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白索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已经扩张到了无序世界之中。  

在那里,我们见识到了更多的文明种族,他们的生活看起来要比生活在核心区域内的我们凄惨多了。  

不过好在,由于星门设施的存在,无序世界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繁荣起来,  

至于那些长期穿梭在无序世界之中,靠着劫掠为生的劫掠者势力,根本不敢打我们的主意。  

因为每一次我们执行任务,都是乘坐星际战舰前往任务目的地星球。  

那些只能依靠浮空岛进行劫掠的势力,恐怕连星际战舰一炮都抵挡不了。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啊,这样看来,加入蓝星第二军团还真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呢!  

而除此之外,我们任务赚取的蓝星币一开始还会换取成为魔能水晶,我们认为那才是保值的物品。  

可在浏览过蓝星为我们专门提供的商品列表后,就再也没有人这样做了。  

那些被各个势力追捧的星际战舰、宇宙飞船、机甲、金属战衣,甚至还有各种功能强大的武器装备,强化药剂,就连生活物资都可以在其中找到。  

在蓝星物品成为主流趋势的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在到蓝星之外去购买什么东西了。  

甚至我们听说,启明星域不少势力还在与蓝星商谈,要将自己售卖的物品通过蓝星的渠道进行出售,同样用蓝星币进行结算。  

这样一来,蓝星币的用途就更加广泛了。  

看着蓝星在启明星域的发展越来越顺利,我们这些蓝星第二军团的战职者,也与有荣焉。  

我本来以为,这种安逸的生活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可就在今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直接打破了我们的幻想。  

蓝星在黑暗帝国星球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前线战场,邀请整个启明星域的闲散玩家进入。  

甚至就连蓝星第二军团,都开始进行了第二次扩招。  

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这次的前线战场事件。  

一时间,整个启明星域风起云涌。  

即便是我这个普通的三阶战职者,都感受到了平静之下汹涌翻滚的暗流。  

而这,也让我面临着两个艰难的选择。  

如果依旧留在启明星域,平静的生活和丰厚的任务奖励,几乎可以让我平平安安的向更高的战职者等阶进阶。  

而如果响应蓝星的号召,那我将面临的,就是随时可能面临危机的前线战场,哪怕有着克隆体的存在,也依然可能会遭受到不知名的危机。  

可从另一个角度看,只有在前线战场经历了血与火的历练,我才能更加快速的向更高的战职者等阶突破。  

而且蓝星规定,在前线战场中,战职者获取的一切资源都归属于战职者自己所有,这其中蕴含着的惊人利益,也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蓝星第二军团战职者,垂涎不已。  

要想更快的晋升实力,资源与战斗历练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恰好,蓝星的前线战场充分满足了战职者的这两种需求。  

是平平安安,还是在血与火中拼搏,我和其他蓝星第二军团的战职者,都有了自己的选择。  

所以现在,我已经坐上了前往前线战场的蓝星战舰之中。  

而战锤星,是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  

蓝星第二军团战士巴纳德留!  

“这颗就是距离库摩星最近的一颗星球白索星,同样是低阶资源行星,我们的人已经在其内部建立了隐蔽性极高的战前基地,同时也在轨道之中部署了三座综合支援型宇宙基地,现在万事俱备,只需要等启明星域的战职者入场了!”  

胡狸儿指着面前的一颗星球投影,一脸严肃的对秦昊和巴洛等人说道。  

如今距离蓝星消灭支援库摩星的黑暗帝国生物舰队已经过去了七天时间。  

在这七天内,秦昊等人不但将需要的设施部署完毕,还将蓝星开辟前线战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启明星域。  

同时,也将蓝星前线战场招募战职者的消息传了出去。  

而今天,就是第一批启明星域战职者到达的时间。  

“对了,空间门在白索星战前基地部署的如何”恍然间想到这一点,秦昊抬头问道。  

空间门,精灵族研发的小型物体空间转换装置,可以将最高不过三米的人或物转化为粒子状态,然后通过空间传输到另一地点再重新组合。  

只可惜目前受到技术限制,只能在同一星域中进行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蓝星要将启明星域战职者运送到战锤星的原因之一。  

战职者将通过蓝星部署在战锤星的基地,选择克隆或者实体进入蓝星前线战场,同时也可以将物品通过空间门带回到战锤星中。  

按照秦昊的想法,战锤星将作为战职者在前线战场的初始基地使用。  

在这里战职者可以安心修整、交换物资,同时还可以兑换购买蓝星独有的各种武器道具。  

而由于战锤星中没有任何资源的缘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杜绝战职者们争斗的可能。  

至于依然还处在建设之中的库摩星,将作为拥有宇宙飞船或星际战舰战职者的避风港,也同时是供应战职者后勤的核心之地。  

战职者只能通过各种飞行装置或者星门到达这里。  

毕竟此时的库摩星,还处在空间稳定锚的覆盖之下,空间门是无法建立在其中的。  

而如何让空间门绕过空间稳定锚机制的方法,精灵族还在研究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