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边城大战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是他们纵马奔腾的牧场了。  

蒙古兵这一次他们没有贸然进攻,而是搬来了连夜赶造的投石机,往城中投掷巨石,希望可以破坏城墙,而明军则是以红衣大炮还以颜色。  

双方的准头都一般,威力却不小,最适合打击大型目标。  

蒙古人本来是没有制造投石机的人才和技术,自从李沧海带来人才和图纸之后,他们有了快速制造投石机和大型攻城设置的能力,领头的的工匠,叫小鲁班,能指导人制造威力巨的投石机,如果明军没有红衣大炮,他们这技术将领先明军几十年,但明军有了发射实心弹的红衣大炮,他们就领先和笑傲对方几十年了。  

蒙古大军有人员上的优势,他们一边用三十台投石机轰击明军城下阵地,一边命令刀盾手,高举巨盾,掩护着弓箭手,用弓箭射击明军阵地,射杀明军,与明军对射,相互攻击。  

明军之中有弓箭手,也有火枪手,他们弓箭手在前,火枪手在后,相互的配合,毫不示弱的应战。  

原本弓箭手对射,明军是吃亏吃定了,因为蒙古人的弓射得更远,更有准头,对战之下,明军弓箭手大量死亡,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崩溃。  

但是现在明军在弓箭手之后的三十步,布署有火枪手,他们在蒙古弓箭手射程之外射杀蒙古弓箭手,支援大明弓箭手,蒙古弓箭手虽然厉害,准头极准,但是对射程之外的明火枪手,一点办法也没有。  

双方互有优势,堪堪战成平生。  

米柱、张铨等在城墙上观战,这里的城墙很矮,只有二丈,远远不及外城墙的高大厚,连城楼都没有,原本这里的设置,也是兵营,依山谷而建的屯兵营,喜峰口大军的主力军队就驻扎在这里。  

火枪手就是这时代最强的步兵,奈何数量太少,都是训练不多的新兵,他们只能把弓箭手也用上抵抗敌人,否则人手不够。  

米柱道:“这场仗打完,弓箭手就可以正式的淘汰了,以后打仗,将是以火枪手和炮兵为主,撑过了这一次,以后游牧民族的威胁,不复存在了。”  

米柱敢这么吹牛,当然是有愿因,在冷兵器时代,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最野蛮的民族灭亡最文明民族的往事。  

最传奇莫过于蒙古帝国,1243年,金帐汗国的建立,再到1502(弘治十五)年灭亡,蒙古帝国统治了俄罗斯长达225年。  

莫斯科基本是蒙古人创造的一座城市,克里姆林宫也是当年蒙古皇帝的宫帐,当年俄罗斯人以今乌克兰首都基辅为中心,莫斯科是一个不被人看重的小地方。只是因为蒙古人来到莫斯科,变其为汗国的政治中心。  

至今外喀尔喀的谢延汗依然统治着富裕的克里米亚半岛一带,斯拉夫人与蒙古人交战,一直互有胜负,双方在伏尔加流域,顿河流域交战。  

直至火枪的出现,斯拉夫人就一直保持着优势,直至最后打得蒙古人找不着北,一直打到东海之边的海参威。  

火枪火炮的出现,让崇武和精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处于挨打的地步,无论是东方的蒙古人,中东的阿拉伯人,欧洲的奥斯曼人,都是一样。  

大明也尝到了火枪威力的甜头,如无意外,军队改革,势在必行,拥有了这些武器,然后逐渐工业化,就没有游牧民族什么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