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草原风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里卓图能当上部落首领,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又愿为大家着想,不独断专行,愿听大家的意见,所以他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不再从察哈尔各部征集粮草和人手,直接向弘吉刺部征集。  

马里卓图这个决定获得了其它七位部落首领的同意,他们这么多人聚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先去弘吉刺部打打秋谷也是好的。  

仇富在那里都盛行,在蒙古自然也不例外,他们对于弘吉刺部可以和大明互市,富得放屁带油,十分妒忌,这次有了机会向他们下手,都不犹豫,大伙鼓噪的道:“到弘吉刺部打秋谷去,抢钱抢美女啰!”  

马里卓图等点齐了五万人马,立即浩浩荡荡往弘吉刺部杀去。  

弘吉刺部的巴布与马里卓图不同,马里卓图被认为是一个有勇有谋为他人着想的老大,而巴布则是一个狡猾、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不是宰赛父子和亲信被一锅端了,他当不上这首领,宰赛父子率万人援明,是有留守大臣的,专门看家,这留守大臣也轮不到巴布做。  

只是巴布从北京回来,他获得了北京认可的贸易权,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赚了不少钱,人气大增,其它部的人纷纷来投,接着再拉拢一批,然后便当上了老大。  

巴布为人最是狡猾,自私自私,他的小名儿叫獾子,这就知道他是什么货色了。  

巴布的帐中来了一位代表,有米利坚商行的令牌和介绍信,代表一行人十余骑,虽然是商人,但人人佩甲带弓,骑双马,领头的叫杨锦鹤,是米利坚商行董事会执行董事。  

巴布知道米利坚商行的行政架构,知道董事就是他们商行股东之外,最有权势的大佬,以前和他打交道的,一直是经理级,他很想巴结上董事一级人物,只要和这些大佬拉上关系,他等于朝中有人,这就发达了。  

巴布立即杀牛宰羊,款待这一位财神爷。杨锦鹤再次介绍:“本人杨锦鹤。”  

巴布学着明人的礼仪,说道:“失敬!失敬!”  

杨锦鹤的长随道:“我家老爷乃是厂卫提督米柱伯爵的岳父,东北战区总司令米礼义大帅的亲家。”  

这显贵身份一报出,巴布肃然起敬,忙道:“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失敬!”  

杨锦鹤道:“既知某为谁?当知某为何而来!台吉且不忙杀羊,将某献上,便是大功一件。”  

巴布忙道:“不敢!杨先生开玩笑了!杨先生乃我巴布贵宾,谁敢动您,就是与我过不去。”  

杨锦鹤一使眼色,长随立即献上一张礼单,巴布接过来一看,大是满意,他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称谢,对杨锦鹤奉若上宾。  

杨锦鹤傲然道:“某十五从军,在蓟镇当兵十年,守过城,也随大帅出过征,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也算是你们炒花部的敌人,台吉将某人头送去领赏,某也不奇怪。”  

明朝一向将内喀尔喀五部叫炒花部,炒花部在占领了福余卫,驻牧在广宁东北辽河河套一带,史称炒花五大营,自他们崛起之后,一直是辽镇和蓟镇大敌,多次进攻辽东巡抚驻地广宁,自从被林丹汗收拾以后,才消停不少。  

巴布道:“杨先生说笑了,草原人逐水草而居,只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草原苦寒,吃饱肚子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杨锦鹤道:“对头!今日杨某至此,是希望弘吉刺部不要出兵攻打白城,作为回报,以后的互市额,可以扩大一倍。”  

巴布暗吞了口口水,扩大一倍,这得多少钱呀!他现在能有今日,全靠大明给他的贸易之利呀!手中有酒有粮食和布匹,人们就会用牛羊和他换,手中牛羊多,投靠的部民就多,所以他当上了老大,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巴布心神领会,他说道:“咱们弘吉刺部宰赛汗让建奴捉了,现在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救宰赛汗,那有什么心思干其它事?”  

杨锦鹤道:“巴布台吉是一个明白人!”  

巴布忙道:“某只是代理的,暂时的,当不起台吉之称。“  

杨锦鹤道:“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有什么不能当?人家西蒙古与黄金家族毛关系都没有,不也一样当王称汗!”  

在黄金家族崛起之后,他们在草原的声望如日中天,在草原人眼里,就是长生天的代表,是不可代替的,只有黄金家族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大汗,这是共识。  

巴布也是这么想的,人家卫特拉部与黄金家族毛关系都没有,凭什么他们可以当王称汗,我巴布也是姓孛儿只斤的,凭啥不能当汗,一直要给宰赛父子当跑腿,他们回来了,他巴布不可能有今日的局面。  

造反、分裂这些戏码在草原每天都上映,但是成本可不低,下场也是极惨的。  

杨锦鹤道:“某在军方高层认识有不少朋友,可以介绍给台吉,宰赛父子在建州住了那么久了,继续的住吧!”  

巴布道:“宰赛家族统治弘吉刺部上百年了,一旦他们回来,谁也挡不住他们掌权。”  

杨锦鹤道:“那就不要让他们回来,这位是锦衣卫副千户于忠信,许显纯同知帐下猛将,你们可以亲热一下。”  

巴布道:“于大人好。”  

于忠信道:“宰赛名为援明,其实是纵兵大掠,若不是士兵忙于抢劫,那里会轻易的让建奴打败?他们现在在建州,日子过得不错,建奴想用他们挟天子令诸候,迫你们去攻打广宁呢?”  

巴布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