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主动出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四十四章主动出击第四十四章主动出击九月二十二,天气晴好,训练多日的半坡独立团终于从训练场走了出去,开始主动出击。  

清峰县地处辽东半岛最南边,与它相邻的有两个县,西面的长冲县和东边的贺港县。  

两县之前都已被小鬼子占据,不过兵力都不是很多。  

楚羽很早之前就派人去探查过了,长冲县中小鬼子只驻扎了一个步兵中队,总兵力不会超过三百。  

贺港县也差不多,也是驻扎了一个步兵中队,不过贺港县的城池要坚固一些,会比较难打。  

难是难了一点,不过也就那样,半坡独立团现在武器精良,兵力充足,拿下一个小县城,那是没多大问题的。  

出征前,楚羽就把战斗任务分配好了,老六打贺港县,长冲县则交给了吴亮。  

两人各领四千兵马,楚羽坐镇后方以防万一。  

因为是邻县,隔得都不是很远,一路急行,两日后,吴亮带着部队就到达了战场——长冲城下。  

几千的行动,消息肯定遮掩不住,小鬼子早已知道半坡独立团要来打,此时的长冲县城,已是城门紧闭。  

找了一处地方把队伍安置下来,吴亮带着几个手下,来到了城外的一座小土坡上。  

拿着望远镜对着城墙四周望了望,查看了一下情况,半个小时后,吴亮把望远镜放下,递给了身后的亲兵。  

老炳头看了看他的脸色,出身问道,“情况怎么样!”  

吴亮沉着脸,回了一句,“小鬼子防备很严密,这长冲县恐怕是不那么好打!”  

老炳头一听不好打,脸色一紧,“那怎么办!”  

“让我想想吧,如果没有其它办法,那只能硬攻了!”  

硬攻伤亡很大,有其它办法当然会更好,只是楚羽给的时间太短,吴亮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想到。  

查看完情况,吴亮带着人就回去了。  

回到营地,结合各方情报,还有自己亲自查看到的,跟大家研究了半个晚上,可惜最后都没有研究出太好的办法。  

找不到太好的破城战术,那就只能强攻了,吴亮没有拖延下去,第二天一早就对县城发动了进攻。  

这次过来,吴亮带了十门大炮。要攻城,这大杀器可少不得。  

随着大炮的轰鸣声响起,战斗也正式打响。  

长冲县只是个小县城,城墙低矮,年久失修,根本经不起大炮的摧残。  

几轮下去,城墙就被炸得不成样子,躲在里面的小鬼子,还有那些伪军也被炸死不少,防卫也出现了空档。  

趁此机会,吴亮立刻让兄弟们往城下推进,这次过来带的炮弹可不是很多,不能一直这么轰下去,有了机会,肯定得派人冲上去夺城。  

在机枪的掩护下,老兵带头,新兵跟在后面,几千兄弟,分成几个梯队,一点一点的往前推。  

吴亮他们攻得坚决,对面的小鬼子也很顽强,他们死守在城头,半步不退,加上还有几百伪军帮忙,这仗很是不好打。  

长冲县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打过仗了,城内军备充足,敌人无需担心弹药问题,躲在掩体后疯狂射击,搞得吴亮他们每冲上去一点,又被压了下来。  

看到这种情况,老炳头大喊了几句,想要为兄弟们鼓了鼓气。  

可惜效果不是很好,这次过来的新兵居多,刚训练没几天,打这种硬仗,还是有些吃力的,很多人打得束手束脚,甚至有些人吓得趴在地上,连枪也不敢开了。  

坚持了一个上午,县城还是没有攻下,吴亮只好下令先撤回去。  

回去休整了一下,下午换了一个营的兄弟,继续攻城。  

到了下午,情况要稍好一些,上午一战,小鬼子死伤还是不少的,能守下,基本也是强撑。  

下午又见那么多人上来,火力还更猛,一些人心态就有些动摇了。  

特别是那些伪军,身旁的同伴一个接一个倒下,让他们很是慌乱,想到下一个可能就是自己,有些人就忍不住打退堂鼓了,为了混口饭吃,把命搭在这,可不值得。  

伪军磨洋工,小鬼子顿时就有些顶不住了,半坡独立团不断往前推进,很快冲到了城下。  

见胜利在望,吴亮很是欣喜,在后面大喊道,“小鬼子不行了,兄弟们抄起家伙,跟我冲进去!”  

声音刚落,战场上立刻响起了冲锋号,所有战士全都从地上的掩体处爬了起来,争相向城下冲去。  

近四千人的大冲锋,城墙上仅余一百多小鬼子,怎么挡得住。  

顶了不到半个小时,县城就被攻破,城内的小鬼子大多被打死,那些伪军也投了降,至此长冲县也被拿下。  

从二十四日行军到长冲城下,今天是二十五日,前后花了不到两天时间,吴亮此战算是合格了,既拿下了县城,又达到了练兵的效果。  

吴亮这边取得了胜利,老六那边同样收获了效果,不过他们的过程要艰难一些,多花了两天时间。  

贺港县比长冲县要大许多,城墙也更坚固,城内的伪军也要多一倍,敌军总兵力逼近一千人。  

面对敌军的死守,老六是用尽了办法,最后还是凭借着一次夜间偷袭,炸开城门,才把县城拿下。  

跟小鬼子激战了三天,付出七百余人的伤亡,代价还是有些大的。  

不过好在县城拿了下来,城内的小鬼子也被杀光,伪军也被处理了,收获了各种物资,钱粮,还算是不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