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又见混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蓬莱仙岛,一个漂亮的小亭子中。  

此时叶昊,女娲等五人都在坐在那里,闲聊着。他们修炼太长时间了,所以打算休息一段日子。  

云宵此时的境界已经是准圣初阶顶峰,法力非常雄厚,没有一丝虚浮。她算是一个高手了,出到外面只要不是那几个圣人出手,至少也可以全身而退,安全算是有了保障,可以不太过依赖叶昊,算是可以出师了。  

叶昊见此非常满意,也不枉费他的一番教导,徒弟出色,他脸上有光啊!  

孔宣也有大罗金仙大圆满的修为,也是非常不错,镇压其他圣人弟子不在话下。  

有这两个弟子在,人教就不惧与其他教派争斗。另外人族三祖,修炼了叶昊专门为人族创造的功法后,进步也是很明显。  

由于有大功德、大气运在身,他们现在已经有大罗金仙高阶,此时他们在人族祖地那里一边管理人族一边修炼。偶尔云宵与孔宣也去指点一下他们以及那几百记名弟子。  

弟子们都挺争气的,也无需叶昊他们费太多心思,只是每隔两三千年时间给他们解解惑,讲一下道而已,十分轻松。  

至于女娲与伏羲的修为则都是准圣大圆满,女娲休息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去混沌中证道混元了,估计没有什么问题,而伏羲则还需要继续积累,离突破还远着呢!  

他们都是有大功德大气运的人,修炼速度还是可以的,突破混元只是时间问题。  

女娲突破时,叶昊与伏羲会前去护法,同时也带上两个徒儿去见识一下。让他们感受一下混元劫的厉害,以便将来能从容面对。  

至于说会不会吓到他们,影响到他们的道心,那简直是胡扯,如果这样都能影响到的话,那还追寻什么道呢?  

一段平平淡淡的日子很快过去,长时间修炼造成精神上的疲惫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心情也愉悦了很多,心态很放松,很自然。  

这种状态正适合去突破境界。  

一行人无声地消失在蓬莱仙岛,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影踪。  

很快,他们就进入混沌深处。此次他们比上次还深入了不少,毕竟洪荒天地已经有几位圣人了,他们还是离洪荒远些,免得让他们察觉到,万一有人捣乱就不好了。  

确定好突破的地方后,叶昊亲自出马,布置防护阵法,攻击阵法。  

这次布置的阵法比上次他渡劫时还要多了一些,强大了一些。  

叶昊这些年来也不是吃素的,突破混元后,他领悟能力大涨,参悟出不少强大的阵法,以前那些阵法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他也一一修正改善过来,强大了不少。  

这些阵法应该可以将天劫削弱五成,不过对于心劫这一关,阵法就无能为力了,需要靠女娲自己面对,叶昊也爱莫能助!不过女娲有一身大功德,大气运,另外还有灵宝护身,估计难不了她的。  

很快阵法布置好了,叶昊将阵法的控制玉符交给女娲,再给女娲打打气,就与伏羲他们退到远处了。  

女娲盘坐好,开始运转功法将法则融入自身。这个过程与叶昊上次面临的一模一样,不过由于女娲之前有用法则之力炼体,肉身对法则的适应性已经比较强,没有叶昊上次那么惨,经历的时间也短了不少。  

当然效果也是不错的,女娲的肉身与元神最终都达到了无污无垢的状态,生命层次出现跃迁,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十分强大!  

既然已经融入了法则,那么就差一步就可以证得混元了。  

女娲也不急,呼了一口气,稍微调整了好几天,她才开始着手冲破大道枷锁。  

毕竟突破后不会留给她多长的时间,天劫就要降临的。  

叶昊突破混元时的经历,她还是记得的,她也不贸然行动,一切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比叶昊还要稳呢。  

没有出意外,女娲一举冲破大道枷锁,结出混元道果,顿时她身上爆发出强大的威压,让在远处的伏羲他们感到一阵窒息。  

叶昊让他们感受了一会,才驱散他们身边的威压。  

很快女娲上空就开始聚集劫云了,劫云快速凝聚能量,威压越来越严重。  

底下的女娲则快速熟悉暴涨的法力,加紧时间提升自身能力,调整好心态。  

良久第一道天劫终于降落下来,叶昊观察了一下,比他遇到的要弱了些,他觉得稳妥了,女娲能够搞定,可以放下心了,脸上不由得露出轻松的神色。  

叶昊是放心了,可是他旁边几位却把心提到嗓子眼了。  

天劫的强大让他们震惊,他们觉得如果他们面对这一道天劫肯定会灰飞烟灭,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他们不由得露出担忧的神色,女娲可是云宵与孔宣的师母,伏羲的妹妹呀!能不担心吗?  

叶昊见他们太过担忧,于是安慰了一下:“不用太担心,娲儿可以应付,娲儿准备很充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你们境界没有到,不知道混元的手段有多强大,前面几十道天劫是不能给娲儿带来什么麻烦的,最后几道才有些麻烦。  

你们好好感受一下天劫就好。以后你们也要面对,现在吸取一些经验,不要到时候手忙脚乱。”  

听见叶昊如此说道,伏羲他们才放下了担忧的心,仔细观察女娲渡劫的情况。  

就在叶昊话音刚落的一瞬间,女娲就接下了第一道天劫。  

果然如同叶昊所说,天劫没有给女娲造成什么大问题,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