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战堂的招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为“忘无忧QAQ”大佬加更一章,感谢支持!  

“咚!”  

第二轮结束的钟鼓声响起。  

这也代表着三十二座高台上的擂主正式产生!  

由于之前的战斗,风轻语和李小刀接连败在王皓的手中,王皓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再也没有人敢怀疑王皓的实力。  

风轻语和李小刀是谁,王皓以前可能不知道,可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虽然不能说是“如雷贯耳”,那至少也是“早有耳闻”。  

他们这群仙二代的名声,在外门弟子中可是相当的响亮的,也只有王皓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才会不甚了解。  

所以,王皓不出所料的成为了擂主,并且当场获得了内门弟子的身份。  

由于天色已晚,第三轮大比的三十二强的排名赛要放到第二天举行,比赛暂停,所有人纷纷开始离开演武场。  

王皓也没有停留,径直回到通天峰上。  

谁知他前脚刚刚落地,下一秒就感应到峰外的阵法传来一阵波动,略微思索一下,他便想到了某种可能性,当下掐了几道印决,打开了阵法上的某个缺口。  

一道传音符落在他的手上。  

查看了一番,王皓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这道传音符如他所料那般,正是各大战斗堂口中的“战堂”的招募信息。  

传音符内提到,只要他王皓同意加入战堂,就可以当场成为战堂的一位铜甲卫,地位在普通铁甲卫之上。  

王皓知道,这恐怕是因为自己原本就拥有“传功大师兄”这一职称的情况下,才获得的职位平迁特权。  

否则,以他现在的表现,应该还不至于被授予铜甲卫的职衔。  

王皓很开心,他本就渴望着想要加入战堂。因为只有加入了战堂,他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战功,积累自己的资历,加强宗门对自己的认可,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位,获得更大的权力。  

而在宗门内,哪怕他拥有着再多的贡献点,在没有得到宗门高层的认可,没有熬到一定的资历之前,他的升职之路也会非常的坎坷。  

只有通过那种生与死的战斗,他才能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地位。  

而且,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打算!  

他想要申请前往灵兽森林,到时候,相信只要他运作的好,他就可以利用蜂群为自己获得大量的战功,同时,还可以以权谋私,利用宗门的实力,帮助蜂群在灵兽森林内“开疆拓土”。  

蜂群在灵兽森林内虽然占据了一个灵兽峡谷,但是俗话说:狡兔三窟。  

王皓可不希望一旦遇到什么特殊的情况,例如灵蜂峡谷被某个外来的强大灵兽霸占之类的情况,自己就失去了这块肥沃的猎场,又得重新去寻找一个新的地盘,建立新的蜂群,那样也太过麻烦了点。  

而且建立更多的基地,也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将蜂群的实力提升速度再次拔高。  

所以说,加入战堂就是王皓最佳的选择。  

只是,有件事情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他又等了一会儿,居然没有接到其他几个堂口的招募信息,在他的猜测中,依照他的实力,应该不至于被其他几个堂瞧不上吧。  

想不明白,他也没有多想,反正他本就没有打算加入那几个堂口。  

其实,王皓所不知道的是,他确实被另外几个堂给嫌弃了。  

原因是因为,王皓的各项资料已经被几大堂口调查了出来,这是他们招聘成员的依据之一,所有人都一样,并不仅仅只是王皓一人。  

看了王皓的资料,各大堂口的人纷纷有些失望,他们认为王皓的资质实在是太差了。  

在他们看来,虽然王皓的实力提升迅速,但那都是因为他在炼丹方面有天赋,可以创造出培元丹这种快速提升修为的丹药,炼制出舒经活络丹这种突破瓶颈的丹药,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资源堆上去的。  

现在虽然提升迅速,但是往后却必然泯然于众人。  

不谈筑基的艰难,光说筑基之后,培元丹已经对筑基期修士失去了效用,王皓的修为实力必将提升艰难,想要大的成就,就得用大量的时间去炼丹,赚取修炼资源,这与寻常炼丹师无异。  

众所周知,虽然炼丹师中也有很多战斗力强大的修真者,但是绝大对数炼丹师其实是真的很弱的,他们常年炼丹,根本没有时间战斗,而且由于长期的服用丹药,体内的真气也会非常的驳杂,战斗力大减。  

在他们看来,王皓更适合去当一个炼丹师,而不是进入他们的堂口。  

执法堂、宗主峰、长老堂、太上长老堂,对招收的弟子的资质和战斗力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根本看不上王皓。  

虽然说王皓以现在的实力,比他们招收的其他的练气期弟子要强上一些,但是他们更看重的是潜力。  

相对于王皓来说,其他弟子们的资质可就强多了,前途也要更加的光明。  

毕竟,筑基期的修真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真者!  

炼气期只是在打基础罢了,没见御兽宗大部分资质不错的炼气期弟子都会在宗门修炼,很少外出历练吗。  

只有战堂与他们不一样,他们就很喜欢王皓这样的弟子。  

战堂身为御兽宗五大战斗堂口中,弟子最多的一个堂口,对弟子的资质的要求并不高。  

在他们看来,资质不好没关系,战堂里多的是资质不好的弟子,他们看中的是王皓毅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