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法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看血海边上的佛门大营。  

空中正在大战的几人,全都一愣,看向阴山方向。  

接着冥河嘴角露出了笑容。  

大日如来,普贤、文殊三人连同化身,则纷纷露出愤怒之色。  

“哈哈!本座是真的要走了!”冥河说着,手中元屠阿鼻顿时爆出一红一黑两道光华,上万道饱含无尽杀气的剑气,勃然迸发,卷向陆压道人与文殊。  

阿修罗教主则是胸前双手法决一动,身下十二品血莲顿时爆出无尽血光,稍一挣扎就冲开了大日如来与普贤的大日如来净世咒,身上千手猛地发力,将步掷金刚明王逼开。  

与乌巢禅师纠缠的血神子们也散开血光,沉入血海。  

就在此时,虚空之中突然出现一个空间通道,接着里面就飞出一道七色光华,刷向冥河,接着一杆十二层宝幢朝着冥河当头砸下。  

刚刚从陆压道人与文殊联手下脱身的冥河顿时脸色一变,只能疯狂催动头顶修罗旗。  

顿时修罗旗黑光大盛,层层叠叠的水光涌现,迎上那七色光华。  

修罗旗耗净全力,虽然最终挡住了这七色光华,可是也被这七色光华刷的身子一顿。  

随后那接踵而来的十二层宝幢顿时砸在了冥河左肩上,其中的佛道念力瞬间涌入冥河身体进行破坏。  

“咔嚓!”  

只听得一声骨头碎裂的声响,冥河便如同炮弹一般直接落入下方血海!  

空间通道之中出来两人,正是燃灯上古佛与弥勒佛两人。  

燃灯上古佛道:“不好,他要借血海遁走!”  

说着伸手一指,一柄玄尺飞向海面拦截,接着收回接引宝幢,想要再打。  

弥勒佛也连忙挥动手中的七宝妙树杖,又刷出一道七彩光华。  

大日如来头顶斩仙飞刀也是一道白光罩下。  

文殊也抛出遁龙桩。  

正在朝着血海落下的冥河,原本满是痛苦的脸,突然嘴角咧开,狭长的凤眼眯成一条线,做出了一个阴邪至极的笑容。  

接着身上腾起四道血光,化成四个冥河。  

一个迎上七宝妙树杖刷出来了的光华;  

一个迎上燃灯的量天尺;  

一个迎上斩仙飞刀的白光;  

一个迎上文殊的遁龙桩。  

随即这四个冥河被四宝打成一片血雨,纷纷扬扬的洒下。  

而冥河已经落进血海。  

旁边与大日如来战斗的阿修罗教主以及与乌巢禅师对抗的无数血神子都已经退入血海。  

那围绕着佛门大营的血水也快速退去。  

大营内,张北川似乎早有预料,除了燃灯与弥勒佛的出现出乎意料之外,与自己的预想,没有太大的出入。  

至于观世音自爆马头明王,张北川实力不够,根本就不知道。,连九念也只是有一点模糊的感应,并不强烈。  

接着,天空之中又出现一道空间通道。  

一个小沙弥走了出来,道:“传阿弥陀佛!准提佛母法旨!”  

大日如来、乌巢禅师,普贤,文殊,燃灯上古佛,弥勒佛全都躬身领命。  

陆压道人则站在一边。  

“阴山道场,被阿修罗族血洗三次,马头明王为护阴山周全,自爆殉身。阿修罗族之事,暂时告一段落,命大日如来回灵山,主持佛法东传事宜。幽冥界之事,由弥勒佛。燃灯上古佛暂代,便宜行事!”  

说完,小沙弥转身就跨进空间通道消失不见。  

虽然小沙弥的声音不大。却是传的很远,整个佛门大营被入侵,所有人都听到了。  

顿时整个大营,一片寂静,悲愤的情绪瞬间弥漫开来。  

马头明王自爆殉身了!  

张北川转头看向九念,九念点了点头道:“方才是有一丝感应,只是不太明显,现在想来应该是马头明王殉身了!”  

“马头明王,观世音的恶尸?”张北川问道。  

“恩!观世音菩萨现在应该会在珞珈山闭关疗伤,没有几年,是不会出来了!”九念点了点头。  

“这冥河就被敲了一下,大日如来就敢带走一半人?”  

“就敲那么一下,冥河没个三五年恢复不了!你认为圣人法器是那么随随便便就能挨的?”  

随即大日如来与燃灯上古佛、弥勒佛交接了一番,便带着大部分僧众,返回灵山了。  

对于大日如来带走大部分僧众,燃灯上古佛与弥勒佛有些不满,可也不好发作,于是两人稍微商议了一下,便觉得暂时驻守大营,至于阴山,已经打算不去管了!  

因为管了也没用,这阿修罗族隔三差五就来血洗一次,已经血洗了三次,地脉估计都已经废了,已经成了一处废地。  

张北川突然想到龙女与小白一起去阴山去了,顿时飞身而出。  

小白可是黎山圣母的徒弟,既然来找自己玩,自己就有一份责任,若是遇到意外,自己还真不知道怎么向黎山圣母交代。  

九念见了,也跟着飞了出去。  

“你去干嘛?”九念追上张北川问道。  

“小白去找观世音菩萨了,我担心她出事!”  

“你到底是关心小白丫头,还是关心你的淼儿妹妹?”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开玩笑!”  

“放心吧,以他们驾云的速度,只怕此时还未赶到阴山,所以,应该没事儿。”  

“希望如此吧!”张北川听了神色稍缓。  

“哎!看你这么担心,我便带你去吧!”九念说着,便用筋斗云带着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