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天道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白了什么。  

“这是十重浑天功体借助先天炉内的先天本源,开始自发运转起来,开始冲击第十一重浑天霸体了!”  

他感觉到从金色莲花上的那条宛若脐带一样的灵脉管道连接到了自己的这团血肉,旋即,自己的身躯就有了胎儿的轮廓。  

疼痛消失了。  

接下来居然是难以形容的温暖和舒适,伴随着一天的时间过去,陈苦发现自己的胎儿手脚已经出现了,蜷缩在大茧当中。  

第二天,这个大茧之中的胎儿开始出现五官。  

第三天,内脏等部位开始长成。  

一直到第九天,陈苦感觉到了自己‘幼小’胎儿身躯,已经完全成形,只是眼睛还睁不开,因为他感觉到了自己的眼睛之中似乎在酝酿着一股什么。  

“霸体之瞳吗?”  

陈苦猜测到了什么。  

接下来,他完全就是以第三者的视角,看待自己身躯的成长,自从胎儿的身躯长成之后,生长速度,几乎是一日九变。  

每天都能长高三丈。  

而先天炉也同时跟着壮大起来。  

就这样,伴随着时间继续飞快过去。  

先天炉内的大茧不断膨胀着,陈苦的身躯也从胎儿不断壮大,幼年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十几丈之大,简直是个古神巨婴。  

“这还是人吗?照这样成长下去,等到出炉的那一日,我的肉身岂不是成为一个巨人?”  

陈苦感觉一旦出炉之后,自己似乎就不能再称之为凡人了,而是要成为某种什么与天地共生的古老种族。  

“好在金龙变有大小如意的神通,就算是真身变得有一座山高大,也能够变小回去。”  

而同时,陈苦闭着眼睛,有意识的攥着小拳头,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这小拳头之中蕴含着的可怕巨力。  

即便是这种幼年阶段,仿佛都能够一指头戳死未进炉子的自己。  

“这,就是霸体之力?亦或者说是先天根脚的不凡?”  

自元悟天攻打姑子关被擒身死,元国练气士大损三万六千余众之后,眨眼就是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  

这五十多天之内,因姑子关一战之后,纪国北边战线上的战事都小了不少,而东北方向的战事却愈演愈烈。  

甚至于因永王杨寒的重出天下,以至于引来了元国三大古老练气士直接出马,皆是北元皇族仙庙之中走出来的十四境飞升者。  

三位十四境抵达东北,然而那位永王杨寒不愧是号称得到了武庙意志的太祖亲弟,仍旧可以将东北战线守的固若金汤。  

然而数日之前,一座横亘而过西方大洋而过,停靠在了东北海域上方的一座宫殿的出现,却震动了整个天下。  

只因那座宫殿,赫然是天下二百多国家,五大国之中的大运王朝的一座运朝神殿。  

传闻中大运王朝的所有城池和宫殿,全都是悬浮在天上的小千世界,洞府,彼此能够联系在一起,因而每一座城池之中的宫殿,都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就是一个洞天,也是一个阵眼。  

由此类推,整个运朝就是一座开天辟地以来最大的大阵,由他们各个城市大殿洞天之中的京兆万亿百姓运转着。  

因而,一座运朝神殿登陆了纪国东北方,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  

运朝,参战了!  

原本的纪元大战,显而易见,从这一天起,要宣示着成为新时代的一场‘三国乱世’,甚至于…  

第四次天下大战!  

所谓天下大战,是有公认的记载的,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天下大战,是为上古时期‘天子真龙’踏平九方,一统天下。  

第二次天下大战,是为上古末期,真龙陨落,群雄并起,道佛魔神仙等多方势力各自争斗,建立道统。  

第三次天下大战是为三千年前的三国‘道魔仙’大战引起,最后导致道佛魔神仙五大国全都重新来过,成为了如今的运、罗、元、纪、阳五大国和二三百小国。  

自那之后,三千年未曾有过三国以上的大战,尤其还是以首推实力为天下第一大国的‘大运王朝’参战。  

一时间,天下各国,数百小国,全都带着不同的情绪,或颤抖,或期待,或恐惧的观察着天下大势即将滚滚碾来的轮子!  

于此同时。  

侵纪联军的大营,一座悬浮于半空中的岛屿上,那位元国的十三皇子古汉飞,在对大营之中的许多人说了上述天下局势变化之后,最终将话题引入了他们目下的情况:  

“天下大势,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动作,是由各大圣地之主与父皇他们的决定,我们作为在外之将,只需要做好自身责任范围之内的事情便好,姑子关已经困住了我们南下大军主力将近半年有余,却迟迟不能破,不久前还折损了元悟天一部,陛下几次震怒,催促我们尽快攻入龙渊,为此,又为前线调来一位前辈高人。”  

大厅之中,众位联军一方主帅,分别以圆光术看着古汉飞,都露出好奇之色。  

又有一位前辈高人来到了沙场上?  

是谁?  

就在所有人都好奇的时候,却见,那大厅之中缓缓出现了一副棋盘虚影,棋盘上出现一位身披素白道袍的神秘身影,其背后背负七柄古剑,面部则是左脸戴半张青铜傩面,面具下皮肤浮现实时演化的战场沙盘纹路,没有真容。  

“那位是?”  

此刻,所有以圆光术在不同所在隔空看到皇子古汉飞显像给他们的这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