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三日之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间流逝,三日之后。  

经过三日的发酵,亡灵的数量已经膨胀到相当可观的地步,各种兵种应有尽有,天上飞的,路上跑的,水里游的…  

各种各样的骷髅,铺天盖地的向世界各处汹涌而去。  

与之相应地,世界各地的帝国军和革命军,无法给亡灵部队造成有效的杀伤,陷入劣势之中。  

因此面对亡灵潮的冲击,两者皆没能取得正面战果,呈现出一面倒的败势,两者占据的地盘亦是以极快的速度缩水中。  

短短三日时光,五成以上的地盘已被亡灵部队占据,残余兵力极速撤退中,赶往和其它地区的友军汇合。  

再说帝都…  

三日之前的混乱,清洗了一遍帝都,消灭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剩余的人口中,作乱为恶之人是少之又少,多数是普普通通的民众,少数是帝国仅剩的良心,一些忧国忧民的官吏。  

三日间,普通民众和军队忙着重建帝都,官吏和贵族则被沐秋召集到一起,在临时的会议室内商量政权的交替。  

三日之前的乱战,至高帝具·护国机神出场没多久便被击毁,小皇帝也因此侥幸存活,没有耗尽体力致死,仅仅是陷入昏迷,后被忠臣布德从护国机神的残骸中救出。  

发现小皇帝未死,布德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没人知晓。  

或许是带着小皇帝远走高飞,寻一处安全地区重建政权,默默发育一段时日,待兵精粮足,把握十足之后,再夺回失去的一切。  

又或许是直接召集残余帝国军,清洗国内叛乱势力,重整秩序。  

也或许是…  

反正可能性非常之多,一时半会儿无法说清。  

但是,无论当时布德是怎么想的,打算怎么去做,都是无关紧要之事。  

因为在他行动之前,便被沐秋抓住。  

作为前朝重臣(忠臣)的布德,沐秋没理由放走他,更别说布德抱着的正太是帝国的现任皇帝。  

手握前朝重臣和皇帝,建立新政权也能简单许多。  

一封禅位诏书就能搞定。  

小皇帝本人也是相当的配合,没有拒绝沐秋的提议,没有任何反抗,似乎已经放弃。  

看见小皇帝没有反抗,布德自然也不会反抗,亦是十分安静地配合。  

作为前朝权利顶端的三人之二,他们两人一放弃,其余官吏和贵族,多数也没了挣扎的心思,十分配合。  

仅有少数的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一直反抗着。  

对此,沐秋也没有什么办法,直接命人把他们给请了出去。  

既然不愿意配合,那就别来掺合,一个人一边儿玩去。  

此时此刻,临时会议室内。  

沐秋和众多官吏、新旧皇帝以及相关人员,一起讨论着良辰吉日。  

政权的交替,新皇登基旧皇退位,肯定得选一个合适的日子。  

“那么…诸君…”沐秋坐于首位,目光扫过房间内的众人,沉声说道:“你们挑选好日子没有…”  

三日的时光,唯有第一日是处理各种琐事,后续两日讨论的都是此事,然而两日之后,依旧没有结果。  

办事效率之低,非常坑。  

室内,参与会议的众人互相望了一眼,皆望向娜洁希坦和小皇帝。  

即将登基娜洁希坦和即将退位的小皇帝顿时直接抬头望着天花板,装作没听见的模样。  

于是众人的目光转向布德,一双双闪烁着光芒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  

大佬!大佬!快说!快说!  

布德被那些目光盯得不自在,咳嗽一声,面向沐秋说道:“关于登基日子的事儿,出了一丢丢小问题。”  

“什么问题?”  

沐秋眉头一跳,忽然有一种预感,他感觉布德后面的一句话会惹他生气。  

“咳,就是那个…”布德严肃的老脸一红,眼神飘忽,“良辰吉日吧…嗯,是昨日…”  

是昨日…  

昨日…  

安静地会议室内无人说话,众人皆低着头,无人敢直视沐秋,唯有布德低沉的嗓音于房间内回响着。  

环视一圈房间里装鸵鸟的众人一眼,沐秋抬手按了按眉心。  

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欲言又止,止言又欲…以此来回几次之后,沐秋叹了口气。  

“除去昨日呢?”  

闻言,一人立刻回道:“一月后。”  

一月?  

沐秋思索了一会儿,轻轻颔首:“行。”  

一月的时光能办成许多的事儿,比如组建军队和亡灵部队演一出勇者和魔王的戏剧,给娜洁希坦刷声望,顺便重振秩序,为即将建立政权造势。  

而他也可以趁此机会,去捕捉一些珍惜的超级危险种。  

想到此处,沐秋再次轻轻颔首,驱散了会议室内的其他人,独留布德和娜洁希坦两人,给两人讲解了一番他先前的想法。  

“你们觉得如何?”沐秋询问两人的意见。  

作为前朝重臣,布德不予置评。  

娜洁希坦思索一会儿之后说道:“既然要和亡灵部队交战,即使是演戏,我们组建的军队的实力也不能比亡灵部队差太多,差距过大的话,看着就有些假。”  

提完意见,娜洁希坦又补充说明:“说一句实话,以亡灵的特性,我不知道该怎么击败它们。”  

亡灵,最著名的特性便是不死。  

不处理掉这个问题,亡灵便是无法击败的。  

幸好,亡灵的制造者就在他们旁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