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破天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狩浮阁之中,虽有易星·苗逢春的指路,但是四人仍在千户门廊之中徘徊。  

却是苗逢春仍在收集天狩浮阁的变化,欲完全透彻天狩浮阁机关的变化规律。  

而天狩之心旁的御行者,经过多番尝试之后,却也放弃了以天狩浮阁之内的机关杀死闯入者的想法。  

因为御行者曾多次变换机关,想将闯入者导入肉咀道与毒蛛巢域。  

不过在发现前方不是千户门廊之后,苗逢春没有让他们继续前行,而是返回再找路线。  

而几次之后,御行者现在已无诛敌的想法,他现在想做的只剩拖延时间,等到军神或者几位中将取胜而回之后,由他们诛杀这几名闯入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御行者连这个目标也无法做到了。  

此时随着对天狩浮阁的机关越加透彻,苗逢春已经完全了解了机关的变化。  

并且也找到了机关控制中枢,也就是天狩之心所在的位置。  

此时四人一路前行再无任何阻碍,无论御行者再如何变幻机关,也无法再迷惑苗逢春了。  

此时御行者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天狩之心,等待传入者来到这里,将自己诛杀。  

第二乃是离开天狩之心。  

最终御行者选择了第二条。  

因为御行者对自己设计的天狩之心有绝对的信心。  

天狩之心乃是御行者以流铁打造。  

东瀛之中除了军神·源武藏之外,无人能破天狩之心。  

所有御行者才会如此干脆的离开。  

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  

天狩浮阁乃是东瀛在中原的大本营,所以天狩之心可毁,但是天狩浮阁必须无恙。  

毕竟,无论这一战结果如何,有军神在东瀛就不会败,所有区区天狩之心在军神面前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物。  

所以天狩之心即使是御行者的毕生心血,此时御行者却也甘愿舍弃。  

也是因为有军神在,御行者才会退的如此干脆。  

御行者离开不久,早苗逢春的指点之下,问天谴、神鹤佐木、莫召奴三人保护着苗逢春来到了天狩浮阁机关控制中枢。  

“这里就是天狩浮阁的机关枢纽!”看着眼前的天狩之心苗逢春出言道。  

“是不是只要破坏了此物,天狩浮阁就无法移动,也无法发射慕院长信中所说那拥有毁天灭地威力的大炮了?”问天谴出言问道。  

“没错!”此时神鹤佐木出言道,毕竟他对天狩浮阁也有一些了解。  

“你吾同时出招,毁掉它!”问天谴对着身边的神鹤佐木说道。  

“好!  

莫召奴,由你保护苗逢春!”神鹤佐木对着莫召奴说道。  

“嗯”随后莫召奴带着苗逢春不断后退,防止发生意外。  

“浩浩荡荡荡乾坤!”问天谴身后天伐剑瞬间出鞘,瞬间剑上发出无尽的浩然正气,随即正气化剑芒,直袭天狩之心而去。  

“夜龙一炬!”神鹤佐木手持鱼龙宝刀,刀上锋芒之气涌现,随即一条龙形飞窜而出。  

问天谴与神鹤佐木两人合力,最后换来的结果,却是天狩之心安然无恙的运转着。  

“这…”问天谴与莫召奴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天狩之心乃是流铁所造,没有特殊的办法看来是无法摧毁它!”此时神鹤佐木看出了天狩之心的究竟。  

“流铁?”问天谴不知流铁为何物。  

“流铁乃是东瀛稀有铁矿,流铁有水的特性,以精钢作外壳,内中填充柔铁,遭遇刀剑掌气会化消其力,难以破坏!”神鹤佐木解释道。  

“如果将力集中一点,是否能破坏它?”问天谴疑问道。  

“嗯,如果有类似一页书破甲尖峰七旋指这般的武学,也许可以尝试一二!”神鹤佐木觉得这种方法可行。  

不过却需要等下一次机会了。  

就在神鹤佐木、问天谴以及莫召奴失望的准备离开之时,苗逢春出言道:“我又办法破坏它!”  

听到苗逢春之言,在场三人都以惊奇的目光看向苗逢春。  

在三人惊奇的目光中,苗逢春取出了一根针形的东西,然后交给了问天谴:“拿这个试试!”  

看着手中之物,问天谴虽然好奇,但是看着苗逢春没有解释的打算,于是问天谴也没有询问。  

苗逢春交给问天谴之物,乃是苗逢春的发明。  

东瀛之时,苗逢春虽破了荻少将的栈冥鬼屋,但是苗逢春对荻少将以流铁制造的机关人偶,却是好奇不已,并也在一直思索破解人偶之法,最终苗逢春做出了这支针。  

此阵尖锐异常,再发射之后会产生超高速的螺旋自转,却是苗逢春根据一页书的破甲尖峰七旋指的原理所造之物,苗逢春取命破甲七旋针。  

破甲七旋针做成之后,苗逢春就收藏了起来。  

然而令苗逢春没有想到的是,天狩浮阁之中,竟然也有流铁造物。  

所以苗逢春贡献出了破甲七旋针。  

只见问天谴将自身内元注入破甲七旋针之中,随即破甲七旋针产生了极强的穿透力,不过数息,天狩之心已被贯穿。  

“我的天狩之心!?”就在此时,御行者发现天狩浮阁之中,应该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计划,此时完全停止了。  

瞬间御行者就知道是自己的天狩之心出了问题。  

“喝”就在此时苗逢春来到了天狩之心旁,只见苗逢春将手贴在了天狩之心上,随即肉眼不可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