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难道莱登之乱开始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永芳却是开口道:“不要让伤口沾染了灰尘,在倒一些火药上去!”  

虽然李永芳不是儒生,但是却也是识字的,这火药正是一味中药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虽然也不知道火药治不治皇太极这样的伤势,但是——死猫当做活猫治,成了李永芳唯一的办法!  

张书堂已经乘船离开了通州!  

他的脑海里还是回忆着前天,崇祯离开了京师三十里,在清河店的方向,迎接张书堂、秦良玉的凯旋而归!  

张书堂等人帮着满桂、祖大寿等人,收复了宁锦诸城,然后看着两人朝着最远的锦州城而去,张书堂、秦良玉、黑云龙、麻登云等一行人却是返回了关内。  

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三人被皇帝留在了北方,而张书堂与秦良玉却是朝着南方而去。  

不管是山陕还是巴蜀,都是不太平的,是以两人是需要赶回去坐镇的。  

这一次崇祯皇帝直接封了张书堂左军都督府都督,授荣禄大夫,这可是从一品的顶级武将勋职。  

并加湖广道、四川道、河南道、陕西道等八府总督之职,进郧阳伯,邑两千户,加少保。  

明散官分为九品十八级,从九品至正五品及正、从一品每级又有初授、升授两等,从四品至正二品则有初授、升授、加授三等。  

散官的授予办法是,初授或升授某品官,司时赐予初授散官;初考称职时,赐升授散官;再考功绩显著者,赐加授散官。  

考核平常者,不赐升授或加授散官。除给散官外,文官一品至五品,武官一品至六品,经再考,可参照散宫同时授予勋级。  

因此,散官与勋级既是附加性官衔,又可视为考核制度的补充,但与实职和俸禄并无关系。  

张书堂的这个奖励之中,左军都督府都督,实际上只是一个名头,这时候的五军都督府,已经是不掌管权力了,只是一个勋职而已。  

从一品的荣禄大夫,是在将军之上的散阶,也就是张书堂拿的俸禄是这一级别的。  

至于爵位——郧阳伯,就是食邑郧阳的伯爵爵位,伯爵是大明最低的爵位等级了。  

唯有实权的就是这个八府总督,这既是张书堂的管辖范围,也是张书堂的实权地位相争。  

而秦良玉则是要比张书堂的等级高多了,崇祯封秦良玉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伯,进前军都督府都督,加川蜀诸道总督,授特进荣禄大夫。  

大明的武将,在将军级别的时候,最高的就是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这一个等级了,若是到了从一品,也就是张书堂现在这个时候,就是升为了大夫了。  

同样被加封了爵位的还有满桂,他是后军都督府都督,封了大同伯,加了太保衔。  

至于一样是有着功劳的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祖大寿则是各有赏赐。  

不知道是不是崇祯有意的,这一次祖大寿这个之前的时候,宁锦营一家独大的事情,被崇祯用满桂、秦良玉、张书堂给分割了,甚至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对宁锦营没有战功的不满,崇祯只是封了前三人五军都督府的职务,祖大寿却是没有的,这就算了,更是只给了他一个荣禄大夫的从一品散阶,然后赐了一座牌匾了事…  

张书堂正站在船头思考崇祯这样做的用意,忽然岸上行进的范伟即可差人来报,说是前方发生了骚乱!  

难道莱登之乱开始了吗?  

张书堂眼神一冷。  

这两个家伙发生叛乱的时间应该是明年啊!  

“传令,郧阳伯到此,但有不听令行事者杀无赦!”  

张书堂当即对着骑兵营下达了一个模糊的命令。  

收到了命令的范伟愣住了,啥意思?  

但是,这时候的范伟哪里会思考了那么多,当即却是挥手道:“左右,与我冲!”  

他当先而进,然后将斗大的郧阳营的战旗竖立了起来。  

只见一个巍峨的大山,屹立在一处激流旁边,而大旗的顶端,却是一方血红的太阳!  

这个大纛旁边,则是一个明军式样的军旗,上面黑色的郧阳伯字样,在咧咧风声中,阴风招展。  

郧阳营的战旗,并没有遵守了华夏古典的做法,而是将郧阳所在的地形,给浓缩了上去,郧阳此地,素来就是三水六山一分田,地理环境很是恶劣。  

正因为地理位置不好,使得当地民风很是彪悍,加上大明建国初期,将郧阳范围内的诸多地方,当成了一片边地,甚至还是派遣军卒围住了荒山,不使的百姓进入!  

因此,冒险逃入了郧阳附近的乡民,民风很是悍勇的。  

若不然,也不会有了成化年间的接连两次大型民变了。  

虽然这时候郧阳抚治的设立已经是一百多年时间了,但是,因为多山,多水,是以野兽也很是多,甚至若是遇到了大雪时候,更是能够看到成群结队的老虎!  

(灾年老虎是会成群结队的,参见中国虎患考)  

因为这样恶劣的地理位置,使得以郧阳周边百姓,加上流民为士卒的郧阳营,在一杆有经验的南阳余丁的指挥下,很是勇猛。  

甚至,有些无视了朝廷规矩的——虎!  

这些人可是不会考虑张书堂下达的命令,是不是与朝廷的法度有所不容的。  

在边关习惯了一声令下,便一杀到底的郧阳营,当即便将前方发生了骚乱的地方围了起来。  

山东这个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