

因此前来投靠的部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疱栖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导致更多部落前来投靠。  

经过漫长的时间,疱栖的各种技术与制度都一一传散开来,给人族带来极大的帮助,疱栖也被人族称为天皇。  

鉴于族人的建议,疱栖下令,在一处平坦,土地肥沃之地,修盖了座城池,作为都城。  

疱栖住进都城后,各地部落纷纷响应他,也都学着疱栖盖城,共尊疱栖为人族共主。  

坐上共主之位后,疱栖改名叫青云,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为人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青云也是这样朝着这个目标去做的,他组织大量的人员到各部落传递各种有益于提高人族的生存与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另外他没有停止专研的心,琢磨继续提高人族的生活水平。  

经过不断的观察,他制定了四时历法,给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当然作为一个共主,要善于利用大家的智慧,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毕竟有限,所以青云在都城中大力招纳各方面的贤能,让他们为人族的发展出一份力。  

由于青云的声望很大,不少有才之人听到共主的招纳信息,都纷纷前来都城,其中大部分都得到了合适的安排,他们的才能得到了施展。  

人族也因此得到发展得越来越好,一切往好的方面前进。  

虽然人族发展得不错,不过青云最近却为一件事情颇为烦恼。  

他想将一些事迹记录下来,以便方便后代子孙学习,但是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像玉简这些必须要有一定修为的人才能使用,普通的族人没有神识,无法查阅,因此不能使用。  

如果用普通事物承载万族文却无法做到,万族文虽然没有道文那么高深莫测,但是也不是一般的事物可以承载的。  

另外万族文对于普通的族人来说太深奥,难以书写。  

人族需要有自己的文字,适合人族的文字,青云心里这样想。  

但是文字不是那么容易创造的,青云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想法,因此他前去向师尊求教。  

“师尊,您有什么好办法吗?”青云在云宵面前还像当初个少年,恭恭敬敬的,没有因为成为人族共主而有一丝改变。  

“文字?”云宵看着青云笑了一下,接着认真掐算了一下,然后对青云说道:“你不用为此事烦恼,不久就有人解决这个问题。”  

“师尊,真的吗?是谁?在哪里?我亲自去邀请他!”  

“你啊,做了共主这么多年怎么还这么急躁呢!他是谁你以后就会知道,你安心做其它事情吧。”云宵摇了摇头。  

“是,师尊!”青云有点小郁闷。  

青云稍微沉默了一下又开口说道:“师尊,您有不需花费太多法力的推算之术吗?  

这些年来,有不少部落都遭受到天灾,损失比较严重,甚至有不少族人因此失去了生命,如果能提前预知就好了。”  

“你想让人族学推算之术?这个还真没有,师尊会的起码要天仙级别才能使用。估计现在没有谁有适合凡人使用的推算之术。  

也许只有创法这一途径了,要不你自己琢磨一下?  

要是你能推演出来,并推广下去,说不定你就功德圆满证得人皇之位了呢!”云宵说道。  

青云听了头大无比,对着云宵说道:“师尊,真的只能这样吗?徒儿见识太少恐怕难以推演出来啊!”  

“嗯,算你有自知之明。  

你的师伯祖有两件灵宝叫作河图洛书,如果有它们相助,可以减少推演难度,师尊可以帮你借来。  

不过你确实不善于推算之道,境界又不够高,估计还是要花费不少时日才能推演出来。  

当然请你师伯祖帮忙推演一下也是可以的,你师伯祖最喜欢折腾推算之道了。  

如果选择请你师伯帮推演,可能你需要在其它方面多加努力才能功德圆满。  

如何选择就看你自己,有利有弊,你顺从自己内心即可。”云宵看着青云郑重地说道。  

青云思索了一阵子,开口说道:“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