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终至混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叶昊与女娲出关后,轻松地过了一段平淡而又温馨的日子。每天如同凡人一样,吃饭,聊天,睡觉,玩耍,打闹,好不快活!蓬莱仙岛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留下他们快活的身姿!  

几年后,因为女娲有一道化身一直留在仙岛,叶昊无需留下了什么留音符,就与女娲出现在混沌深处。这里离洪荒世界已经非常遥远,就算打破天,洪荒世界那边也察觉不到什么。  

叶昊还是不想让洪荒世界的生灵知道自己的实力。低调是王道,枪打出头鸟,叶昊已经印在骨髓深处!  

选定渡劫的地方后,叶昊开始布置阵法,什么混元大阵,先天五行大阵,阴阳太极大阵,五行八卦阵,乾坤颠倒大阵,时空溟灭大阵等一个个防护能力或攻击能力强悍的阵法纷纷被叶昊布置出来。  

叶昊将他这些年来领悟的强大阵法几乎都布置出来了,他向来不喜欢冒险,稳妥一些比较好,小心使得万年船!  

命只有一条,如果自己都不珍惜的话,那你想让谁为你珍惜呢!  

布置好阵法后,叶昊将法力恢复,调整好心态,一切都恢复到最佳状态。  

“娲儿,你离远点,我要开始了!不用担心,我会安全渡过的,我还想欺负我的娲儿生生世世呢,舍不得离开你的!”叶昊对女娲说道,并稍微调戏了她一下。  

女娲此时有点担心,叶昊想让她放松,不必太过于忧虑。  

女娲听了,不由得脸红,但是还是乖乖地离远一些,并对叶昊说道:“昊哥,你要加油!娲儿愿意让你欺负!”  

叶昊听了笑了笑,并对女娲点了点头,然后盘坐在阵法的中央,平息好气息,开始运转功法准备突破境界。  

叶昊引动造化、空间、时间三大法则之力融入肉身与元神,对肉身与元神进行深层次的改造,只有将三大法则融入肉身与元神,结出混元道果,叶昊才能踏入混元大罗金仙的境界。  

法则入体对于叶昊来说是痛苦的。毕竟法则之力是何等的强悍,肉身与元神与之相比不异于仙凡之隔,法则是仙,叶昊的肉身与元神是凡。以凡人之体,承载仙力,就好似蛇吞象一样,很可能会被撑死。  

只见得法则刚刚融入,叶昊的身体就好似筛子一般,迸裂出无数裂缝口子,血如泉涌,惨不忍睹。  

对此,叶昊只能咬紧牙硬撑,似乎那并不是自己的身体一样,只是一门心思运转功法与法则交融。  

随着法则的融入,叶昊简直是遭了大难,皮膜,肌肉,经脉,骨骼,五脏六腑,脊髓,血液,乃至大脑,元神,统统崩灭。  

要知道叶昊的肉身与元神可是非常强大的,肉身比祖巫强大得多,元神是混沌元神,可以待在混沌中而不受损,但是却在法则之力下变得非常脆弱,不堪一击。  

还好叶昊的肉身与元神在功法的支持下,在鸿蒙造化圣水的支持下,迅速重生修复,但是又再一次在法则之力的冲刷下崩灭,如此不断崩灭又不断修复。  

在一次次崩灭与修复中,叶昊身上不断有黑色的杂质被排斥出来变成黑水。  

说实话,他修炼了这么多年,淬炼体魄这么多年,以为自己身上应该没有多少杂质才对。  

此时,他却是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原来他身上还有这么多杂质,渗透进入骨髓当中,无处不在。  

这些杂质有的是因为修炼不到家,无法清理完全,有的是因为修炼法术、神通留下来的暗伤。而这些伤痕非常小,连他的神识也察觉不到。当然这些微小伤势对于他来说不算是什么,甚至不能算是伤势,根本不会影响到他斗法。  

这些杂质与暗伤虽然对叶昊的战力没有影响,但是想要晋升到至高境界的话,就需要让身体处在无垢的状态,拥有最完美无垢的根基。  

如果留下了一丝丝的缺陷,恐怕在关键时刻,就会因为这些细小的缺陷,从而功败垂成。许多修炼者就是不重视这一点,修炼到后期的时候,就寸步难行了,形成了所谓的瓶颈。  

这也就是为什么修炼速度越快,根基就越容易不扎实,瓶颈就越多的原因,身体还是需要不停地细细地打磨,着急不得,追求快速提升要不得,最好是压制到不得不提升为止才突破,那样根基会比较牢固。  

叶昊的元神同样不停地排斥出不少污垢,缓慢使得元神呈现出无垢的状态。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这样的过程,叶昊的肉身与元神变得越发强大,已经能够承载法则之力而不崩灭。  

又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叶昊的肉身与元神彻底塑造完毕,周围升起丝丝的云雾,缠绕其上,肉身晶莹剔透,隐隐有天音传出,悦耳动听。  

冰肌玉骨,道韵天生,浑然天成,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香气,让人情不自禁的沉醉其间。  

叶昊缓缓翻开眼皮,睁开眼眸,有日升月落,周天显化,山河社稷,四季轮回,亿万生灵,皆在一眼之中,似乎一眼一世界,高深莫测。  

叶昊看了上空一眼,开始凝聚三大法则,准备冲破大道枷锁,才能结成混元道果。这需要他的道足够强,才能冲破大道枷锁,灵宝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唯道也!  

叶昊将法则之力凝聚道极限,包裹着真灵,直往大道本源深处冲去。而大道则不允许生灵靠近本源,它怎么会允许生灵靠近它的老窝呢?  

于是它出手阻拦了,但是大道也是有规则的,阻拦的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