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六六小和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大梁国,少林寺。  

"方丈,方丈,这里有个孩子。应该是被人抛弃,放在门口了。"  

"阿弥陀佛,明心,把那个孩子带进来吧。"  

"好可怜的孩子啊,方丈给他起个名字,留在少林寺吧。你看他脸冻的通红。不知道是哪家人把这么可爱的孩子抛弃了。"  

"唉当今天子昏聩,百姓民不聊生,那家人恐怕是有自己的苦衷吧。"  

"唉,这乱世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方丈这里有个牌子,这孩子应该叫沈六。"  

"既然如此,给他起名六六吧。六六大顺,希望他一生不受苦难。一帆风顺。"  

"方丈,这个名字好,六六,你有自己的名字了,开心么?"  

沈六有些迷茫,他不过是扶了一个老奶奶过马路,结果就被一个人开车给撞了,懵懵懂懂的听到一阵声音,就发现自己来到了这么个地方。  

这里是哪里?听他们的意思这里是少林寺?一阵阵的睡意突然传来,沈六沉沉睡去,现在的身体还太弱小,需要睡眠来进行自我调息。  

六年后……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六年了,沈六搞清楚了很多事情,比如这里不是地球了,类似于平行世界,这里更像是金庸大师所描写的武林。  

而且听说外面正在打仗,大梁国外忧内患,已经风雨飘摇。  

他在这里看到过很多和尚有着强大实力。比如他的奶妈明心,轻轻松松把门口那个两千多斤的石狮子抬了起来。  

又比如柴房打水的和尚,提着两个铁桶在水面上健步如飞,遇水不沉。  

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很是懵逼。  

"六六小和尚,今天又轮到你做迎客僧么?"  

一道声音传来,吸引了沈六的目光,这个人是山下襄阳城大户小姐,今日来送香还愿。  

"阿弥陀佛,原来是张小姐,小僧有礼了。"  

"你这小和尚,见到姐姐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来让姐姐摸摸你的小光头。"  

"阿弥陀佛,施主摸头会长不高的,请不要为难小僧。"  

"你这小和尚,摸一两次又不会有什么,快快过来,要不姐姐捉你过来。"张小姐故作凶恶的说道。  

"那,施主快一点不要被人发现啊。"  

沈六面露苦涩,这个张小姐每次来都要摸摸他的头,如果他是小孩子还好,可是毕竟有一个大人的灵魂。  

"呦,六六又被张家这个母老虎欺负了,要不要哥哥给你出气?"  

一个拿着白纸扇的少年走了进来,看着被欺负的沈六笑着走了过来。  

"阿弥陀佛,请施主救救小僧。"沈六苦着脸对走进来的人说道。  

"何元宝,你找死?"沈六看着即将爆发的张小姐同情的看了一眼门口的何元宝。  

这两人家里都是襄阳大户,从小订的娃娃亲,但是张小姐却不同意,因为她觉得何元宝打不过他。并且他的名字太难听了。  

何元宝表示很冤枉,他爹何大钱从小白手起家,过惯了穷日子,寻思起个元宝这样的名字有富贵气,他也想改可是他老爹死活不上。  

说是改名字对不起他饿死的奶奶,从那时起何元宝就没有了改名字的想法。  

"阿弥陀佛,施主佛前禁止喧哗,如果打斗请去外面。"  

"好,我今天给六六个面子,何元宝你跟我走。"  

看着被拽走的何元宝回头向他眨了眨眼睛,沈六同样笑着回应,这是他给何元宝出的计谋。  

何元宝打是打不过张家小姐,名字也不可能改,比他能献殷勤的也大有人在。他凭什么在众多竞争者中娶到张家小姐?  

一次何元宝来礼佛时被沈六无意中听到,经过多番打听,确定了这个何元宝不是贪图张家钱财,而是真的爱慕张家小姐后沈六给他出了个主意。  

所谓痴女怕缠郎,精髓就在于这个缠字上,你缠的住她,让她忘不了你,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主意虽然是沈六出的可是没想到的是何元宝会想出这么个办法,每天都去挑衅张家小姐,每天都会被揍一顿。  

结果张家小姐在襄阳城内算是‘恶名远扬’了。没人敢娶这么个实力高有暴力倾向的大小姐。  

这要是娶回家那不是媳妇,那是一个祖宗。  

而每天打人与被打的过程何元宝也偷偷占了不少便宜。最后打着打着张家小姐打出了感情。  

二人的婚姻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今天张家小姐正是因为此事前来还愿。  

"阿弥陀佛,佛祖啊,小和尚我今天做了一件大好事啊。记得一定要在你的小本本上记录下来,你老人家可不要给我忘了。"  

看着你侬我侬渐行渐远的张家小姐与何元宝二人,沈六朝佛祖认真的拜了拜,然后拿起工具清扫佛堂。  

他现在对于佛祖神仙之流还是很相信的,人都能穿越了,还有什么是不能的呢?  

愉快的一天貌似马上就要过去了呢。  

"明心师傅,我回来了。"  

"六六回来啦,走师傅带你吃饭去。"  

眼前的人正是把他从雪地里抱回来的和尚明心。六年的奶妈生涯让他沉稳了许多。  

而且现在的明心也不是以前守寺门的小和尚了,他现在是少林达摩院的一名武僧。  

看着一起吃饭,和谐的众人沈六有些恍惚,他眼睛有些湿润,前世的父母不知你们还好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